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如同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前脚刚在朝堂上面送的帖子,后脚又来这里拜访,怎么敢去接圣旨呢?
一堆乌合之众纷纷散去,林秋出门,看到来人却是李靖。
李靖严肃道:“林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国县男林秋,疏悉礼仪,懈怠不工,不思敬仪,听命于明日早朝时前往听后发落,望尔今后诚心悔过,钦此。”
“臣遵旨。”
林秋从地面起身,接过圣旨,气氛在突然一松,他看着李靖笑了笑,询问道:
“将军,有什么内幕消息,透露透露?”
“你啊你!就不能安分一点吗?”李靖笑得有些无奈,“自己做事之前能没考虑到后果吗?无非就是世家炸毛了。”
林秋并不在乎那些人的感受,但却有些担心这些与自己亲近之人的想法:“将军,那你们…”
“呵呵,我们和那些老顽固不一样,有劲只使七分力,儿孙自有儿孙福,长盛不衰什么的,老子都人死鸟朝天了,还管得着他百年千年吗?”
李靖知道林秋的顾虑,安慰道,
“放心,那些老家伙都和我一样,都是见惯了生死的了,只要不是被人故意坑杀,自己没有本事的话那就回归平庸的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
翌日,朝堂。
与上次不同,那一次众人好歹也说了其他琐碎的事情,消磨了一些时间,可这一次,李二刚刚登基,众人便将矛头齐刷刷地指向了林秋。
“禀告陛下,近日,研造局在长安城之中大放厥词,说是要低价销售书籍,这种行为,有辱典籍之珍贵,望陛下下旨,严令研造局收回这项决定。”
说这句话的,是卢家在朝堂的代言人之一,正四品下,卢群。
李二没有说话,众臣也默契地保持了沉默,纷纷将目光看向了队伍末尾的一个人,各个目光之中复杂难名。
有人是在记恨林秋前些时日在朝会上的嚣张,就差直言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的那种跋扈,也有人却是在感叹,世间总有少年郎,哪怕他们家将典籍知识封藏,可总还是会有天纵之姿之人崛起。
“卢大人此言差矣,”林秋自然知道,这些人逼到自己上朝,当然不是让自己来看戏的了,他坦然的从队伍末尾走出,朗声说道,
“珍贵的,从来不是知识和书籍,而是掌握了知识的人!卢大人为官一生,阅遍了四书五经,难道连这点道理都读不懂吗?!”
“小辈无知,怎可唁唁狂吠?”
卢群蹙眉冷声,
“如果知识和书籍泛滥成灾,只会让平庸的人觉得,今日可休息明日再复读,可明日又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此一来,只会让书籍留在书架上生尘,人们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求的话,哪怕把东西嚼碎了放在他面前都懒得去吃!”
林秋:“不否认卢大人这话有一些道理,不过,你说的那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难道要因噎废食,为了一些本就没有可能改变阶级的人,而放弃了大多数愿意奋斗挣扎,向上爬的百姓吗?!”
呵…
林秋此话一出,众人皆都是面露冷笑,不然呢?
如果所有的人在书本泛滥成灾之后依然是视若无物的话,那他们又何必紧张呢?
整个王朝蛋糕就这么大,你要是想爬上来,想让我们谁把蛋糕分出来?!
“陛下,林秋此人愚昧,实在是难以管唤,请陛下下旨,撤掉林秋在研造局担任的职务,并且明令要求研造局之人,回归正常工作内容。”
卢群没有再去与林秋咬文嚼字,只是看着李二,一揖到底,恳声说道,
“书籍典册乃是国之根本,万不可如此轻戏!”
他这一作揖,就像是打开什么的钥匙一般,牵动着众多文臣武将的心,后方,众人跟随纷纷躬身,一眼望去,恐怕足足有七成的人都在以此表明他们以及背后势力的态度了:
“此乃国之根本,望陛下明鉴!”
话语整齐,余音绕梁,殿堂内气氛顿时沉闷严肃了起来,众人皆不再出声,而躬身之人也并未站直,大有一种陛下若是不答应此事,我等着在这里的感觉。
“哈…哈哈…”
林秋左右看了看,忽然笑了,笑的猖狂,毫不遮掩,笑声在有些空寂的太极殿上盘旋,回音重重。
弯腰躬身之辈皆偷眼瞄着,程咬金等人更是情不自禁的向前走了几步,神情显得有些担忧,林秋莫非不是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压力,精神失常了不是?
无关乎他们有此担忧,因为,在这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是每一步走的谨小慎微,生怕一步走错万劫不复,压力太大蹦断了神经,这种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
不过很明显,这些只懂得藏权弄势之人都还健在,林秋又怎么会疯掉呢?
压力?肃穆?
区区几十人,能够有在阅兵庆典之上炮火轰鸣,万人军队的场面更加恢宏吗?
他笑,只是在笑这些人,哪怕是在反叛夺嫡的时候都不会如此万众一心吧?!
“一群鼠辈!”
“林秋!为官之人,接二连三的在朝堂之上出言不逊,这种行为恶劣至极!请陛下责罚!”
接连两次在朝会上辱骂群臣,哪怕他们脾气再好也有些兜不住了,有人开口斥责,其他人也跟随请命。
“说你们是鼠辈,都是侮辱这两字!”
林秋决定硬刚到底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众位大人不会不知晓这首诗吧?你们不觉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尸位素餐,只懂得打击异己的行为,就是如此惨状的罪因吗?!”
“百姓不是牲口,不是吃两个食儿就可以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的!更何况,各种地主世家盘剥至极!连吃两个食儿都吃不够,猪圈里的猪都吃得比他们更饱!当真以为四海升平了吗?!
如此环境之下,你们却为了百年或千年之后可能存在的危害,在这里摆出了齐心协力的样子,秀给谁看呢?!”
众臣面色阴沉如水,林秋此言就如利刃一般,彻底的撕开了他们表面的虚伪。
有人忍不住回应: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从未听……”
“所以历朝历代灭了!”
林秋懒得听他争辩,直接说道,
“陈胜吴广起义之始,就已经出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说法!若是官员清廉,百姓生活安逸,那自然是康然盛世!若是耗费国力,不顾民生,远了不说,十几年前隋朝是怎么灭的,尔等都已经忘在脑后了吗?!”
此言一出,李二的面色都有些发阴了,在当朝,提前朝之灭亡,这岂不是在说他们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