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
徐凤歌崇敬的讲道,“这功德多的,直接反馈到寿命上,像袁老先生这样的人,放在神神鬼鬼的世界,死后直接成神成圣。”
“天帝都得带着一众文武仙家,站在南天门外作揖迎接!”
“他去任何一家寺庙拜拜,无论是神像还是佛像,都得侧身躲避,根本受不起。”
“上一个功德无量的人,出现在上古时期,叫神农氏!”
“袁老先生他老人家,就是当代神农氏!”
“可惜的是,五千年才出一个的圣人,没享受过一天福,早早的走了…”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几十年风风雨雨,任劳任怨,扎根于田野之间搞农业。”
“甚至是,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想着自己的工作。”
“这才是,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华夏神州这块土地,最让人眷恋的地方在于,人们受苦受难社稷顷颓的时候,总是会有一批人站出来救苦救难。
不求人,不求仙拜佛,只靠自己。
这个道理,在很早很早以前,华夏先民就懂得这个道理。
“近代国家受苦受难,但总有一批人应运而生,拯救苍生。”
“袁爷爷去世了,是真的可惜。”
“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国宝,损失任何一个,国家和人民都心痛的无法呼吸。”
“正是有了这批人的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才能换来今时今日的国泰民安。”
别看平时大家在网络上一副戾气深重的样子,但是大多数人道德三观还是很正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拎得清。
虽然调皮捣蛋,但是立场与道德三观坚定。
——
“虽然庄子说,这四种人事业虽不相同,名声虽不一样,但从损伤本性,自己这一点上看,却是相同的。但是…”
“第四种人,却很难不去崇拜他们。”
“《庄子·天下篇》讲,‘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所谓圣人无名,乃是修行人中的最高人阶与最高境界!”
“《道德经》有言,‘道恒无名’,圣人的一切都是跟“道”保持高度一致的。”
“而这是基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基本逻辑的。”
“万物皆自然,圣人亦自然。”
“自然就是自己本来如此,也是自生自灭,自成自消。”
“人只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能干预万物规律,故此为无为,事无功,成无名。”
徐凤歌说,“所以,真正的圣人从来是不在乎富贵名利的,真正的圣人出世,即便站在你的面前,你也不可能发现,也不可能知道。”
“圣人是真正的超凡脱俗,返璞归真。”
“跟天地宇宙自然一样,只会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但却从不会在乎人们的评价与看法,更不会去干预天地自然。”
“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这就是对至善,至美、至德的人格追求。”
又道,“如果说,“君子”是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是我国古代人民普遍追求的理想型人格形象。”
“那么圣人,就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人。”
“无论是才,还是德,完美无缺,挑不出一点的毛病。”
“所以,做人要追求君子的人格形象,达成了君子之后,要向着圣人的方向努力奋进。”
“才德兼备,完美无缺,人中完人!”
徐凤歌向观众老爷解释了何谓圣人,也道出了自己向着“圣人”方向的奋进目的。
虽说残缺是常态,但追求完美,是人的本性。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完美无缺。
君子是普遍追求,而圣人是至高追求。
“自古及今,普遍被世人承认,认可的圣人,屈指可数。”
“小徐已经达成了君子的目标,想着成为圣人,也无可厚非。”
“圣人的境界追求太高深了,才德兼备,完美无缺,让人挑不出一丁点的毛病,这可不容易做到啊。”
“无论怎样,有一个追求与努力奋进的目标,总归是好事。”
对于徐凤歌想成为圣人的追求,观众老爷还是乐于见到的,这对天下,对人民是有好处的。
虽说成为圣人的目标很遥远,但人要有追求.
第六百九十五章:齐物论,不谴是非
“自然,社会、命运与自我的困境交织,人生何其悲伤!人生何得逍遥?”
“庄子给出的答案是“齐物”。”
徐凤歌进一步解释,“就是将一切善恶美丑与是非,将一切富贵荣华贫贱失意,看成是一样的。”
“如此,无对立之心,则无是非。”
“无彼此之心,则无成见;无成败之心,则无痛苦。”
“让“哀乐不入于心”,让人心如明镜若静水,鉴照自我返回本真,顺应自然变化而与万物一体。”.
“如此则可以“无所待”,无所待则得逍遥。”
徐凤歌继续道,“有善则有恶,有黑则有白,有富贵必然有贫贱,有得意必然有失意。”
“如此一来,事物之间泾渭分明,自然免不了产生对立。”
“长相丑陋的必然会羡慕长相美丽的,这源自于对自身容貌的不自信,以及对美丽的人所产生出的嫉妒之心。”
“这就必然是天然的矛盾与对立关系。”
“其实,容貌外表无论是美是丑,这是爹妈给的,自己做不了主。”
“无论是美还是丑,都只是外表。”
“容颜外表在美丽,不过短短三十年的保质期。在这之后,无论怎么保养修复,始终免不了要老去,松弛。”
“心灵上的善良才是真正的美丽!”
“这话说起来有些鸡汤了。”
“换个简洁真实的话说。”徐凤歌讲,“你长的丑还是美,你又没有办法去改变,你有钱可以去整容,保养,你没钱呢?”
“纠结于外表,生活肯定不会过的多么好。”
“因为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就容易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思想。”
“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均源自于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与评价。”
“抛开这些无用的看法与评价,你就是你,你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人格与思想上的自由独立性。这一点,是任何人也没有办法去更改的。”
“越是执着什么,越是痛苦。”
“但是,一旦你选择抛弃掉这些无用的包袱与负担,就做自己。”
“那么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又能怎样呢?”
“咱们现在生活的是一个法制逐渐完善的社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法律,哪怕你心里不以为然。甚至是觉得,法律不过是强者约束下者的。”
“但是,只要社会秩序依然正常运行,这套底层逻辑,就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打破。”
“既然这样,那你又怕什么,担忧什么?”
“不要自己跟自己犯犟,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你陷进循环陷阱。”
“明明自己懂很多的道理,但就是过不好。”
“不是因为自己犯犟,还能因为什么?”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孩子
关灯
护眼
第867章
错乱章节催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