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南边的几州,虽未遭受干旱的侵袭,却有不法粮商暗中操作,将粮食大批运至此地,囤积居奇,致使粮价飙升,早已冲破天际。”
“一石粮食,竟炒至五百钱以上,区区十万钱,连两百石粮食都难以购得。”
在场的众人无不义愤填膺,纷纷抱怨:
“两百石?这点粮食对于我们庄子来说,顶多只能支撑半个月的口粮吧?”
须知,汉时的斤两,仅相当于后世的一半。一石虽重120斤,实则不过后世的60斤。而汉朝盛世年间,粮价不过是区区三十钱一石。如今,却翻了十倍有余。
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本以为能换来丰衣足食,却不曾想,全数用来购买粮食,竟只够众人家家户户半个月的开销。若是粮价再持续攀升,我们所能买到的粮食将更加捉襟见肘。
这是何等的悲哀与绝望!在这物价飞涨的时代,该如何应对这无尽的困境,
大伙儿都哑口无言,气氛沉重得能滴出水来。
“族长,咱们也组个粮食采购队,往南边跑一趟咋样?”有人打破了沉默,提出了个主意。
赵安叹了口气,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这事,咱们回头再说吧。”
你以为他没琢磨过自已去买粮的事儿?想得美!但这事儿哪儿那么容易呢。
南边是不干旱,可有的地方洪水泛滥,庄稼泡了汤。哪儿能买到便宜粮食?这一来一回的路线咋规划?万一碰上土匪强盗,咱们咋办?要是官府的人找麻烦,咱们又咋应付?
这一串串的问题,都不是闹着玩的。
那些粮商咋就能干得风生水起呢?
还不是因为他们跟官府有勾结,有猫腻。
粮食卖五百钱一石,得有七成得孝敬官府,剩下的三成才轮得到自个儿口袋。
你要是不上贡?哼,那你怕是没见识过那些武装到牙齿、纪律严明的土匪。
咱们赵家庄也不是不想和官府搭上线,但这事儿,哪儿那么简单呢。
然而,赵家庄在江湖上的地位,连跻身那张谈判桌的边儿都摸不着。想要暗中购粮,虽不是全无可能,但这其中的风险,可谓是悬于一线。
稍有差池,那就是满盘皆输,赔了夫人又折兵。赵家庄的规模毕竟有限,如此重大的损失,对于我们这个小庄子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咱们得步步为营,不敢有丝毫大意,否则,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赵云和赵烺领着楚云飞走了过来。
“爹,各位叔叔,你们都在呢。”赵云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哎,云儿回来啦。”赵安抬头看着赵云,脸上写满了惊讶。
今儿个是怎么了,难道是山里的猎物都长了翅膀飞了?自打赵云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每次进山狩猎,那可都是满载而归。小的野鸡野兔不说,大的野猪野鹿,哪次不是扛着回来?这么多年的习惯,今儿个竟然空手而归,真是稀奇事儿。
“云儿,今儿个山上没开张啊?”赵安忍不住问了一句。
赵云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开张了,开张了,打到一头矮鹿,还有二十多只野狼。”
“那这猎物呢?”赵安更好奇了,眼睛四下里寻摸着。
赵云嘿嘿一笑,眼神里透着点得意:
“爹,叔叔们,猎物嘛,都带回来了。不过,你们先别急着看猎物,倒是瞅瞅我和赵烺,看看咱们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能有啥不一样的?”赵安有点摸不着头脑,随口嘟囔了一句。
可他这一打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俩身上穿的,竟然是银光闪闪的铠甲,那金属光泽,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我的个乖乖!这可是大事儿。汉朝沿袭秦朝的制度,刀兵是不禁,可甲胄和弩箭那可是明令禁止的。普通百姓,谁要是敢穿甲胄,那可是犯了天条。
有个说法叫‘一甲顶三弩,三甲下地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当年,周亚夫的儿子就因为私藏了五百副甲盾,被怀疑有谋反之心,周亚夫为了表明心志,最后绝食而死。
咱们赵家庄和周亚夫家那是没法比的,可人家周家因为私藏甲胄都落得个那样
,要是咱们赵家村私藏铠甲的事儿让朝廷知道了,那还不得连夜派兵过来,把咱们满门抄斩,一个不留啊。这事儿,咱们得想好了,可得小心着点儿。
赵安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你们俩这是搞啥呢?穿得跟铁罐头似的,不要命了啊?赶紧的,把那铁甲给我脱下来!”
“路上没碰上朝廷的差人吧?要是让人瞧见了,咱们家可就摊上大事了!”
赵云摆摆手,一脸的淡定:
“爹,您放宽心,这一路上咱们都小心翼翼的,朝廷的人影子都没见着一个。”
“而且这铁甲可不一般,咱们这穿的是神器,不是普通的货色。”
赵安这才算是稍微松了口气,心想着只要不闹到朝廷那儿,私藏点甲胄也就私藏了。现在这世道,土匪强盗到处都是,
哪家不偷偷养点私兵,藏点家伙事儿?他们赵家庄也不是吃素的,
只要不拿到明面上来,朝廷一般也是装聋作哑,真要出了岔子,大不了就是花点钱的事儿。
“神器?”赵安的眉头又紧锁了起来,心里直犯嘀咕。
他这儿子,从小就是读圣贤书的料,怎么今天说起话来这么不着调?
神神鬼鬼的,这不是扯呢吗?他上下打量着那铁甲,
心说这不就是一身普通的铁皮甲嘛,哪儿来的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