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章 金陵刺客

时间悠悠,半年时间飘然而去。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春,正值一年清明时节。

隅中时分,朝阳渐起,风轻云淡。

京师金陵,北安门外大街。路上行人如织,仔细看去,却是发现都是往一个方向而去,那就是位于北安门外的香林寺。

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以来,北逐元蒙,横扫六合,安民养息,逐渐国势昌隆,民生渐好,是以民间风俗越为讲究,每逢节日,必会焚香祭祖,入庙祈福,今年看来也不例外。

正当百姓们往香林寺而去之时,却猛然听到“咣当当”一阵声响传来。

经常在北安门外大街行走的百姓却是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们知道必定是北安门开启了,只是不知道哪位大人物又出宫来了。

北安门开启之后没一会儿,就听见一阵马蹄声从皇城之中传来。

却见一队顶盔戴甲的骑兵鱼贯而出,当先一骑越众而出,飞马而走,并高呼道:

“皇上驾到!百姓跪迎!皇上驾到!百姓跪迎……”

眨眼之间,北安门外大街上已经三步一骑,布满了羽林卫,沿街百姓跪伏一地,有好奇者不时抬头,左右张望,梦想一睹天颜。

约莫一炷香后,一架九龙御辇缓缓驶出,但见旌旗林立,百官簇拥。

顿时百姓高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龙辇之上,一七旬老者端坐其上,一路不时撑开车帐向两边百姓招手示意,正是一代布衣皇帝——朱元璋,正打算按历年常例带领文武百官前往地坛敬天法祖。

没过多久,龙撵就走到了香林寺的大门位置。门口的路边早已经跪满了前来祈福的香客,就连香林寺门边的一棵参天大树也变得格外安静。

谁也没有发现就在这棵大树之上,浓密的树叶包裹之中,一个异常的影子隐秘其中。

当他看到皇帝的行辕过来之后,只见此人双耳轻轻抖动着,然后缓缓的把一直握在手中的弩伸了出来,赫然是军中都极为少见的钢弩,此弩为工匠千锤百炼才辛苦锻出的百炼钢作为弩臂,配以特制铁箭,威力无穷。

树上之人在确定锁定了朱元璋后,没有一丝犹豫就扣动了机括。

然后就听“嘣!”的一声异响自树冠之上传出,一支弩箭飞射而出,直奔朱元璋而来。

与此同时,围绕在龙撵周围的羽林卫已经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一位贴身侍卫飞身而起,顾不得君臣之礼,顺势就站在了朱元璋的面前,挡在了朱元璋与大树之间,并高呼道:“皇上小心,有刺……”

“噗!”

那位侍卫话没说完,声音已经戛然而止。

此时,一只铁箭赫然穿透了侍卫的身体,继续向着朱元璋飞来。

朱元璋见铁箭来势稍弱,冷哼一声,运起内功,一掌拍去,掌风呼啸而出,隐隐间显露出一股皇者霸气,不愧为马背上取天下的开国皇帝。

然而朱元璋有些小觑了铁箭威力,拍出去的掌风虽然再次延缓了铁箭的速度,但是还是没有最终阻止铁箭的前进步伐。

“噗!”

“哼!”

铁箭穿过掌风,钉在了朱元璋的左肩之上,让其忍不住发出一声闷哼。

这时,周围的羽林卫才有时间把朱元璋四周护起。

周围的羽林卫训练有素的汇聚而来,并同时有十数位高手飞身而起,跃向那棵大树。

一阵树叶晃动之声传出,就见一个浑身绿色的人影从树冠之中跳下,在香林寺的门楼之上轻轻一点,其身影就已经激射而出,晃动间已然出现在香林寺的大殿屋顶,脚尖再点之下,已经飞跃入香林寺北边的神烈山中。

与此同时,大街一侧跪在地上的百姓之中突然冲出十几个人向着朱元璋所在的龙撵冲锋而去,很快就与追击而来的羽林卫厮杀在了一起。

此时,朱元璋已经冷静下来,额头已惊出一身冷汗,忍着肩头的剧痛,挥手制止了前来问安的群臣,沉声喝到:“羽林卫,即刻封锁神烈山,捉拿刺客,不得有误!”

“遵旨!”一名将军打扮的武士应声领命,朱元璋在包扎了一下伤口后,亦带领护卫的羽林卫直奔神烈山而去。

话说两边,神秘的蒙面刺客一击得中之后,在同伴掩护之下,快速撤出,跃入后方的神烈山中,然后就直奔北方而去。希望利用神烈山脉的掩护安全撤离,但其显然低估了羽林卫中高手的跟踪能力,在其逃入神烈山中不久,就已经被分兵赶来的羽林卫追上。

神秘刺客眼见当先追至的五个羽林卫,没有多想,取出钢弩,再次扣动机括向后射去。

“嗖,嗖!”

“啊,啊!”

紧追而来的羽林卫立时被射杀两人。显然,羽林卫也没有想到刺客手中的钢弩居然能够连射,而且还是一弩三矢。

其余羽林卫立刻分散开来,呈扇形向神秘刺客冲来。这时,朱元璋已经带领大队羽林卫来到神烈山的脚下,并且开始调动人马围山。

神秘刺客显然没有想到羽林卫这么迅速开始围山,当机立断,不退反进的向着剩余的三名羽林卫冲去。只见其运起轻功,在周围树木之上连点数下,身影飞向羽林卫的同时,从腰间抽出一把三尺软剑,抖动间已经高速抹过羽林卫的咽喉。

“扑通,扑通,扑通!”三名羽林卫应声而倒。这些羽林卫虽然属于百战锐士,但与武林高手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哨!嘭!”

这时,一声尖锐的号炮声自山下响起,没过多久,神烈山北方也响起一记号炮声,遥相呼应。正是朱元璋通过号炮,调动长期驻扎在神烈山北部的军队协助围山。

神秘刺客一见到空中的号炮,心知不妙,再次运起轻功,在树林中,跳跃腾挪,快速往北方奔去,希望在北部军队围山之前跳出重围。

然而,当神秘刺客刚刚抵达神烈山顶,准备沿北方山麓南下之时,却见山下已经军旗招展,大批的军士蜂拥而至。神秘刺客一边感叹,不愧为北逐蒙元的大汉精锐,一边却是急急刹住了下山的脚步,跃上一棵大树开始观察起来。

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却是倒吸一口冷气。短短时间之内,神烈山四周已经布满士兵,正成拉网之势向山中推进。虽然人数不多,但也已经每隔十几步就有一位士兵。

神秘刺客默默观察良久,却是找不出一个好的突围之法,因为一旦被拉网搜查的士兵发现,就会容易陷入大批士兵的包围之中,那时即便武功再高,也只能饮恨当场,只有想办法调动起这些士兵,打乱他们的包围,才能趁机凭借高明的轻功逃生。

正在神秘刺客苦恼之时,却是发现山下出现了朱元璋的龙撵,原来是朱元璋发现伤势不重,已然带领羽林卫加入到了的围山之中。

神秘刺客见此情况,却不惊反喜,猛然想到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

想到就做,神秘刺客纵身跃下大树,直奔朱元璋而去!

此时的朱元璋正端坐在龙辇之上,有条不紊的发布着调兵的指令,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抬头看着渐为稀疏的包围圈,朱元璋沉声问道:“可曾发现刺客踪迹?”

“启禀皇上,搜山的士兵在山中发现五具尸体,正是追踪刺客的羽林卫,从现场情况判断,刺客被其迟滞,定没有在第一时间隐入神烈山脉,现在必被困于山中!” 一位武将禀报道。

“很好,再调一千羽林卫加入搜山!”

“遵旨!只是皇上周围羽林卫本已经不多,若是再调一千加入搜山,微臣恐怕再出意外!”那位武将,迟疑的说道。

朱元璋闻言道:“无妨!遵令行事!”

“遵旨!”

不一会儿,护卫在龙辇周围的羽林卫再次少了一些。

就在羽林卫再次分兵准备加入围山之时,神秘刺客反而像是能精准识别周围士兵的位置一般,已经绕到了搜山士兵的包围圈边缘,悄悄潜伏在一棵大树之上。

数息之后,一名搜山的羽林卫已经来到树下,就在其下意识的抬头检查树上之时,一个绿色身影猛然扑下,只见一道白色匹练闪过,这名羽林卫已然倒地身亡。

神秘刺客在击杀羽林卫的同时,跳出包围,暗暗运起轻功,身影飞速的向着朱元璋方向奔去。

此时,大批羽林卫已经发现了神秘刺客,快速向其靠拢过来。

但是,神秘刺客却不闻不问,径直奔着朱元璋的而去。

围山的羽林卫显然已经发现了刺客的意图,正在准备后退,向刺客奔去之时,却猛然听到山下鼓声骤起!原来是朱元璋在山下发觉了刺客的意图,包围圈在刺客的带动之下有溃散的征兆,是以击鼓号令兵士保持包围队形,不得擅自后退。

闻鼓而进,却是军中的铁律,违者必背军法从事,包围圈迅速趋于稳定。

朱元璋看着向其飞奔而来的刺客,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再次下令让刚才准备搜山的一千羽林卫前去围杀刺客。

此时,神秘刺客已经冲到神烈山的脚下,见其意图没有实现,又看到一千羽林卫向其冲来,顿时有些进退不得,但在这生死关头之际,却已经无法退缩,后退将意味被淹没在四周包围过来的军阵之中,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向朱元璋冲去。

羽林卫眼看就要跟刺客相遇之时,枪林突然整齐划一斜向前方,猛然刺出!就在羽林卫以为刺客必会葬命于枪阵之下时,却突然发现失去了刺客的踪影。

此时的神秘刺客,已经凭借其惊人的轻功修为,纵横跳跃于军阵之上,数息之间已经抓住羽林卫的漏洞,从军阵上方飞掠而过,一往无前的向朱元璋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