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章 规矩

阎埠贵本想反驳说贾张氏的行为有些无理,但听说刘老头都同意了,便只能妥协:“好吧,我同意。”

“好,那就等何雨柱回来再开一个院子大会。”

易中海说道。

见到三大爷阎埠贵同意了,易中海立即起身去通知大家晚上开全院大会的事宜。

晚饭后,估算着何雨柱快回家了,易中海就开始准备,把桌椅板凳搬到院子里,并通知各户派人参会。

他们准备在何雨柱刚进门时就开始会议,以免让他有反应时间。

不一会儿,众人都搬着小凳坐好,果然何雨柱带着妹妹回来了。

“咦,这是怎么回事儿?”

何雨柱问到,看着围坐在院子里的人群。

“我们正等你呢,来开会呀!别让大伙儿等着你,耽误时间多不好。”

易中海催促。

“你们先开呀?等什么?又不是我不知道要开会。”

何雨柱一边往家走一边嘀咕着,“你们先进行吧,我把东西安顿好就来”

“我们说的是今天这个会是围绕你的展开的。”

易中海说道。

何雨柱心中疑惑:早上没有给他们面子,难道现在就要召开批斗会?

“不开了呗”

,何雨柱假装无所谓。

“必须得你本人出席才能开始”

,易中海坚决地补充道。

“行啦行啦,你们先等着,我放好东西马上就来”

他停下车并让他的妹妹在家里等候。

对妹妹交代之后,他对她说: “乖乖地呆在家里,哥哥过去看看。”

雨水担心地说:“哥哥你自已小心些”

“没什么,他们不会怎么样我的”

, 何雨柱安慰她。

他出来后与许大茂相遇:“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不清楚具体原因,不过看样子是为了教训你。”

许大茂冷嘲热讽。

这时易中海大声喊叫: “你还在那干什么呢?过来! ”

“来啦”

,他答完上前一步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人一聚齐,易中海开口讲话。

他说起这座四合院长久以来一直是整个街坊学习榜样、邻里和睦的地方。

“可如今有人打破了这里的规矩:友好相待、尊崇老人的风气,若不出面制止,则其他人心生效仿之意,我们的名誉也将因此受损。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警告。”

随后易中海对着何雨柱宣布处罚决定:“今晨之事已确认——罚你赔偿贾张氏一块钱,并为这院子里打扫整整一个月作为惩戒,你认可以上的处理吗?”

“说什么呢!这钱凭什么要我赔?你怎么不说她强行要住我家的房子。

我本来就不情愿,可她不依不饶地大吵大闹。

我只是推她出门而已,什么时候就成打人了?”

何雨柱愤愤地说。

周围听到的人们开始低声议论,一听说贾张氏要占据何雨柱的房屋,大家议论更激烈了。

“谁说我要抢占房子,只是想租一下而已。”

贾张氏也喊了起来。

“租还不行?难道你不租还能硬闯进来?”

何雨柱反驳道。

易中海打断了两人,“好了好了,我们现在要说的是你尊重长辈的问题。

不论如何,贾张氏是你前辈之一,你应该对老人客气一点。”

“对啊,让他赔钱给俺呀。”

贾张氏在一旁附和道。

“强行来占我房子,还胡搅蛮缠,我就赶走她有什么不对的呢?再说她姓张,儿子是姓贾,而我是何姓,这怎么能说明人家是你的长辈呢?”

何雨柱说道。

“话虽如此,但无论如何她是老人,你就应该敬老吧。”

易中海又道。

“你说这话有意思么?贾张氏年纪多大能称得上老人?这么年轻有精神头儿也算吗?要是易中海你再偏向他们,我直接去街道办讲明白!”

他一脸严肃地说着,显出了自已的态度和决定。

“老贾不在的时候,你们怎么说我也不管。

反正我不让步就是了。

这些年来这房子是我父亲给我买来的,谁也不能把它抢走。”

何雨柱气冲冲回到屋里,留下一愣神儿的众人面面相觑。

眼见贾张氏和贾东旭的眼神盯着他不放,易中海觉得他们心有所图。

“就这样吧。”

只说了一句,转身径直离开。

这一场面就此草率落幕,一切看似平息却暗流涌动。

前次聚会过后一天,第二天上午贾张氏领着儿子找到易中海。

“大爷,我们孤儿寡母不容易,求您看在贾东旭婚事上,多少管一管哪。”

易中海边听边摇头,显然有些无奈:“我不是在管吗?可是昨天会上被弄到下不了台的地步。”

“还是请你考虑一下办法。

将来东旭婚后,肯定感恩不尽。”

贾东旭立即插话说:“师父,你一定要帮帮我,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易中海沉吟一会,终于下定决心说道,“这样好了,我去单位请个假。

一会儿上班点就给你找一趟居委会问问情况,能不能分给你一间房。”

这时旁观的大妈提出:“老易啊,真觉得靠贾东旭养你可靠么?不妨咱们找个其他人领养算了。”

“暂时再看一看吧。”

易中海无可奈何地回应。

用过早餐,待 ** 机构工作人员到岗之后,易中海出发前往居委会。

到达后,礼貌地对看门的老者说:“我是咱们居委会下面的胡同里的四合院负责人员。

请问王主任在办公室吗,想向他咨询一些事情。”

就这样对话继续展开了……

守门的老大爷瞟了一眼,对易中海说:“王主任在办公室里呢,你可以直接进去。”

易中海来到王主任的办公室门前,轻敲几下后走了进去。

“哟,是老易啊,有什么事吗?”

听到敲门声,王主任抬起头见是易中海,随口问道。

“主任,情况是这样的:我们院子里老贾家要结婚了。

他家只有一间房,实在太挤了。

我注意到院里还有些空着的房间,所以想问一问能不能给老贾家申请多一间住。”

易中海解释道。

“老易啊,你也清楚现在的住房困难,尤其是这四九城到处都缺房子。

你们院子剩下的房子都已经有了安排,并且考虑到贾家母子俩人中的贾张氏户口并不在这儿,按照政策他们也仅仅有资格住一间而已,所以分新房的事就先不用想了——现在可比贾家住的七八口之家还宽敞的地方太难找了。”

王主任说道。

“王主任,请问真的没有其他出路了吗?”

易中海追问道,仍然不死心。

“暂时来看,唯一的方式可能是去买私人房产了。”

王主任遗憾地答道。

“明白了,打扰您工作了,王主任,那我就先回去了。”

易中海只好作罢,离开了街道办回到轧钢厂继续工作。

“师父,怎么样?”

见易中海回来后上班,徒弟贾东旭立刻迎上来打听消息。

“我去和王主任说了,可是他讲得挺明白的:眼下所有的空余房子都已经分配完毕,目前最紧要的还是要靠你自已去找办法解决住房问题——可以考虑去买私人的旧房子。”

易中海向他说明情况并建议他晚上回家跟母亲商量,看看买不买,如果买自已再帮他留意房源信息。

“买什么房子,咱又没钱,就是有钱买,咱们这小院子谁也不舍得把自已的地方让出来,再说我妈也不想住别的地儿分开生活,”

贾东旭无奈地说。

即便对贾东旭这个徒弟来说,易中海也不愿随便将自家房屋给出去——毕竟那关系到他未来安享晚年的保障。

“那你现在这样先凑合一下吧,看看能否稍微修整下你们家现有的住所。”

当晚,贾东旭回到家后和母亲一同商讨,最后决定对现居住的小屋进行一些改造,在里面新设两个卧室,使原有的厨房和客厅合并为一处,并用报纸覆盖重新裱糊墙身。

经过一番翻新改造后,贾家还购得了一台崭新的缝纫机,这是整个四合院里第一件现代家具设备;邻居们都好奇前来围观时,贾张氏将众人挡在了门外不愿他们干扰。

准备妥当后,婚礼前一周的日子过得很快。

可这时贾东旭还没有联系好负责婚宴烹饪的人选。

为了此事,他找到了师父易中海,请对方帮忙找厨师雨柱掌勺。

当晚等到何雨柱下班回到家里时,易中海便带上贾东旭拜访何家,向他表明请求其帮忙的意思。

“老何啊,过去尽管发生了一些矛盾,但我们始终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彼此帮衬一把也是很应该的事儿吧?”

“易大哥你说怎么弄呀?食材谁备?还有,关于工钱这一块如何结算?”

虽然心知这是变相拒绝的方法但出于礼貌和情面,何雨柱还是回应了一句。

“这算哪门子的钱呐,大家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嘛!”

面对这个问题,贾东旭不解地说。

易中海连忙表示认同,“柱子,就是这么回事儿啦——我们都是一家人嘛!怎么会想到谈钱的事情上去。”

不过何雨柱依然坚持道,“老大爷们说得没错,可丰泽园这儿是有严格标准和规定的,我也必须照章办事,不是我要收你的钱,而是这些都要上交丰泽园处理。”

“柱子,你为何不请假呢?”

易中海问道。

“请假也是要扣钱的。

我作为一名学徒本来就挣得不多,而且还要攒钱供雨水上学。

此外,我还没出师,接私活是违反规定的。”

何雨柱找借口道。

“那你之前为什么打听需要什么材料的事呢?”

贾东旭质问。

“我只是想搞清楚情况,然后把信息告诉丰泽园的经理。

我只是传递信息,他们肯定还是会让专业厨师过来帮忙。”

何雨柱解释说。

“如果我们请得起丰泽园的大厨,还需要找你干什么?”

贾东旭气呼呼地走了。

“既然你们有规矩那就算了。

不过,东旭结婚那天,能否借一下你的自行车?”

“当然没问题,随便用吧!”

何雨柱豪爽地答应道。

即使他不同意也无所谓,反正贾东旭结婚时易中海可以通过居委会申请到其他人的自行车——这段时间里但凡哪家有婚礼庆典或丧事,找到王主任都能顺利解决用车的问题。

到了贾东旭大喜的日子,何雨柱只是象征性地上了一元红包,并且向邻居打了个招呼,带着雨水继续赶去工作。

何雨柱看见婚宴上有街坊们平日安排红白事时常用的厨师。

傍晚下班后,许大茂登门拜访。

“怎么没在喜酒现场看到你啊柱哥?”

“我是去上班了,在家休息的人都觉得婚礼那天最忙,而实际上我们却必须正常工作。”

“你今天没能见到新娘真美呀,漂亮得很。”

许大茂接着说,“要一起去偷 ** 听新媳妇的反应如何吗?”

“不了,太疲惫了。

况且贾家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何雨柱婉拒。

他也听说过如果被人发现的话会被教训一顿。

见对方不去凑热闹后,许大茂也就离开另找乐子去了。

晚上夜深人静,一声尖叫划破宁静,“谁那么大胆敢来这**!”

随即一大盆冷水从上方泼来,伴随着惊呼与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几个暗中的窥探者匆匆逃离了现

转眼间冬天悄然而至,古城迎接入冬第一场雪。

“雨水,今天你在家待着好呢还是跟哥哥一起到师父那里玩会儿?”

,望着外头漫天纷飞的雪花,何雨柱轻声询问。

“我想跟着哥哥一起出去”

,小弟弟毫不犹豫地表达意愿。

“那你赶快穿衣服啦,外面积雪厚不太容易骑行。”

何雨柱嘱咐道。

准备好热乎水和饭菜给弟弟,何雨柱走出家门准备清扫院子里新积的雪,却发现已经有几位邻里提前开工了。

他们首先清理院子里面的通道,随后联合其它邻居合力把门口街道上的雪打扫干净。

干完后大家都返回各自家中享用午饭。

饭后收拾完毕,他推出自行车,载着雨水前往师父住所并一同为师父家除雪、整理内务。

接下来两人步行上班的路上,因为下雪的关系他们放慢了行进的步伐。

边走边谈,何雨柱提起先前曾托付师父了解房屋买卖的信息之事。

“师傅,以前让您调查过的住房最近有何消息呢?”

“柱子啊,之前我和你的师娘已经看过几处房源了,有的过于陈旧,有的空间过大不适合仅两个人居住。

再加上目前局势不明朗,并非购买大量地产的安全时期”

老师父语重心长的回答说。

“所以,目前还无法找到特别适合的房子”

“我知道,多谢师父考虑这些事情。”

何雨柱如往常一样来到了丰泽园,开始了他新的一天的工作。

因为今天下雪的缘故,顾客比平时少了许多,厨房也显得格外清静,大家便聚在一起聊着天。

这时,徐国荣,即二师兄把他叫到了一边,“柱子,我听师父说你想买房是吗?不是已经有一套了吗,怎么还买一套呢?”

徐国荣问道。

“确实啊,二师兄,主要家里离这儿有点远,尤其现在冬天路上折腾的厉害,所以想在附近买套小点的房子住。

怎么,二师兄你有房要卖吗?”

何雨柱回答。

“我自已的房子还不够住,哪有多余的卖。”

二师兄笑了笑,随即说道,“不过我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在街道办事处工作,那里有人想把房出售。

所以我想问问你要什么类型的房屋,如果有合适的我就能帮你问问了。”

“真的吗?多大面积?距离这边又多远?”

何雨柱好奇地问到。

“详细情况我还不是很了解,这几天我再打听起来。”

“好的,那就麻烦你了二师兄。”

何雨柱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