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两口躺在床上。
孩子们都睡了。
大女儿和三个妹妹,在边房睡的。
小女儿小媛和他们一个屋,在旁边的小摇床睡。
夫妻二人说起夜话来,小心翼翼的,唯恐扰醒了小女儿。
妻子躺在丈夫的怀里,头枕着他宽厚坚实的肩膀,心里无比的踏实。
嘴角露着幸福的笑。
“明天就要开业了。”
想到从明天开始,他们的小店,就要营业起来了。
他们一家七口的吃喝住,都指望着这家小店。
李秀文心里既温馨,又充满着期待。
王书成伸手摸着妻子的脸蛋儿,也露出了笑。
“开心吗?”
“开心,这是那么多年来,我最开心的一天。”
妻子甜甜道。
“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开心的事,也会越来越多。”
王书成哄着妻子道。
“嗯嗯嗯。”
妻子连连点头。
她此时对丈夫,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小鸟依人般,依偎在丈夫的怀抱里。
王书成搂着妻子纤细的腰。
“过了暑假,我去给孩子们找学校去,小芳也该上学了。”
心里想着孩子们上学的事。
大女儿小娟己经读二年级了,过了暑假,就要升到三年级。
不过怕是这丫头,在村里的小学,也没学到什么。
来到市里,很难跟上课程,到时候看看,让她留级一年。
老二小芳6岁了,到了学龄,该让她去读一年级了。
“书成,人家都说女孩子读书没用,咱家还五个,要都去上学,负担的起嘛?”
妻子心疼丈夫,怕他压力太大。
毕竟全家人的吃喝,都指望丈夫。
她一个乡下女人,也没什么挣钱的手艺,只能帮着照顾孩子和家庭。
王书成笑了。
“别听别人瞎说,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念的书多了,都是有用的,那些人重男轻女,不想负担女孩的教育费用,才找这样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咱过咱的日子,不管人家。”
“可是,咱家五个孩子呢,都要上学,我怕你太累了。”
妻子喃喃道。
“生活嘛,哪有不累的,这是咱做父母的职责,虽然累,但看着孩子们成长起来,心里也快乐呀。”
王书成对媳妇笑道。
“书成,以前你总不在家,都是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偷摸在心里怪过你,现在看来,我以前错怪你了,你是一个好爸爸,也是一个好丈夫。”
李秀文对王书成动情道。
王书成心里颤动了下。
“秀文,你没有错怪我,我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也不是一个好爸爸,我以前亏欠你和孩子们太多了,以后,我会补偿给你们的。”
“书成,别这么说,你在外面挣钱养家,也很辛苦的,我当时就在心里发了点小牢骚,一会儿就好了。”
秀文见丈夫自责起来,以为是自己话说的太重,安慰起丈夫来。
王书成把怀里的妻子,搂得更紧了些。
心说,你能怪我,我心里还好受些。
上一世,我对不起你和孩子们啊......
......
第二天。
妻子李秀文醒来,刚从床上半坐起身子,一旁的王书成也跟着醒了。
“几点了?”
今天是开业的日子,王书成心里装着事,也睡不踏实。
一心想着别耽误了今天的事。
墙上有挂钟,但这会儿小女儿在一旁睡着呢,屋里光线昏暗,妻子也不好把灯拉亮。
只看了眼窗外。
“天还没亮,应该还早,不然你再睡会儿?”
李秀文伸手摸着丈夫的头发,问道。
“不睡了,起来收拾收拾吧。”
说着,王书成手撑着床,也跟着半坐起身子,随之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也不知是不是动静太大,把一旁的小丫头,给招惹醒了。
“哇哇哇哇哇~”
奶声奶气的哭起来。
“哎呀,把我小宝贝给吵醒了,爸爸这就来抱你了。”
王书成找来衣服穿上,翻身下床,顺手拉亮了灯,去抱小女儿。
妻子也穿好了衣服,下床走了过来。
“给我吧,应该是饿了,她一天比咱都吃的勤快。”
从丈夫手中接过小女儿,抱在怀里。
随后坐到床沿,掀开衣服,让那小丫头抱着她的“饭碗”,嘬吧起来。
小丫头还真是饿了。
吃到饭,就不哭了。
王书成凑过来,看着小女儿,小鼻子小嘴的,很是可爱,脸上露出笑来。
伸出一根手指头,去戳她细嫩的小手,那丫头一把抓住了爸爸的手指头。
冲着爸爸咧嘴笑了。
“别撩她,让她好好吃。”
妻子李秀文,对丈夫道。
王书成这才收回手指头,又忍不住在小丫头鼻尖,轻轻点了下。
“好好吃饭吧,爸爸出去收拾了,今天咱一家人的小店,就要开业了,爸爸好好挣钱养你和姐姐还有妈妈。”
不管听不听得懂,跟她说了一堆。
妻子笑了。
“你去忙吧。”
“嗯。”
从房间出来,边上就是堂屋,另一侧是几个大丫头睡的边房。
房间里传出轻微的打呼声。
几个丫头还睡得正香。
王书成轻声轻步出去。
这会儿天己经亮了,只是太阳还没出来。
5月下旬的早晨,还是有些冷。
王书成穿着薄单褂出来的,凉飕飕的。
想着干会儿活身上就热乎了,也没管。
往前面门面房去了。
“啪嗒~”
把灯拉亮。
昨天他把门面房的灯,都重新换了一遍,屋里被照得通亮。
看着屋里,昨天新打的货架,还有工作台,心情大好。
像货架这样结构简单的小物件,对于他们这些乡下长大的孩子来说,都不叫什么事。
乡下长大的孩子,别的不说,动手能力都很强。
自己编个篮子,做个板凳,打个桌子,弄个扫把,都是常事。
过去把门打开,放一盘炮,这就算开门营业了。
估摸着吃完早饭,马守义该送花篮来了。
也就他会送,旁的在市里,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
心中这般想,过去打开门。
“哎哟,老板,开门了。”
刚把门打开,被门口一个声音吓一跳。
没想到门口有人等着。
门口站着三个人,从穿着打扮来看,像是乡下赶来的。
领头的那人,年龄不小了,西十多岁,后面跟着两个年轻小伙。
他们身后,背着的大喇叭,尤为显眼。
这是开门红,来生意了?
“你们是?”
王书成问道。
“我们是大王村来的,村委会的喇叭坏了,想去市区修呢,路过这,看到你们这有个电器维修铺,就在这等了会儿。”
那领头的中年男子,笑呵呵道。
露出两排,有些发黄的牙齿来。
这年头的人,大多牙齿都发黄。
尤其是年龄稍大些的。
他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个条件刷牙去。
王书成一听,还真是来生意了。
这是好兆头啊。
开业第一天,刚开门,就有生意等在门口。
真是太好了。
赶忙招呼几人。
“快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