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过年

西合院里进了新人,日子还是一样的过。现在外边的形势是趋稳,院儿里也没有重大的变故发生。老百姓的日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是插曲,平平淡淡才是日常。

何雨柱在食堂的工作也走入正轨。天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干的也就那些活儿。不过慢慢的,何雨柱插手打杂的事倒是少了。主要把自己的日常工作,放在了改刀切菜上,倒不是他偷奸耍滑。

工作上有的时候印象很重要。他是个厨子,不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勤杂工。要不然以后工作调整就突兀了。

工资这一块儿,工作了这一段时间倒是给他加了 5 块钱。现在何雨柱不太在乎这个。他愿意少拿点钱,但是要在时间上稍微给他松散点。

他倒是想过工作时间和食堂的人跟紧一点。但是现在院儿里进了新人,漂亮的新媳妇,还很有亲和力。

或许是小孩子好着手,方便接近;或许是何雨水缺爹少妈的,对于漂亮姐姐的嘘寒问暖没什么抵抗力。总之,秦淮茹和何雨水的关系,有向好的兆头。

何雨柱比较在乎这个,他知道以后贾家是个麻烦。但他又不能粗暴的干涉,蛮横阻止。于是接何雨水上下学的事情,便坚持了下来,希望能通过多陪陪她,来减少雨水对别人的依赖,效果不错。

等日子进了腊月,这院儿里和街面上明显的热闹起来。等过了腊八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商量着过年给孩子、给家人添点啥。有钱的就多准备点儿,没钱的就少准备点儿。总之新年的喜庆是越来越浓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北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子,簌簌扑在西合院的灰地上。何雨柱蹲在一边,拿火钳拨弄着煤炉子,火星子噼啪炸开。

“哥,好了没有?”何雨水眼睛亮晶晶的,看向何雨柱。

“好了,祭灶喽!”摆好糖瓜、灶饼、草料等贡品。点燃香烛送灶王爷,小声念叨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话语,贴新神像迎接灶王爷回来……

这是何雨柱在这儿的第一个新年,也是何大清走后,何雨水的第一个新年。他希望弄得庄重一些,慰藉自己,也慰藉何雨水。

虽然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等旧习俗,现在一些传统的祭灶仪式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但有这么一个形式化的仪式,总能宣泄一些情绪,寄托一些美好,承载一些希望。

过了小年儿,日子更加忙碌。何雨柱带着雨水把家里彻底清扫一遍,寓意除旧迎新。又抽空儿,准备米面、肉、花生瓜子等,然后蒸馒头、炸油糕、炸丸子……

更是带着雨水逛街买鞋、买衣服,把丫头高兴的什么烦恼都没了。也就是现在,等票证时代就不能这么撒开了花钱了。

看到何雨柱采购年货,易中海想起一事儿来,交代了一句:“柱子,先别忙着买春联。”

话音儿刚落,就看到他朝前院儿赶去。

前院儿,易中海找到阎埠贵商量:“这就要除夕了,家家户户也该贴春联。在咱这院儿,阎师傅你的字最好,肚子里有墨水。你看这大伙的春联,要不你就多操操心,给张罗张罗”。

阎埠贵听了这话,想了想点头道:“行,一个院儿住着,这是好事儿,这事我帮着张罗。”

不白张罗,他也提要求了:“不过你看是不是也跟大家伙儿说说,这不是一家两家,甚至今年以后,也不是一年两年,都是街里街坊的,不能要大伙儿钱,抓点花生瓜子什么的,是个意思,说出去也好听不是?”

易中海也没想过让他白干,老阎这要求也不过分,是这么个理儿。收点儿东西,老阎办事也能多给别人点儿笑脸。于是就说道:“那行,我去跟院儿里的人说说。”

“那好,就这样定了,咱们一起张罗这事儿。”阎埠贵喜滋滋地转回屋里准备东西。

他老婆也听到了刚才的话,对他道:“就这么点事儿,能落下多少东西?也犯得着你这样高兴。”

“嘿,妇人之见,什么都不懂。一次给你一座金山,你兜里装得下?这点儿东西也就是个意思。再说了,这不只是今年有,以后年年都得有。等跟院儿里往来多了,以后家家户户要是有点啥事不得想着我啊,积少成多的道理你不懂?”

那头易中海跟院儿里说了一通,大家伙儿也没意见。到阎埠贵那儿弄春联,说不得还真比外边便宜,主要是方便。

这事儿易中海跟阎埠贵干得没挑儿。何雨柱也没意见,还挺积极,麻溜儿的就奔前院儿去了。这惠而不费的面子他要多给。

“阎师傅,这春联得劳你大驾了。”

何雨柱将花生瓜子放茶盘里,嘚吧嘚吧的说上了:“阎师傅啊,我这可是头一份,可是帮你打了一个好样儿。你手稳点。”

阎埠贵看了看茶盘里的花生瓜子,是不少。“柱子,你现在是比以前稳重了,这说话办事也漂亮。我这儿记得你的好。”

“嗨,我说先别看花生瓜子了,帮我琢磨两句好词儿。”

好嘛,我这儿刚表扬完你,你倒调侃起来了。阎埠贵铺纸磨墨,抬头念叨“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这句怎么样。”

“你这是打算送到贾东旭他媳妇儿老家那边去的吧?”

“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这联儿合适。”

“都是好词儿,能不能来个长点儿的。”何雨柱挑刺儿道。

阎埠贵瞄了他一眼。咋着,给点儿花生瓜子,这是想多赚点回去?

何雨柱看他不搭茬儿继续说道:“前儿我听到一联儿挺好:上联,贺新春劳动人民展笑颜,齐心建设家园,粮丰物阜歌声亮;下联,迎佳节工农大众怀壮志,协力开创事业,国泰民安笑语甜。横批:喜庆团圆。”

阎埠贵不想给他写了。

个没眼色的还在那儿叭叭“要不行,您再听这个:上联,瑞气盈门,忆往昔岁月峥嵘,人民奋起,推翻旧制,看今朝山河壮丽,万象更新,齐心建设新中国,工农携手,共创繁荣盛景;下联:春风入户,喜此际乾坤扭转,家国呈祥,迈向新程,愿来日社会和谐,千秋永泰,合力弘扬正气风,邻里相亲,同迎美好明天。横批:盛世迎春。”

阎埠贵脸都黑了,这得费多少纸墨?首接打断道:“柱子,你这联儿贴哪儿?”说完不等回话,首接开写: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横批,横批忘了。”

横批:红心向党。“赶紧走,忙活你的事儿去。”阎埠贵开始赶人了。

何雨柱嬉皮笑脸:“您别生气,我这也是逗逗闷子,哄您高兴高兴。过年嘛。”然后又麻溜儿的走了。

就这样忙忙叨叨的终于到了除夕这一天。厂里提前关了响,还给发了点东西:白面、猪肉,还有2两油。东西不多,倒是个喜气儿。

厂里领导们也是这些东西只是分量多一些。食堂的人帮着分东西的时候,何雨柱从给厂领导的那一份里抠了点出来,反正现在也没有公私合营,他可不干撬社会主义墙角的事儿。

除夕这天的西合院格外的香,家家户户厨房都飘着香气。院儿里的小孩儿围在一起放着小鞭,时不时的一阵惊呼。

没管跟着别的孩子一起闹腾的雨水,何雨柱也回家开干。贴对联、做年夜饭,然后呼喊何雨水回家吃饭。

叫雨水吃饭前,何雨柱看到易中海去后院儿了两趟。自己也回屋弄了碗鸡汤,又捡了两个炸丸子也去了趟后院。别人做得,他也做得。不过,这个时间点,倒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思量。

何家堂屋,桌上摆着红烧鱼、炖鸡、炸丸子、酱牛肉、凉拌豆芽、醋溜白菜,六六大顺。简单但也丰盛,何雨水看着桌上的饭菜,听着屋外的鞭炮声、各家各户的吆喝声,眼神中略有伤感。

未等其酝酿,何雨柱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瓶北冰洋的汽水来。献宝似的递给何雨水:“来,今儿陪哥哥喝点儿。哥也喝汽水,你一定要把我陪好了。”

雨水接过汽水倒了两小碗。何雨柱拿起碗,举上前:“哎,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何雨水也举起碗,脆生生的道:“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两人碰碗,相视一笑。兄妹俩开始有说有笑起来,何雨柱讲着厂里的趣事,何雨水讲着学校里的趣事,雨水的伤感被冲散。

吃完饭,何雨柱给了她5毛钱,又拿了两挂小鞭,由着她去外边玩闹。玩了一会,何雨水回到家里,看着守在炉子旁边的哥哥,走过去偎在他怀里,一个看着炉子,一个打着瞌睡,一起等着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