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寻常的校园生活里,时间如同白驹过隙。
眨眼间几天就悄然流逝,周五的放学铃声已然在耳边隐隐作响。
这几日,李文睿就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忙得晕头转向,可收获也是满满当当。
白昼的校园之中,李文睿在学习与助人的道路上双线并行,奋勇向前。
课堂之上,他始终保持着那令人钦佩不已的专注劲儿。
每当老师开始授课,他就仿若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进入状态。
他的眼神犹如鹰隼锁定猎物般紧紧锁住黑板,身姿挺拔得好似一棵苍松,稳稳当当,纹丝不动。
他那耳朵好似精准无比的接收器,老师说出的任何一个字都不会被遗漏。
时而,他会微微皱眉,那眉心的褶皱恰似他思维高速运转的痕迹,那是他在深入思考老师提出的疑难问题。
时而,他又会舒展笑颜,轻轻点头,这便是他对知识的领悟与吸收,宛如花朵在暖阳下欣然绽放。
他手中的笔在纸上轻快地舞动着,记录下重点内容,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就像是他在知识海洋中航行时船桨划水的美妙声响。
课间休息的时候,他的身旁总会围满了同学。
“李文睿,这道题我不太明白,你能给我讲讲吗?”一位同学拿着作业本,满脸困惑与期待地问道。
李文睿向来都是毫不犹豫地停下自已手头的事情,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眼神里满是耐心与友善。
他接过作业本,仔细端详着题目,随后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开始讲解:
“这道题呢,首先要分析已知条件,你瞧这里……接着再运用这个公式……”
他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指着作业本上的内容,声音沉稳而自信,活脱脱一位经验丰富的小老师。
在帮助同学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他自已对知识的掌握也愈发牢固,教学技能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升。
夜幕降临,李文睿便投身于黄鳝捕捞的“大业”之中。
他背着工具,脚步匆匆地迈向田间。
在放置笼子和下钩的时候,他的动作熟练敏捷,眼神专注坚定,任何一个可能有黄鳝出没的角落都不会被他放过。
然而,这几日的运气似乎不如第一晚那般眷顾他,收获的数量有所减少。
最多的时候也仅有四五斤,平常大多是三四斤。
但他可没有丝毫气馁,每次收笼或起钩时,看到桶里蠕动的黄鳝,他的眼中依旧会闪过一丝喜悦。
他会轻轻晃一晃桶,看着黄鳝在桶里翻腾,自言自语道:“虽然少了点,但也还不错啦。”
那声音里带着一丝自我安慰与乐观的情绪。
而当放学回到家中,李文睿总能闻到母亲精心烹制黄鳝菜肴的香气。
餐桌上,那一盘盘黄鳝美食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让他垂涎欲滴。
他会迫不及待地坐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黄鳝放入口中,闭上眼睛细细品味。
鲜嫩的黄鳝肉在舌尖散开,他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嗯,真好吃。”
那模样就像是品尝到了世间最珍贵的美味佳肴。
当然黄鳝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最近收获虽然没有第一天那么多,但是每天三四斤,也吃不完。
收获的黄鳝吃一半卖一半,也攒了大概两百块左右。李文睿和老爸平分后,他拿到了一百块。
老爸没把钱自已花,都拿去给他买好吃的补身体了。李文睿心里挺感激的,想着可得更努力点儿。
在忙碌的间隙,李文睿也没有忘记关注自已的技能提升情况。
他查看形意拳的进度,发现已经达到 1 级(48/100),快要一半了,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成就感。
而马步桩功也从最初只能坚持十分钟提升到了十五分钟,技能等级也提升到了 1 级(37/100)。
他深知越往后提升越困难,但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暗自对自已说:“我一定可以坚持下去的。”
他在院子里练习马步桩功时,双腿微微下蹲,双脚稳稳地扎根于地面,双手握拳放在腰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汗水从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但他咬牙坚持,呼吸平稳而有节奏,仿佛在与自已的极限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他知道越往后越难,可眼神坚定,想着等提升到 2 级左右,说不定能坚持半个小时呢。
周五放学前,李文睿坐在教室里,回想着这一周的经历。
他感到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充实与满足。
他知道自已这一周过得很有意义,在学习上帮助了同学,在生活中收获了黄鳝带来的收益,自身技能也得到了进步。
他轻轻伸了个懒腰,嘴角上扬,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在告诉自已,只要坚持下去,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班会的余音尚在空气中回荡,紧接着,一周一次的全校大会便如期而至。
李文睿、孙燕和卫媛三人,因班主任的提前告知,知晓此次大会将会颁发上次月考的奖励。
孙燕与卫媛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惊喜之色瞬间溢于言表。
卫媛兴奋得难以自已,竟忍不住轻轻跳了一下,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声音中满是欢喜:“哇,真的吗?太棒了!”
孙燕亦是嘴角上扬,眼睛亮晶晶的,那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般灿烂,脸上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两人相互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奖励的期待与憧憬。
而李文睿呢,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微微抬了抬头,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
毕竟他是重生而来,对这既定之事早有预料。
在他心中,重生虽带来了诸多改变,但月考奖励这般按部就班的事情,应不会有所偏差,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行事自有其常理。
孙燕瞥见李文睿那淡定模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气恼。
她皱了皱眉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嗔怒,暗自想道:“哼,我这般激动,他却如此平静,倒显得我有些失态了。”
她轻咬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恼,偷偷瞪了李文睿一眼,心中泛起一丝不甘。
众人齐聚操场,李文睿一眼便望见了那位白白胖胖的校长。
校长年约四十,身材高大却略显发福,不过这种微胖恰到好处,并未给人以臃肿之感。
在李文睿的记忆里,这位韩校长总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
虽说平日里在学校露面的次数并不多,可每次现身,对学生皆是和蔼可亲,脸上总是带着那招牌式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只是李文睿一时竟想不起校长的全名,只记得姓韩,众人皆尊称其为韩校长。
重生之前,李文睿对校长的印象仅停留在表面的和善。
而重生之后,以成年人的思维去审视,他才洞悉校长与教务主任之间那微妙的关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校长作为一校之长,自是红脸的扮演者,以宽厚温和的形象示人,而教务主任则无奈地扛起了唱白脸的重任,那些得罪人的事务大多落在了教务主任的肩头。
不过,李文睿也清楚地记得,在自已初中毕业不久后,教务主任便荣升为副校长,如此想来,之前的付出倒也算有所回报。
大会伊始,教务主任率先登台发言。
他那严肃的面容和刻板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强调着安全纪律问题,仿佛这是每周大会上永恒不变的主题。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通过扩音器在操场上空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教务主任眉头微皱,眼神严肃地扫视着台下的学生,手中不时挥舞着一份文件,以增强话语的说服力:
“同学们,安全纪律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关乎每一位同学的切身利益。每周我都要老生常谈,希望大家务必牢记于心,不要在校园里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要注意秩序……”
他一边说着,一边眉头微皱,眼神犀利而严肃地扫视着台下的每一位学生,手中还不时地挥舞着一份文件,似乎是在以此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威慑力。
台下的学生们对此反应各异,有的学生眼神专注地聆听着,表情严肃认真,似乎在深刻反思自已平日里的行为;
而有的学生则显得无精打采,眼神游离,心思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偶尔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还会互相交换一个无奈又略带调侃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
“唉,又是这些陈词滥调,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在教务主任冗长的讲话结束之后,韩校长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登台。
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招牌式的和蔼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亲切,眼神中透着对台下每一位学生深深的关切与爱护。
“同学们啊,安全问题绝非小事,它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和未来发展,大家一定要从心底里重视起来啊。”
他的声音温和而洪亮,像是在与台下的学生们进行一场推心置腹的促膝长谈,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和关怀。
一番叮嘱后,终于迎来了众人期待的颁奖环节。
李文睿与年级前十名的同学一同被传唤上台。
他步伐沉稳地走向领奖台,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苍松,眼神中透着自信。
站在领奖台,他双手接过校长递来的红包,手感厚实,心中知晓里面是五百元奖金。
除此之外,还有几本精美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那笔记本的封面精致,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钢笔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李文睿心中微微诧异,没想到还有文具奖励。
韩校长笑着与李文睿寒暄起来:“李文睿同学,你的成绩十分出色啊。最近学习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
李文睿微微欠身,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眼神清澈而坦然,直视校长的眼睛,声音平稳地回答:
“校长,学习还算顺利,我会继续努力的。”
校长又关切地问道:“身体也要注意啊,不能只顾着学习。”
李文睿轻轻点头:“谢谢校长关心,我会劳逸结合的。”
两人的对话如同寻常的问候,平淡却不失礼貌,李文睿的神态自若,没有丝毫的紧张与局促。
台上的孙燕和卫媛看着李文睿与校长侃侃而谈,心中满是钦佩。
孙燕微微张着嘴,眼神里透着惊讶与羡慕,她轻轻推了推卫媛,小声说道:“你看李文睿,和校长说话一点都不紧张,真厉害。”
卫媛也连连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向往:“是啊,要是我能有他一半的镇定就好了。”
韩校长此时心中也对李文睿另眼相看。
他看着面前这个从容的学生,心中暗自思量:
“这孩子不简单,寻常学生在我面前往往紧张得说不出话,他却能如此自然地交流,且成绩优异,日后定非池中物,我也得多加留意。”
颁奖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前三名的学生收获了丰厚的奖金,而其余七名同学则得到了学校精心准备的文具奖励。
李文睿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文具,发现其质地精良。
无论是笔记本的纸张质量还是钢笔的书写流畅度,都绝非普通文具店所能比拟,显然学校在奖品的挑选上是下了一番苦功夫,颇费了一番心思。
他心中暗自感激学校的用心良苦,同时也为自已的努力学习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肯定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待李文睿回到队伍中,周围的同学纷纷投来各种各样的目光,其中羡慕之情占据了大多数。
有的同学眼中满是赤裸裸的嫉妒,却又不敢表露得太过明显,只是偷偷地撇了撇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
有的同学则是满脸堆笑,眼神中带着讨好的意味,轻声说道:
“李文睿,你可真厉害啊,这奖金不少呢!你是不是有什么学习秘籍啊,能不能分享分享?”
李文睿只是微笑着回应,并未多言。
他深知此时的低调行事才是明智之举,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大会接近尾声,校长又着重强调了几句关于好好学习的话语,那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仿佛是在为学生们吹响前进的号角:
“同学们,月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检验,它反映了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但同时也只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小站点。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次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成绩不理想而灰心丧气,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随着校长的话音落下,大会终于落下帷幕。
李文睿心中担心会有同学前来追问或纠缠,毕竟这五百元奖金在同学们眼中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他趁着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便悄然离开了操场。
他的脚步轻快而迅速,像是一只急于归巢的鸟儿,眼神中透着一丝解脱与轻松,仿佛想要尽快将这一切喧嚣与纷扰抛诸脑后。
在他身后,操场逐渐恢复了平静,学生们也三五成群地散去,各自议论着大会上的种种见闻,或羡慕,或嫉妒,或感慨。
而李文睿的身影则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