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章 并不出奇

看着妹妹红润的面容,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她拉着雨水去拿点心去了,而留下的时间中,两位男人之间则聊了起来。

“你父亲这回又不管不顾的跑了出去,要是给我碰到非修理他一番。”

师伯生气地说出了对他们的不负责任行为不满的意见。

“师伯别生那么大气啦,我们还好,每月都有生活费寄回来呢。”

何雨柱安慰说。

让这位老前辈听了稍感安心些许。

随即转而关心起对方近况,手艺如何等话题来延续谈话内容。

“我现在川菜已经学有所成,年前我又开始学习鲁菜。”

何雨柱说道。

“你说你现在川菜可以 ** 门户了?”

师伯惊讶地问道。

“是的,师父说我可以出师了。

不过,因为年纪太小,他还是不放心让我独自闯荡。”

何雨柱解释道。

“那你谭家菜的技术怎么样了?”

师伯又问。

“我父亲去世前留下了笔记,我已经仔细学习过。

理论上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实践经验还是欠缺。”

何雨柱答道。

“那跟我来厨房吧,今天中午你们就在这里吃饭,你露两手给大家看看。”

师伯建议道。

“好的,师伯。”

何雨柱回应道。

他们来到厨房时,秦天正在忙活着。

“小天,你先歇一会儿,让柱子做几道菜给我们看看。”

师伯对秦天说。

“好的,师父。”

秦天答应着。

“柱子,你可以去做一道扒大乌参,再做一道拿手的川菜。

既然你还在学习鲁菜,不妨再来一道鲁菜吧。”

师伯吩咐道。

“明白,师伯。”

何雨柱答道。

何雨柱打量了一番厨房,发现所需的食材都准备齐全。

他便开始着手制作第一道菜——扒大乌参,这道菜最耗时间。

他在师伯和秦天的注视下毫不慌张,井然有序地进行烹调。

看着何雨柱有条不紊地操作,每一步都没有差错,师伯满意地点点头后便离开了。

“柱子,不错啊,挺熟练的。”

秦天夸奖道。

“哪儿的话,跟师兄比还是差远了。”

何雨柱谦虚地说。

他们在一边交谈的同时也继续着手准备菜品。

中午时分,外出拜年的人纷纷回来。

何雨柱和秦天将一道道精心准备的菜肴摆上桌子。

“我们喝什么酒呢?”

秦天询问道。

“师伯,喝我带来的酒吧。”

何雨柱提议。

“行,小天你去拿来。”

师伯应许。

“哦,柱子,我看你带了四坛不同的酒,这是些什么名堂?”

秦天好奇地问。

“两坛大的分别是五斤装的白酒忘忧和黄酒解忧;两坛较小的是三斤装的药酒,其中绿蚁是给师伯调补用的,红袖则用于保养师母的美容养颜。

但药酒每天只能饮用一杯。”

何雨柱介绍。

“那就选黄酒吧,大家都适合饮用。”

师伯决定。

秦天起身去取酒,然后加热了黄酒,并将其端上了桌。

“我们先尝尝柱子的手艺吧。”

师伯开口道。

众人都尝了第一道扒大乌参,可是师伯没有直接给予评价。

“大家自已来品尝一下。”

师伯说着,让大家试一试这些菜肴。

众人尝试之后,师伯问道,“觉得怎么样?”

“做得还不错,不过火候似乎还有些不够成熟,和秦师弟水平相当。”

师伯的大徒弟刘师兄点评道。

其他人都点头附和。

“评论得很恰当,柱子,你的不足之处就在于火候,这需要更多练习才能弥补。”

师伯说。

接着师伯尝了剩下的菜:“宫保鸡丁没什么毛病可以挑;至于一品豆腐,则稍微有些不尽人意,不过我也一时说不上具体哪不对劲。”

刘师兄补充说。

“确实如此,这道豆腐主要也是火候没掌握好。”

师伯表示认可,并提醒道:“‘柱子,虽然你有天赋且掌握了不错的技艺,但还需要在不同菜品中多加磨炼,川菜、谭家菜和鲁菜都不例外。”

师伯随即招呼众人一起举杯庆祝。

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饮尽了这杯祝福之酒。

“柱子,你这酒香醇得不行,是哪儿买的?我也想去买几瓶。”

刘师兄笑眯眯地问道。

“这是我朋友自家酿的,不多了,已经分光了。

我家里还有点存着,要不要给你带点?”

何雨柱随口应道。

“不用这么麻烦了,等你朋友再酿出新酒时通知我一声就行,我去买一些。”

刘师兄摆手道。

“好,我记下了。”

何雨柱点点头。

“我也要。”

秦天在一旁说道。

“行,到时候一并告诉你们。”

何雨柱爽快地答应了。

一顿饭吃了个多钟头才结束。

午餐饮罢,师伯彭大海临别嘱咐:“柱子,以后有什么困难来找我就行。”

“好的,师伯。

天冷您赶紧进去吧,外边凉。”

何雨柱回道。

带着雨水向师伯道过别后,何雨柱踏上了回家的路。

大年初二清晨。

今天日程轻松,吃过早餐后,何雨柱与雨水各享受了一碗热腾腾的肉丝面。

他想起好久没有陪雨水单独外出玩耍,便询问道:

“小妹,今日哥哥带你出去玩,如何?”

“太好啦!我们去哪里呢?”

雨水一脸雀跃。

“哥哥带你去滑冰场好不好?”

何雨柱提议。

“太棒啦!”

雨水欣然同意。

穿戴齐全后,两人如同两个移动的小绒球,在何雨柱的自行车后座安坐稳妥后朝着什刹海出发。

到了场地,已有多人正在欢快地驰骋于冰面,于是他们寄放了自行车,并为雨水租了个小雪橇。

“来,妹妹,快坐下,让哥哥推着你在冰面上滑行吧。”

何雨柱说,把雨水平稳地安置在小椅子上。

他小心翼翼推动着,同时放出精神力探索冰下情形,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物件收入空间中。

慢慢地划了几圈之后,看到妹妹有些不耐,想加快速递度的欲望愈发浓烈:“哥哥,在快点呗。”

听到她的话,便停止探查,专注地推着雨水平缓增速起来。

渐渐地,他们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带来一阵狂野的**,引得雨水不由自主的欢呼叫好。

玩累了,何雨柱便带着她靠岸休息了一会,喝了些暖胃的热水。

归还了租用的小道具,接下来选择换滑冰鞋,帮助妹妹穿上后说道:“这次,哥哥教你怎么自已滑。”

妹妹乖巧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来,先把手伸给哥哥,缓慢起身。”

由于长期饮用灵泉水的缘故,妹妹身体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在经过哥哥细心引导和示范,终于掌握滑行动作要领,不久就 ** 自如。

何雨柱始终跟在身后以防万一。

当发现时间已近晌午之时,他知道需要赶回家准备午饭。

但显然刚学会新技能的妹妹正兴致高昂不愿停下。

“哥哥追我啊!”

雨水一边回头呼喊着哥哥。

眼见于此的他也只得加快滑行的速度,不一会工夫成功将调皮捣蛋的雨水一把抱起。

“你这个小鬼头,这次看你往哪儿跑!”

何雨柱笑着说,一边伸手去追逐雨水。

“哈哈哈~哥哥,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调皮了!”

雨水笑个不停,请求哥哥放他一马。

兄弟二人打闹了一阵,玩得不亦乐乎。

“好了雨水,我们也该回去吃饭了。”

何雨柱温和地提醒道。

“哥哥,我要吃肉!”

何雨水撒娇般说道。

“天天都吃肉,你不腻烦吗?”

何雨柱有些无语。

“才不腻呢!我天天吃肉也不会烦的。”

何雨水眨眨眼说。

“那好,回去后给你做肉吃。”

何雨柱笑着宠溺地看着弟弟。

于是两兄弟手挽着手,来到岸边归还了滑冰鞋。

何雨柱跨上自行车,载着弟弟雨水返回家中。

这一路上,没有遇到其他故事中的反派或是突如其来的事件,这让何雨柱心中略感遗憾。

回到小院,进了厨房,何雨柱立刻忙碌起来。

为了讨妹妹喜欢,他打算烹调她最爱吃的糖醋里脊——这是一道酸甜适口、小孩子爱吃的菜。

没过多久,美味的糖醋里脊便做好了。

考虑到营养均衡,何雨柱又额外准备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和一盘炒蔬菜。

摆好饭菜和饭桌上的碗碟,何雨柱便呼喊何雨水来用餐。

“哥,你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啊?”

洗完手跑过来的何雨水好奇地问。

“快来吃糖醋里脊吧,满意吗?”

何雨柱笑眯眯地说。

“嗯!”

雨水点头表示满意,但光顾着夹糖醋里脊。

看到这一幕,何雨柱为雨水舀了碗西红柿鸡蛋汤,“多喝些汤,再吃点蔬菜,别只吃肉啊,这样不利于生长发育。”

他关心地说。

“嗯嗯~”

嘴巴被肉塞满的小家伙只能哼几声回应。

午饭后休息了一段时间,何雨柱带何雨水出门游玩。

街上到处是过年的喜庆景象:商贩们在路边摆摊售卖各种年货,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何雨柱给何雨水买了许多美味零食和新玩具,在他的坚持下,何雨水还得到了好几本心仪的小人书。

因为买了很多东西,兄妹俩拎不过来,最后只能回家歇息。

晚饭时间到了,“今天晚上想吃什么?”

何雨柱问道。

由于下午吃了太多零嘴,何雨水并不觉得饿:“我不想吃饭,我一点也不饿。”

“不吃怎么行?到晚上会饿醒的哦。”

何雨柱提醒道。

“我真的不饿嘛……”

何雨水撒娇道。

“那至少煮点粥吧,多少喝些吧。”

何雨柱建议。

何雨水无奈地点了点头。

何雨柱走进厨房煮了点小米粥,并且搭配了些清爽的小咸菜。

尽管食欲不高,兄妹二人还是各自饮完了一碗。

处理完餐具,何雨柱让何雨水自已去看那些刚买的小人书,而他则到书房看书和整理白天在什刹海所发现的小玩意儿。

这些收获大抵不过是几枚金银锭子以及一些首饰,并不出奇。

无所事事时,何雨柱想到了之前移植的几棵野茶树。

如今他还年轻,并无喝茶习惯,也未曾动手摘过鲜叶进行炒制。

回想起曾经在网络上学到的一些知识,何雨柱决心试着采摘茶叶来学习炒茶。

根据记忆中的炒茶方法一步一步尝试,他仔细地观察每一步炒制过程中茶青的变化,终于掌握了最理想的温度与火候。

如此折腾几次后,这位年轻的哥哥似乎有模有样地完成了几批试作品,初步品尝成果颇为满意。

春节期间的忙碌如流水般转瞬即逝。

新一年的工作日开始了,何雨柱早早起了床,陪雨水吃完了早餐后,把她送到了师父家。

他手中捧着两盒刚采摘炒制的新茶,递给了师父范大康,说道:“师父,这是我刚刚弄到的山野茶,口感非常好,特地带过来给您试试。”

“嗯?让我看看。”

范大康接过茶叶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取了一些放在茶杯中,缓缓倒入开水。

几分钟后,他抿了一口,点头赞许道:“这茶的确不错,清香扑鼻,提神醒脑,感觉很舒服。”

喝完茶,范大康看了看表,提醒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上班吧。”

师徒二人来到了丰泽园,范大康径直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何雨柱则找到了他的同事孙师傅,并送上了一盒精心挑选的山野茶。

孙师傅也毫不客气地接过,立即泡上了一杯。

轻轻品味之后,他满意地说:“确实不错,尽管略带苦味,但回甘很快,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真不错。”

“您喜欢就好。”

何雨柱笑着说,然后又继续前往各个办公地点,分别给栾经理、师兄徐国伟等人各自送了一盒新茶。

每到一处,大家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赞赏。

然而,当何雨柱转身准备离开时,徐国伟却叫住了他。

“等一下,柱子。

我有点事想问你。”

何雨柱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二师兄有什么事啊?”

徐国伟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你年前送给我的那瓶药酒我已经喝完了,现在还想再买几瓶呢。”

“这么快就喝完了?”

何雨柱惊讶地问道,心中暗自思索药酒到底有多受欢迎。

这段对话揭示了药酒在同事们中的受欢迎程度,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不可能,哪里有的事。

不是春节期间和东子一起小聚的时候,被他发现了那坛药酒吗?当时他还问我这药酒是干嘛的、效果咋样?我就说能补肾强体,喝了之后感觉暖和,用完第二天起床后腰部也不会感到疲惫了。”

“东子听闻后便请求我也帮他准备些,而且表示可以出钱购买。”

二师兄讲述道。

“由于过年前我赠送了一些给别人,手头已经没剩多少了。

但既然他愿意出钱,我会尽力打听看能不能帮到他,不过这种药酒并不便宜。”

何雨柱回应。

“好吧,只要你帮忙了解一下就好。

价格好商量。”

二师兄表示理解。

辞别二师兄后,他又在鲁菜厨房向大家问了安。

因为正月初一客流量并不多,管理经理栾某提前让员工休息了。

次日,何雨柱联系上了二师兄徐国伟,

“师兄,我已经和我的一位朋友确认了。

他们确实可以提供,但价格较为昂贵。

毕竟泡制这些药酒的中药材都年份不低,比较难找到替代品。”

何雨柱说明情况。

“只要买得到就行,请具体告知需要多少钱?”

二师兄追问道。

“每一斤大约5块钱,还是考虑到朋友情谊才提供的报价。”

何雨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