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66章

继而从中获利,这就过份了!
  “然后就是那些不法份子,无论是放高利贷的,诈骗、还是贩毒、拐卖人口等从事犯罪行为的人,一旦被抓下场不是关就是死。”
  “其次就是那些,重体力行业,外卖快递等等行业,或者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不顾自身安危,拼命压榨自我,甚至一人打几份工最终劳累而死的人。”
  “这不就是为利而死吗?”
  死亡的结果一样,但是死亡的方式不同,这就是为了利益而选择死亡。
  讲到这,观众老爷懂了。
  托发达互联网的福,很多事情,早就司空见惯,也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除了家庭成员生重病,需要钱救治,这些人没办法只能选择压榨自己赚钱救人以外,别的事情,多多少少有点不值得。
  真正在乎你,关心你且爱你的人,是舍不得拼命压榨你一人的。
  “士,是指读书人。”
  “这个阶层放在古代,显得很少,放在现代去看,人数很庞大。”
  “但是,读书识字不代表,你真的是“士”阶层。”
  徐凤歌说,“放眼于当今之世,那些所谓的精英份子们,公知文人、书法书画、专家教授等,为了博名,什么博眼球,毁三观、下三滥的事情都干了。”
  “这就是庄子所言,士则以身殉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曝光的各种事情,狠狠揭露了一大批的小丑。
  有的人画画写字,不好好画更不好好写,瞎几把乱舞一通,就得到了专业认证,又是鼓掌又是拍照又是嘛的。
  然后就是出席各种活动,参加商演,以名博利。
  “看过一些书法家写的字,说实话,还没我上小学的儿子写的好。”
  “那些画家也是,画的什么玩意儿。”
  “以前我就评论过,结果一群水军说我水平低,看不出名堂;但是我眼瞅着那鬼画符的字,楞是没认出是汉字,在瞅那画,还没下雪天我家鸡狗在雪地上乱踩出来的画有水准。”
  ——
  ““大夫”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之后过渡为士大夫,勋贵,到了今天这个范围就大了。”
  徐凤歌说,“不仅是当官的,包括那些资本家,甚至是资产庞大的群体与行业,都可以囊括在内。”
  “你们看那些贪官大老虎,贪了那些多钱,在外国购地,购资产,把自己老婆孩子都送到外国,包括那些明星,资本家们。”
  “转移财产,外国购地,老婆孩子改国籍,为的不就是自己的家吗?”
  “为了自己的小家,贪赃枉法,偷税漏税;甚至是出卖国家机密,人民利益。”
  “不就是,大夫则以身殉家嘛!”
  听后,观众老爷深以为然。
  “这点确实,那些人一个人或者两口子,又花不了那么多钱,不还是为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后代?”
  “现在有能耐的都在改国籍,转移财产,什么成份,心里没鬼,不言而喻。”
  “别说是这些有钱人了,有些老百姓也想走。”
  “徐大导游,你以后会改国籍,会走吗?”
  这话让徐凤歌看见了,他当场就生气了,训斥道,“什么话!!!”
  “我走个屁!”
  “老子他妈的心里又没鬼,我家在这里,你让我去哪?我哪也不去,我这辈子就是死,我都要死家里头。”
  “外国那穷山恶水,遍地刁民的破地方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
  “出去玩归玩,看归看,最终还是要回家!”
  “再者说了…”他说,“人都是犯贱的,家里的山珍海味,锦衣玉食吃惯了,就总会想着去吃点垃圾食品。”
  “几百,上千块一斤的大米白面吃习惯了,突然让你吃窝窝头野菜,你也会感慨真好吃。”
  “而且我这个人从小到大,从没像现在这样离家这么远。”
  “以前上学,都是挑本省的学校,无论是包车还是坐高铁,火车,很快就能回家。方便我想家的时候,可以随时回来。”
  “这要是他妈哪天把我他妈丢外面,还他妈不许我回来,那我他妈得他妈抑郁死。”
  “思乡之情一旦被触动,光是这念想就能熬的人形销骨瘦,郁郁而终。”
  “就是现在我也没一天不想家的,如果不是我找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光是想家这一点,我早就受不了了,那简直就是非人的折磨。”
  虽说是异位面同位体,但是在这个世界,徐凤歌没家人了。
  他特别的想自己原来的家,即便那个家并不富裕。
  但他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回去,哪怕是看一眼。
  “哈哈哈哈。”
  “触碰俺们徐大导游的底线了,脏话也喷出来了。”
  “小徐说脏话很少,可见这句话让他破防了。”
  “想家这一点严重的,可不适合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啊!”
  虽然徐凤歌说脏话了,但是观众老爷没一个反感的。
  尤其是看着徐凤歌那炸毛,破防、仿佛被人踩着尾巴一样的过激反应,这让大家对他更加放心了,至少这是真实反应。
  也证明了,徐凤歌不会像隐约担忧的那样,在有钱了以后移民国外。
  对他来说,外国那地方就是个调味剂。
  家乡的好山好水,美味佳肴、大江大河看习惯了,审美疲劳了,突然之间去看看国外的小家碧玉,也会赏心悦目。
  好日子过惯了,突然去过过苦日子,也算是忆苦思甜了。
  但是,如果让你一直过苦日子,你肯定受不了。
  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忆苦思甜的前提是,自己首先就尝到了甜,甚至是一直甜。而不是甜没尝过,一直他妈的在吃苦,然后在去忆苦?
  那不叫忆苦思甜,那叫脑子有病.

第六百九十四章:圣人无名
  书归正传,接着道未尽的话题。
  徐凤歌说,“要说古时候以身殉天下的人物,我最为推崇的就是墨子与诸葛亮!”
  “前者为了践行“非攻兼爱”的学说思想,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制止大国欺凌小国,制止不义之师侵伐无罪之国。”
  “后者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们不图名利,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与大义,甘之如饴,任劳任怨。”.
  又讲,“到了近代,那些为国奉献一生,隐姓埋名的科学工作者们,不也是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在极差且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下。”
  “点灯熬夜,耗尽心血,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推上了核大国的宝座!”
  “我特别推崇钱老先生的那句话,‘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
  “除此以外,袁老先生一生都在研究杂交水稻,他老人家以一己之力让全国人民吃饱饭了,不用在担心饿死人的事情出现。”
  “这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看看人家几十岁的年纪了,那一头黑发,模样看着也就六十多岁的样子。”
  “说实话,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相信。”
  “样貌看着不过六十多岁老先生,居然已经八九十岁了。”
  “我以前不相信好人有好报这句话,但就是因为他,我相信了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