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章 土灶被嫌弃了

刘氏小心翼翼地迈入里屋的门槛,她的眉头紧蹙,立刻用一块手帕紧紧地捂住了鼻子。

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刺鼻气味,那是人体皮肤烧伤后散发出的焦臭味。

与之交织的,还有尿液的刺鼻骚味,这种混合气味足以让任何人感到厌恶。

刘氏的目光扫过房间,最终落在了床上躺着的钱翠花身上。

钱翠花的面容已经难以分辨出人样,身上盖着一条破旧的被子,露出的皮肤上布满了烧伤的痕迹。

刘氏的眼神中充满了嫌弃,她甚至觉得看着钱翠花都是一种折磨,那眼神中满是恶心和厌恶。

刘氏的脑海中开始飞速地思索着:如果这次我屈服于公爹的命令,给这个老女人换裤子,那么下次呢?

她深知公爹的性格,一旦她这次妥协,公爹肯定会认为她好欺负,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肯定还会找她来处理。

而且,钱翠花的身体状况谁也吃不准,万一她后面在床上拉屎了呢?

难道还要我来给她清理,给她换裤子吗?

想到这里,刘氏感到一阵恶心,胃里翻江倒海,她几乎要吐出来。

她无法想象自已要面对那种肮脏和不堪,那种感觉比现在闻到的气味还要令人难以忍受。

她知道,自已必须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能让自已陷入这种无休止的困境中。

门外,赵学高喊了一句:

“老三媳妇,这么长时间了,你给你婆母换好裤子了吗?”

赵学高的声音在宁静的家里显得格外响亮,他站在门口,眉头紧锁,焦急地等待着刘氏的回答。

刘氏没有回应,而是从里屋走了出来,一脸真诚地说道:“公爹,我觉得现在还不能给婆母换裤子。”

赵学高皱眉,问道:“为何?”

他感到困惑,因为在他看来,及时更换脏裤子是基本的护理常识。。

刘氏认真道:“公爹,你想啊,我婆母浑身都是伤,要是给她换裤子,肯定要拉扯她的身体,这样肯定会刺激到她的伤口,那得多疼啊!”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划着,仿佛在模拟换裤子的动作。

刘氏尽量表演的像一些,让赵学高明白,每一次换裤子,都可能是一次对婆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看着刘氏一本正经的样子,赵学高回想起刚才给老伴钱翠花换药的时候,自已轻微碰到一点伤口,老伴就疼得浑身颤抖。

赵学高的记忆中,钱翠花的痛苦表情历历在目。

他记得自已当时手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再次伤害到她。

他开始理解刘氏的担忧,也意识到自已可能过于急躁了。

这样的话,刘氏说的还真是有几分道理。

赵学高面露难色:“那不换裤子的话,你婆母的身体,可就躺在尿液上面了啊……”

刘氏轻描淡写的摆摆手:

“没事没事!公爹你给她抹了药,说不定过两天就不疼了呢,到时候,我再给她换裤子!”

说完这些话,刘氏又回到院中,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就这样,被烧伤,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钱翠花,整个下半身,全部躺在自已尿湿的被褥上面。

…………

另一边,苏童紧紧拉着大江和二江的手,他们已经穿过村口的小路,回到了温馨的家中。

熟悉的气息立刻包围了苏童,仿佛一天的疲惫都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苏童的大儿子赵宣武,在秦枫的悉心指导下,已经搭建好了土灶。

这个土灶,真是解了苏童一家的燃眉之急。

土灶上方的锅里,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饭食,热气腾腾,散发出的香味。

苏童一进门,就注意到家里多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个人是跟秦枫一起来到村里的,名叫武昆。

饭已经做好,苏童看到大家或坐或站,耐心地等待着。她连忙招呼大家一块吃饭,声音中充满了热情和亲切。

“宣武,崇文,赶快盛饭,大家一起吃饭。”苏童的声音在屋内回荡。

在做饭前淘米的时候,苏童特意多加了一些赵建设的份额,然而,赵建设回家吃饭了,这多出来的饭,正好可以给武昆吃。

至于大江和二江这两个孩子,苏童则是直接把自已的饭分给了他们。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营养。

大江和二江看着面前的大米野菜糊糊,虽然肚子里面很饿,但他们显得有些怯生生的,不敢动筷子。

苏童当然看出了小孩子的心思,于是,他让二儿子崇文和女儿雅婷,带着大江二江去屋里吃饭了。

她相信,孩子们在一起,总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吃饭的时候也能更加自在和开心。

果然,当孩子们围坐在另一个房间的小桌旁时,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大江和二江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他们和崇文、雅婷一起分享着食物,一起笑着,说着,吃着。

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中,他们渐渐忘记了陌生和不安,享受着属于孩童所独有的快乐时光。

苏童呢,把自已的饭分给大江和二江,她自已不可能饿着,而是一个人躲进了屋里。

在屋里,苏童从系统空间取出一个汉堡,一个奥尔良鸡腿,一杯可乐,一包薯条,悠哉悠哉地吃了起来。

在这个世界,吃了一段时间的粗茶淡饭之后,苏童第一次觉得,肯德基味道还真是不错。

院子里,苏童的大儿子赵宣武,和秦枫与武昆相处的很是融洽。

武昆,蹲在土灶旁边,手里拿着碗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已做的饭食,一边用调侃的语气指着秦枫和宣武垒的土灶,笑着说:

“你们俩做的这个土灶,真是笑死我了!哈哈!”

他的笑声爽朗而富有感染力,让整个院子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宣武则自信满满地回应道:“昆哥,这个土灶不好吗,我觉得挺完美啊!”

他站在自已亲手垒起的土灶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尽管土灶的外观并不那么规整,炉膛也显得有些过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自已的作品的热爱和自信。

相比之下,秦枫则显得更加内敛和稳重。他看着武昆和宣武的互动,微笑着插话道:

“武兄,我知道你是军营里面出来的,军营里面的行军灶,你要不展示一下,让我们都开开眼界?”

武昆听到秦枫的话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