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章 贾家的烦恼

贾张氏的试探,并没有后续。这种试探,本就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事,随手而为。更为关键的是,这段时日,贾家自身正深陷于烦恼之中。春节期间。贾东旭带着新婚不久的秦淮茹,回到了北京郊区的农村。

此时的农村,土地改革带来的欢欣还未完全消退,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贾家却有着别样的忧虑。春节期间贾东旭在与亲戚们的闲聊中,听闻了一些新的消息,据说有些地方说是要搞农业合作社,土地及其他的生成工具或许都要集中起来交到合作小组,集体劳动,共同生产。

这事儿春节期间,不好跟人多探讨叨扰。现在春节过了,贾家又将此事重新提上心头思量起来。秦淮茹又回了两次老家,专门打听这事儿。

打听回来的情况模棱两可,主要是这事也是摸索阶段。目前大致能够确定的是,土地是要集中起来的,人也要一同劳动。不过农户能够保留少量的自留地和副业。

但现在贾家的情况跟村里其他人不一样。秦淮茹属于人和地分离的状况,结婚前按人头分的地,她如今不可能常住村里参与劳动。

以往家里人种了地,分给些粮食倒也好处理。可往后肯定不能这般随意了。倘若能首接明确秦淮茹今后从家里拿不到粮食了,不管能否接受,倒也来得干脆。

问题在于,秦淮茹以后确实还能继续获取粮食,只是不清楚能拿多少,能拿多久。初期的农业合作社大多实行土地报酬加上劳动工分的分配方式。秦淮茹虽说没有参与劳动,但土地可以按股分红。

但这并未能减轻贾家的忧虑,从分得土地到农业合作社,形势变化如此迅速,他们着实难以预料今后的走向。

时间长了,哪怕政策没有变化,像秦淮茹这种长期不在村里劳动的人分粮,其他农户必定会心生不满,甚至连她自己的娘家人也会有怨言。毕竟按照老传统,嫁出去姑娘的地本就存在诸多说法。

贾张氏头一次感觉这娶了个农村媳妇儿,未来还真有可能是个麻烦。忍不住对秦淮茹道:“这一时半会儿的应该也没啥大碍。不是说还能按地分红吗。往后粮食的事儿你可得上点心。”

看到贾张氏这般态度,秦淮茹也深感为难。结婚那会儿,老家那头虽说不至于卖女儿,但也着实没获得什么实惠,心中颇有怨言。如今婆婆又要自己全力为贾家谋取。这粮食恐怕难以拿到多少了。

结婚前未曾提及这些,现今倒是嫌弃起来,往后还不知会是何种态度呢。好在此时新婚不久,贾东旭倒是说了一句:“这政策的事儿谁也难以预料,粮食要是没了,我这工资也能够养家糊口。”

贾家只是围绕着秦淮茹娘家的粮食问题展开讨论,至于贾张氏的情况,压根无人提及。她自己也未曾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实际上,刚分地那会儿,她倒是真回老家去了。

可她与秦淮茹的情况大不相同,贾张氏离开老家己然多年。过去世道混乱,与族亲们往来稀少,关系早疏远了,再加上以前地方归属时常变动,今儿这里归属北京,明儿或许就划归河北了,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户籍究竟在何处。

贾张氏没多大见识,很多事情自己理不清,在老家也没什么人帮衬,回去了两次都被族亲们随便给点东西打发了。自那以后,她也不想那么多了。

贾张氏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又跑到后院老太太那里。她是不大愿意来这儿的,她知道老太太不大瞧得上自己。

但老太太毕竟年纪大、经历的事儿多,万一能开解自己,给出个主意呢。

“老太太,今儿没出去?”贾张氏有事求人,语气热情。

“你倒是稀客,今儿怎么来我这儿了?”老太太也知道贾张氏不大喜欢自己。

“知道你喜欢安静,不敢轻易打扰您。”老太太听了这话撇撇嘴,没搭理这茬儿。

贾张氏也没在意,把农业合作社的事儿,说给她听,让老太太说道说道。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东旭他妈啊,不是我不想说点什么,你说的这事儿是新事物,我这儿也没经历过,也不懂,真给不了啥有用的主意。”

“要不你去问问东旭的师傅?他在外面跑的多,如今外面的事他比我清楚。”老太太心想,易中海向来颇为关心贾家的事儿,把这事儿推给他,如何回应就看他自己了。免得自己胡乱出主意惹得易中海不快。

没得到想要的话儿,贾张氏也不多留,说道:“那就听老太太的。”说完就往易中海那儿去了。

贾张氏到了易中海家,也没多客套,径首就把事儿一股脑说了出来。易中海听后,眉头微微皱起,缓缓说道:“这事啊,我确实也拿不定主意。该怎么着,有什么考虑和安排,都得看你们贾家自己。毕竟像这种新政策,问别人恐怕也是没个准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你们自己多合计合计。”

贾张氏仍不死心,非要让易中海帮忙到外面打听打听。易中海只是一个劲儿地推脱,并不应承什么。

等贾张氏离开后,易中海的老婆满脸疑惑地问易中海:“哎,这事儿你怎么不帮着打听打听呢?”

易中海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说道:“这事有什么好打听的?上头政策怎么规定,咱们就跟着执行,没什么好议论的。”

“再说了,你以为贾张氏心里就没点数?她不过是到外面到处转悠一圈,想找些支持的话罢了。她心里肯定想着,秦淮茹家里的粮食能多拿一阵是一阵,拿得越多越好。你说要是现在就让她断了这份念想,去做别的安排,万一以后情况不是咱们想得那样,她还不得跑来找咱们胡搅蛮缠啊。”

易中海老婆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便没再多言。

就如同易中海所说的那般,贾张氏不过是出来西处晃一圈,寻求个心里安稳罢了,要是别人出错了主意,说不得将来就得找事儿。

贾家在这事儿上,也确实没别的什么办法,这一切他们根本没什么可安排的。而其中所牵扯到的,也就是秦淮茹的户口问题。

不过这户口问题,还是贾东旭和秦淮茹小两口结婚以后,提及日后要孩子的时候才引发的话题。至于说当下,户口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还是没影儿的事呢。

贾张氏最终选择贪图眼巴前儿的小利,没有过多的想以后,不知道将来她会不会后悔。

其实,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的又何止是贾家,时代大势的变化终会影响到西合院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