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6章:工程治水

长安城外,滔滔洪水虽然已经渐渐退去,但留下的是一片惨状和深深的隐患。林墨尘站在高处,望着那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心中坚定了一个决心——从根本上解决水患,修建水利工程。

回到府衙,林墨尘立即召集了众多官员和工匠,商讨治水工程的方案。

“诸位,此次水患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必须修建水利工程,永绝后患。”林墨尘严肃地说道。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大人,修建水利工程并非易事,需要挖掘河道、修筑堤坝,工程浩大啊。”

林墨尘点了点头:“我深知其艰难,但为了百姓的安宁,再难我们也要做。”

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初步的工程方案终于确定下来。然而,当开始筹备工程时,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资金和人力都面临着巨大的缺口。

林墨尘首先想到了向朝廷申请拨款。他亲自撰写奏折,详细陈述了修建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所需的资金数额。然而,朝廷的回复却让他感到失望。

“如今国库空虚,只能拨给部分款项,其余需自行解决。”

看着朝廷的批复,林墨尘眉头紧锁。但他并没有放弃,决定在长安城内发起募捐。

他在城中张贴告示,呼吁富商巨贾和百姓们为水利工程捐款。一些有良知的商人率先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但募捐所得的资金,对于庞大的工程费用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人力方面的问题同样严峻。工程需要大量的壮劳力,但此时正值农忙时节,许多农民都不愿放下手中的农活来参与工程。

“这可如何是好?没有足够的人力,工程无法按时完成。”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墨尘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以招募一些无地可种的流民,给他们提供工钱和食物。同时,向周边的郡县请求支援。”

于是,官员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四处招募流民,并派人前往周边郡县寻求帮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招募到了一些人手,但距离工程所需的人力,还差得很远。

林墨尘心急如焚,他决定亲自到各个村庄去动员农民。

在一个小村庄里,林墨尘站在村口的大树下,向村民们喊道:“乡亲们,水利工程关乎我们的未来,虽然现在是农忙,但如果不修好水利,以后还会有水患,我们的田地和家园依旧难保。”

村民们听了,陷入了沉思。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大人,我们不是不想帮忙,只是家里的农活实在离不开人啊。”

林墨尘理解他们的难处,说道:“我会安排人手帮助大家在农闲时完成农活,大家轮流参与工程,如何?”

在林墨尘的劝说下,村民们终于答应参与水利工程。

工程终于艰难地开工了。工地上,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挖掘河道的劳工们喊着号子,一锹一锹地挖着泥土;修筑堤坝的工匠们精心地砌着石头,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林墨尘每天都会来到工地,查看工程进度,关心劳工们的生活。

“大家辛苦了,再加把劲!”林墨尘的鼓励让大家干劲十足。

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资金再次出现短缺,购买的石料和木材无法按时运到。

“大人,供应商要求先付款,否则不肯发货。”负责采购的官员焦急地说道。

林墨尘咬了咬牙:“把我府上的财物拿去变卖,先补上这笔钱。”

在林墨尘的带领下,众人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虽然工程进展缓慢,但始终没有停下。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水利工程终于初见雏形。新挖掘的河道宽阔而顺畅,坚固的堤坝矗立在河边。

“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完工了。”林墨尘看着眼前的工程,心中充满了期待。

但就在这时,一场暴雨突然袭来,刚刚修建的部分工程遭到了损坏。

“这可怎么办?我们的努力难道要白费了?”一些劳工们看着受损的工程,感到十分沮丧。

林墨尘站在雨中,大声说道:“大家不要灰心,雨过天晴后,我们重新再来!”

在林墨尘的鼓舞下,大家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修复工程的工作中。

终于,经过漫长的努力,水利工程竣工了。新的河道和堤坝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长安再也没有受到水患的侵扰。

百姓们欢呼雀跃,对林墨尘充满了感激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