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5章 父母的惊讶

李文睿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将沉甸甸的收获匆匆放置好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锻炼。

他心里暗自思忖,今天抓黄鳝花费的时间似乎有些长了,日后得尽量把时长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才好,这样既能保证收获,又不会过度影响其他事务。

他先是深吸一口气,活动了一下筋骨,随后迅速进入状态,开始打拳。

只见他身形矫健,出拳虎虎生风,每一拳都带着呼呼的风声,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毅。

一套拳打完,他微微喘息,但并未停歇,紧接着便扎起了马步。

马步扎得稳稳当当,犹如扎根于大地的苍松,尽管双腿逐渐传来酸痛之感,但他咬牙坚持,心中默默计数,不断挑战着自已的耐力极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点半左右,李文睿缓缓收势。

此时的他,身体已有些许劳累,不过恰到好处,并未疲惫不堪,这样的状态既能让他感受到锻炼的效果,又不会影响到即将开始的学习。

洗漱完毕后,李文睿的目光落在了那桶黄鳝上。

他挠了挠头,想到自已马上要赶去学校,根本无暇处理这些黄鳝。

于是,他找来纸笔,开始写条子。

条子上的字迹工整而清晰:

“妈,我昨晚抓了不少黄鳝,想着让您给做些好吃的,像红烧黄鳝或者黄鳝汤都行,肯定特别美味。

这黄鳝数量有点多,如果您觉得方便的话,可以卖掉一部分,换些钱补贴家用,剩下的够咱们吃就好。

我先去学校了,辛苦您啦。”

写罢条子,李文睿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在桶边显眼的位置,随后匆匆背起书包,大步迈向学校,开启了新一天的学习征程。

在赶往学校的路上,他的脑海中还不时浮现出昨晚抓黄鳝的精彩画面以及对今天课程的些许期待,心中既有着劳动后的满足,又有着对知识探索的渴望,脚步也愈发坚定有力起来。

清晨的阳光,如轻纱般缓缓洒落在李文睿家的小院里,静谧之中透着一丝祥和。

七点左右,李文睿的母亲文秀和父亲李青山在没有耕种事务的牵绊下,悠悠转醒。

文秀睡眼惺忪地走向厨房,准备开启新一天的烟火日常。

刚踏入厨房,她的视线便被地上的一个塑料桶牢牢锁住。

桶里的不明物体正不安分地蠕动着,那蜿蜒曲折的模样,乍一看竟与蛇无异。

文秀的心脏猛地一缩,“啊”的一声惊呼脱口而出,身体本能地向后踉跄了几步,脸上瞬间被惊恐的阴霾笼罩。

她的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桶,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一时之间动弹不得。

在里屋的李青山听到这声尖锐的惊叫,心中一紧,匆忙趿拉着拖鞋就往厨房赶来。

他的步伐急促,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疑惑,大声问道:“咋啦?出啥事了?”

文秀颤抖着手指向塑料桶,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你看,儿子昨晚弄了好多黄鳝啊!

我刚没看清,还以为是那可怕的东西呢,可把我吓得不轻。”

说着,她努力定了定神,好奇心渐渐占了上风,缓缓走近桶边。

待看清桶内的景象后,她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嘴巴也不自觉地张成了“O”形,再次发出一声充满惊喜的惊呼:

“哎呀,这……这满满一桶都是黄鳝啊!”

李青山也赶忙凑到桶前,看着那堆积如山的黄鳝,不禁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蹲下身子,仔细地端详起这些黄鳝,眼神中满是惊叹。

他伸出手,轻轻拿起一条黄鳝,仔细查看后,喃喃自语道:

“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文秀则弯腰捡起一旁李文睿留下的字条,认真地阅读起来。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专注,逐字逐句地看过后,抬起头对李青山说道:

“青山,儿子在条子上说这里黄鳝太多了,可以挑些拿去卖。

你觉得咋样?”

李青山站起身来,挠了挠头,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行,确实太多了,咱自家吃不完也是浪费。

那就挑些大的去卖吧。”

说罢,两人便开始动手挑拣。

李青山动作娴熟地将黄鳝一条一条地拿起,根据大小分别放在两边。

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拿起一条黄鳝,都会仔细掂量一番,嘴里还时不时念叨着:

“这条大,放这边。”

文秀则在一旁帮忙递着黄鳝,她的作用略显轻柔,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

“咱儿子可真有本事,这一晚上的收获抵咱们好几天的忙活了。”

经过一番忙碌,黄鳝被分成了两堆。

一堆有四斤左右,皆是三四两以上的大黄鳝,这些大黄鳝身体粗壮,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褐色光泽,黏液微微反光,显得格外

另一堆约三斤,是相对较小的一二两的黄鳝,它们虽然个头较小,但也活力满满,在桶里不停地扭动着身躯。

李青山看着这两堆黄鳝,不禁感慨万千:

“这小子,比我当年可强多了。

想我年轻的时候,虽说那时候农药少,田地里黄鳝也多,但像他这样一晚上抓这么多的情况也不多见啊,看来他运气是真不错。”

随后,李青山拿上那四斤大黄鳝,前往镇上的大酒店售卖。

酒店的采购人员看到这些新鲜的黄鳝,眼中露出一丝满意之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一百二十块的价格成交。

李青山拿着钱,心里乐滋滋的,他知道这比自家小店一天赚的还多。

不过他也清楚,这只是儿子运气好,黄鳝可不会天天都有这么 多。

毕竟已经十月份了,靠近北方的家乡冷得较快,估计最多再过一个月气温下降,黄鳝就不好抓了。

所以,他也没敢有太多奢望,只是想着把这钱合理利用起来。

他心里琢磨着,儿子上学辛苦,得给他补补身体。

于是,他去集市上花费五十块买了一些排骨和新鲜的猪肉,这才心满意满 地往家走。

而此时的李文睿,正全神贯注地在学校上课,对家里发生的这一切毫不知情。

很快就到了中午放学时间。

李文睿满心都是对家中黄鳝大餐的期待,他骑着自行车,脚下的踏板被他蹬得飞快,耳边风声呼呼作响。

他的眼神中透着兴奋与急切,仿佛已经看到了餐桌上那美味的红烧黄鳝。

回到家中,一进门,他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饭菜香。

只见母亲文秀正在厨房里忙碌着,餐桌上已经摆 了丰盛的菜肴。

一盘色泽红亮的红烧黄鳝散发着的香气,那浓郁的香味直钻鼻腔,让人垂涎欲滴;

旁边还有一盘热气腾腾的小炒肉,肉片在青椒的映衬下油光发亮,滋滋冒着热气。

李文睿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快朵颐。

他夹起一块红烧黄鳝放入口中,轻轻一咬,鲜嫩的黄鳝肉在舌尖散开,那鲜美的滋味让他忍不住闭上眼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哇,太好吃了!”

他的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吃得极为投入,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美味的黄鳝。

这时,李青山看着狼吞虎咽的李文睿,笑着问道:“昨晚没出什么事情吧?”

李文睿嘴里塞得满满当当,一边嚼着一边回答:“没事,爸,我很小心的。

都穿了靴子,还有长袖,也注意那些蛇虫鼠蚁了,你们放心。”

他的声音因为嘴里的食物而有些含混不清,但眼神中却透着自信与坚定。

李青山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

不过你这次运气真不错,一下子抓了这么多,看来新手运气就是好。”

李文睿咽下口中的食物,一脸得意地说道:“运气好,那是必须的。

今晚我还去看看,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保证没事。”

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今晚的抓鳝之旅充满了期待。

突然,李文睿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 到:

“爸,黄鳝是不是卖了一部分啊?卖了多少钱啊?”

李青山听到儿子的问题,脸上微微一僵,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他清了清嗓子,说道:

“嗯……卖了一部分,至于多少钱你就不用管了,好好学习就行。

先吃饭吧。”

他的声音略显干涩,眼神有些躲闪,试图转移话题。

李文睿看着父亲的表情,心里明白了几分,估计这钱是被父亲拿去了。

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心想反正这些钱就当是给父亲那些鱼笼的报酬吧。

于是,他又埋头吃起饭来,享受着这顿美味的午餐。

他感觉这野生黄鳝的味道格外鲜美,吃完后,似乎身体里涌起一股热流,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整个人都变得精神焕发起来。

他暗自思忖,难道这野生黄鳝真有什么特殊功效?

不过不管怎样,这顿午饭吃得实在是太爽了。

文秀看着儿子吃得开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不时给李文睿夹菜,说道:“慢点吃,别噎着。

还有很多呢。”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慈爱,动作轻柔而自然。

李文睿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地回应道:“妈,这黄鳝太好吃了,我忍不住啊。”

他抬起头,看着父母,眼神里满 是感激:“爸妈,谢谢你们做的饭。

这黄鳝真的太棒了。”

文秀温柔地摸了摸李文睿的头:“傻孩子,跟爸妈还客气啥。

只要你喜欢吃,妈以后常给你做。”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欢声笑语不断,温馨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李文睿享受着这片刻的家庭温暖,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他知道,无论是抓黄鳝的乐趣,还是家庭的关爱,都将成为他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午饭过后,李文睿回到楼上午休。

他躺在床上,脑海中交替浮现着上午的经历与那顿鲜美的黄鳝大餐,身体似乎还残留着那股因黄鳝而生的奇妙热乎劲。

他暗自思忖,不知是野生黄鳝当真具有神奇功效,还是仅仅源于自已的心理暗示,

此刻的他只觉格外精神,仿佛有一股温热的力量在体内悄然涌动,令他满心期待着明日晨练时的身体状态,渴望探究是否会有别样的变化。

下午,李文睿如往常那般前往学校。

校园里静谧祥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走进教室,熟悉的氛围扑面而来,桌椅摆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气味。

课堂上,李文睿端坐在座位上,身姿挺拔如松,脊背挺得笔直,仿佛一尊专注的雕像。

他的眼睛犹如深邃的幽潭,紧紧锁住黑板,眼神专注而炽热,似要将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甚至每一个语气的起伏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之中。

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课文,李文睿全神贯注地聆听,那神情随着老师的话语而变化多端。

时而微微皱眉,陷入对疑难问题的深度思考,那眉心的褶皱仿佛是思索的沟壑;

时而又舒展笑颜,轻轻点头,恰似在知识的花园中采撷到了珍贵的花朵,对老师所阐述的精妙之处有了透彻的领悟。

他的双手安静地放置在课桌上,手中的笔仿若灵动的精灵,不时在纸上跳跃,记录下重点内容,笔尖与纸张轻柔摩擦,发出细微而有节奏的“沙沙”声,似是在为知识的乐章伴奏。

一旁的周涛,眼神似有若无地飘向李文睿,其中满溢着羡慕与疑惑。

他轻挠着头,眉头微皱,小声嘟囔着:“真搞不懂,李文睿怎么就能如此认真?

这课于我而言,思绪老是四处游离,他却能这般沉浸其中。”

他的语调里带着一丝自我调侃的无奈,身体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仿佛椅子上有无数根针在扎,手中的笔也被他无意识地拨弄旋转,与李文睿的专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孙燕同样倍感诧异,她歪着头,眼睛睁得大大的,像在探寻什么稀世珍宝一般,小声对卫媛说:

“你瞧李文睿,这45分钟的上课时间,他就好似被施了 定身咒,纹丝不动,全身心地沉醉于老师的讲课里。

这真的是常人能够企及的境界吗?”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眉头紧蹙,脸上写满了困惑与好奇,眼神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仿佛要将李文睿看穿,找出其专注的秘诀所在。

就连最近这些老师也很惊讶,由于李文睿成绩的突然崛起,老师们把目光都转向了李文睿,上课的时候难免多注意点,

可是这一注意就不得了,他们发现李文睿这个同学,平时怎么样他们不清楚,但是上课的时候,是真的认真啊,

他们都可以清楚感受到对方那认真的态度,这些老师,年轻的也带了好几届学生了,年长的也教了好几十年书了,但像李文睿这样专心致志的学生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此时课堂提问环节,于亮老师点到了李文睿的名字。

李文睿镇定自若地站起身来,身姿笔挺,宛如一棵苍松。

他的声音清脆悦耳,仿若山间的清泉流淌,又似清晨的鸟鸣婉转:“老师,这道题应该这样解……”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如同一座稳固的大厦,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投来钦佩的目光。

老师听后,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说道:“李文睿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请坐。”

李文睿礼貌地微微鞠躬,动作优雅自然,随后沉稳地坐下,继续沉浸于课堂知识的海洋之中,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课后,同学们围聚在一起,热烈地议论纷纷。

“李文睿,你上课怎么能那么专注啊?是不是有什么独家秘诀?”一位同学满脸好奇地探问。

李文睿淡然一笑,轻轻挠了挠头,说道:

“其实并无特别秘诀,只是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用心去聆听罢了。”

(金手指你们没有,我也没有办法啊,只能这样忽悠你们了。)

他的表情轻松自在,眼神清澈真诚,毫无保留地与同学们分享着自已的学习心得。

同学们听闻,虽半信半疑,但内心深处对他的专注与认真都暗暗钦佩不已,那钦佩之情犹如星星之火,在同学们心间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