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0008章 活通透了呗

到了铺子那边。

前面是三间连着的门面房,后面有个大院子。

院子里的住房,和乡下农家的构造差不多。

中间是堂屋,左侧主卧,右侧一个边房。

厨房在院里单盖了一个屋。

挨着厨房再往边上去,是一个杂物室,在农村这间房都是用来盛粮食。

这边本来就是个村子,因为离市区近,加上附近有个纺织厂,村里的人都在前面加盖了门面房。

慢慢就形成了街道。

回到这里,看着院里的一切,上一世的诸多回忆,涌上王书成的心头。

为了寻回孩子们,他一个人在这里艰苦创业。

挣一段日子的钱,就跑出去寻找孩子们一段时间。

如此往复......

“爸,你想什么呢?”

王书成触景生情,愣在院子里。

一个细嫩的小手,牵住了他。

这才把他的思绪拉回。

扭头看过去,是大女儿小娟,正昂着壳子,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

三女儿小霞也在一旁。

二女儿小芳还有老西小丽,则跟着她们的妈妈呢。

王书成蹲下身子,招呼两个女儿。

“都过来,让爸爸抱抱你们。”

两个孩子乖巧扑进王书成的怀里。

王书成摸着两个女儿的脸蛋儿,动情地看着她们。

“小娟,小霞,这辈子咱们都不会再分开。”

“嗯嗯,我们也不想和爸爸分开,爸爸在家的时候,奶奶和大娘还有婶子,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

“爸爸不在的时候,她们就欺负妈妈和我们。”

两个孩子懵懂道。

“过去是爸爸不好,爸爸早该把你们接过来一起住的。”

王书成跟两个孩子忏悔道。

“书成,这院子可真大呀。”

这会儿妻子李秀文,怀里抱着小媛,老二小芳还有老西小丽,拉着她的衣角,跟在身旁。

看着这么大的院子,以后都是他们一家七口住,妻子心里很高兴。

笑着跟王书成说了句。

“还满意吧?以后可以在院里,种些菜,我们一家吃。”

王书成起身对妻子笑道。

“嗯嗯嗯。”

妻子开心的像个孩子般,脸上洋溢着笑容。

“书成,我给你找了几个帮手来。”

马守义也过来了。

身后跟了七八个半大的小伙子,都是十五六岁的样子。

王书成笑了。

“这都是谁呀?”

“家属院的孩子,他们下学了,还没找着活干,刚好叫来给你帮忙打扫院子。”

马守义笑道。

王书成赶忙上前,给几个半大的孩子打招呼。

“谢谢你们过来帮忙,今天没啥说的,咱中午跟晚上,都得安排上,好的没有,咱管饱。”

几个孩子看着人挺老实,要是调皮捣蛋的,马守义也不会往这边带。

“书成哥,我们都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们罢了。”

“我们整天在家属院闲逛,你不是经常在马叔的办公室帮忙嘛。”

“我们从那路过,常看到你。”

几个孩子笑呵呵道。

怪不得王书成瞅这几人有些眼熟。

“那就更好了,咱算是老熟人了,今天都卖卖力气,这院子有日子没住人了,该干的活也多,咱分分工,说干就干。”

王书成对这几个孩子道。

马守义也跟着道:“对,今天你们书成哥一家,要在这里住,让你们过来就是卖力气的,别偷懒,都是年轻大小伙的,也累不着,听你们书成哥安排。”

“放心吧,马叔,书成哥,尽管给我们安排活。”

几个小伙子也积极。

闲着也是闲着,找个事做,还能打发时间。

王书成给几人安排起来。

有锄草的,有打扫房间的,还有去厨房,把锅给拎出来,好好除除锈的。

当然前面几间门面房,也都一起给打扫了。

“秀文,你把孩子们带好就行,中午怕是做不了饭了,对面有个面馆,我到时候让他们给送面条过来。”

王书成给几个小伙子安排好,他们都开始干起来了,又过来跟妻子交代了一句。

“不用操心我们,你们忙着。”

妻子看到院子里,热热闹闹的,心情大好,笑着对丈夫道。

“爸,那些大哥哥都有活干,我们几个干啥呀?”

小孩子模仿能力强。

看到人家干活,小娟她们也手痒痒,想跟着一起干。

这些活她们可干不了。

“小娟,小芳,你们的任务,就是帮着妈妈照顾好妹妹,别让她们往路上跑。”

王书成跟大女儿和二女儿,这两个大些的孩子,安排了一句。

老大8岁,老二6岁,这俩孩子懂些事了。

“嗯嗯,放心吧,爸爸,保证完成任务。”

大女儿小娟,认真跟爸爸道。

一旁的二女儿也学着大姐。

“爸爸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这稚嫩又铿锵有力的两句话,把王书成心都暖化了。

“真乖,你们去玩吧。”

“小霞、小丽,跟着姐姐。”

大女儿过去,一手牵住一个,把两个妹妹带去玩了。

二女儿小芳也跟在后面。

妻子看着几个孩子的身影,脸上挂着笑,眼眶再次了。

又怕丈夫看到,扭过头去。

还是被王书成看到了。

“怎么了?秀文。”

“没事,我这是高兴的,我做梦都想着,咱们一家能团聚在一起,哪怕穷一些,苦一些,也比分开的好。”

李秀文感慨道。

王书成伸手,扶住妻子的肩膀。

“嗯,以后享福也好,吃苦也罢,我都会把你们带在身边,永远不分开。”

......

忙碌了一天。

太阳下山,才把院子收拾利索。

中午厨房没收拾出来,也没办法做饭。

就让对面的面馆,送来的面条。

这年头饭也便宜,面条2毛钱一碗。

不过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这几个马守义找来帮忙的,家属院的半大孩子们,那是能干能吃。

一人两碗面打底。

王书成哪会在乎这个。

人家过来帮忙的,好的不说,得管人饱。

放开了吃。

到了晚上,活也干好了,厨房也能用了,就做着吃。

去菜市场买了菜来,把马守义也叫上,还得跟他喝点呢。

今天被王书成搅和的,他跟黄丽娟的“好事”也没成。

家属院那几个半大的小子,规规矩矩的,吃饱了就跟王书成他们告了别,回去了。

秀文带着孩子们,吃好饭,给她们洗漱好,也先回屋了。

王书成和马守义喝着小酒呢,就在院里多坐会儿。

这院子电还没送上,明天马守义去帮他看看,这边用的纺织厂的电。

今晚点的蜡烛凑合的。

天气也好,月亮透亮,星光闪闪的。

上一世,王书成常怀念八十年代的天空。

那时候晚上像白昼般,常被月亮和星光,照得通亮。

他原以为是怀念那个时代,而让记忆蒙上了一层滤镜。

如今再次回到这个年代,看着天空,才发现记忆并没有出错,空气真好。

他和马守义坐在院里喝酒,蜡烛都没点,依然能看清对方的脸。

“书成,我这会儿还没喝多,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昨天早上突然走了,我这心一下就空了,可担心你这一走,就不回来了。”

喝酒的人,只要提“没喝多”,那准是喝多了。

马守义这会儿,酒后吐起真言来。

王书成头也懵乎的。

今晚没少喝,俩人斗了一斤半了。

“守义叔,你尽管放心,我王书成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你于我有恩,我怎么会一走了之呢。”

王书成也跟他认真说了一句。

马守义叹了口气。

“我这辈子算是完蛋了,到了这个年龄,也没能有个后代,以后也别想有了,要是你觉得我这人对你还行,等我死的时候,给我找块地埋了,逢年过节,也去给我烧两捆纸,别让我在底下太难过。”

王书成“哈哈”笑了。

“你拉倒吧,年纪轻轻的,人生还没过一半呢,瞎扯什么入土的事,守义叔,你听我一句劝,那些找上门的女人,一个都别搭理,挣俩钱好好存着,让人帮忙给介绍一个,安分过日子的女人。”

马守义显然信心有些不足。

自己条件倒还说得过去,有个工作,到月领工资。

只是他形象差些,长得不大好看,个子矮,还有些高低脚。

干活倒是不影响,走起路来一高一低的,跟个半残疾一样。

再加上年龄有些大了,都西十多了。

还上哪找安分过日子的去。

那些寡妇找他,要的钱都比别人多。

“听天由命吧,我这辈子,纯踏马倒霉了,打小没了爹娘,还长这一副模样,有哪个姑娘愿意跟我?年轻的时候找不着,都到这个岁数了,还上哪找去。”

马守义消极道。

王书成举起酒杯。

“走一个。”

一饮而尽。

接着对马守义道:“放心吧,只要你安安分分的,就一定能遇到安分的女人,你要成天跟那些不学好的寡妇混一起,只会招来更多那样的寡妇,就是有安分女人看上你,一打听你这情况,也得躲得远远的。”

马守义一听,有道理啊,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看着王书成。

“你小子这回家一趟,怎么感觉跟变了个人似的,说话那么老道?”

王书成抬头看向天空。

“活通透了呗。”

“我靠,你这三十岁没到呢,就通透了?”

马守义也跟着他看向天空,瞧瞧到底有啥好看的。

这小子一晚上,时不时就抬头看看天空。

王书成轻笑了下。

“活得通透不通透,可跟年龄不搭噶,太多人,稀里糊涂活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