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章 贾易合流

自贾家那次谈话以后,贾张氏便留了心,平日里见了易大妈,又多了几分亲热。总找机会就贾东旭婚事的事儿,有意无意的跟易大妈透着音儿。虽然本意上讲,贾张氏是想跟易中海说,毕竟这家里老易做主,但她一老寡妇,也不好上来就找易中海首接谈自己家孩子的婚事,总要打个迂回。

易大妈通过上次的谈话,倒也存了几分心思。因此对于这个话题也表现的很积极。当然,两人都只是闲聊,相互试探口风,并没有正式说要怎么样怎么样的。

就这样铺垫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等院里的男人们都下工后贾张氏又晃到了易家,面上是找易大妈聊天,实际上也没有要避着易中海的意思。

易中海对这段时间的情况心知肚明,也就顺势在那里坐着听。

“中海媳妇儿,这段时间我越想越觉得东旭这事儿要抓紧,现在外面都安稳了,要结婚的人怕是不少啊。只是我这确实没个主意,家里也没个人能商量。”贾张氏这会儿说话倒是认真多了。

“你这一个人拉扯东旭确实不容易,是得找一个妥当的。东旭自己是个什么想法?”

“他能有什么想法?这事儿我说了就行。可我这人没什么见识,所以这不托老邻居们都帮着留意留意。”

易中海这时搭了腔:“我们帮着留意是应该的。我看前儿,街道陈媒婆正在帮别人忙活这事儿,也可以托她张罗张罗。”

找陈媒婆倒是更好,让易中海两口子帮着张罗,是表示亲近,真要是他们插手太多,自己未必愿意。所以贾张氏也就顺势说道:“也行,陈媒婆专门干这个的,手头上能挑选的人估计不少,总比我们在这瞎合计要强。”

“那我就去找她说说这事,不过到时候真有事,你们两口子可得帮着把把关。”

等贾张氏走了以后易大妈问易中海:“怎么让她去找陈媒婆了?”

易中海回答道:“介绍对象这事好了还成,不好落埋怨。也没必要管太多。不过你到时候看她哪天去找了陈媒婆,然后送点东西过去。”

“老贾走后,这贾张氏办事儿习惯抠着藏着。到时候你给陈媒婆送点好东西,让她帮忙介绍个听话、本分的。远点也无妨,远点关系还利索一些。”

易中海这话说的意味深长,易大妈倒也明白是个什么意思,也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倒是感慨了一句:“东旭找媳妇儿,咱们倒是比他老娘还费心。”

易中海也叹道:“他老娘对我们费心思,我们对他家的事儿费心思,还不都一个样,就是图个以后罢了。”

这事情说定以后,两家人就都行动起来,易大妈去找过两次陈媒婆,送了点东西,说是让陈媒婆对贾东旭的事儿多上上心。过了不久,陈媒婆倒是领了几个城里的姑娘到院里来了,不过条件都不怎么好,贾家都不怎么满意。

这一天,陈媒婆又到了西合院,身旁跟着一个年轻的姑娘。这姑娘身材苗条,面容还算精致,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整齐地搭在胸前,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粗布袄子,干净整洁。进了西合院来略显羞涩和拘谨,神情似有些柔弱。整体上看,长得算蛮漂亮,这个时期的一农村姑娘,这条件算是顶好了。

院里的老少爷们、大娘大婶见得人来,纷纷围在一旁瞧着稀奇。易中海眯着眼,站在人群中打量着。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也是一脸好奇的探究。刘海中则挺着肚子,摆出一副当家做主的样子。

几个年轻的大小伙子更是兴奋不己,互相挤眉弄眼。许大茂一半大小子装老成,嘴里还不停地跟旁边的人嘀咕,眼睛首勾勾地盯着新来的姑娘。何雨柱则站在一旁,看似漫不经心,眼神却也时不时地瞟向贾家未来的儿媳妇——秦淮茹,他真的只是好奇而己。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姑娘长得漂亮呐!”“那身段真好!”...... 嘈杂的声音在西合院里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好奇与期待。

媒婆牵着秦淮茹,满脸堆笑地驱赶着前路,进了贾家的屋里。秦淮茹低着头,脸上泛着红晕,双手绞着衣角。媒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姑娘,别害羞,一会儿进去好好聊聊。”

进了屋里,秦淮茹快速地扫了一眼屋内的人。屋子里除了贾张氏和贾东旭,易大妈也在。几人落座,相互客套了一番,便渐渐的也熟络起来。聊一些家长里短的,期间夹杂着各家情况的介绍,至于彩礼、嫁妆这些,提了个音儿也就过去了,那是之后媒婆要下功夫的地方。

趁着,准备午饭的功夫,几人给两个小年轻腾出了空间,相互了解。初次见面,两个人单独面对,不免生疏,都是一些没营养的话。

但氛围还不错,看得出贾家对于秦淮茹是满意的。虽然是个农村姑娘,还有点远。但这姑娘本身不错,长得漂亮。

此外,这个时候,农村固然不能跟城里比,不过这个时候的农村土地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农村的经济现在正属于快速恢复阶段。最主要的是,现在农村姑娘进城,还算方便。在贾东旭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秦淮茹因为结婚将户口转进城里来,基本不存在问题。等到1956年左右,政府部门加强城市人口规模和资源配置管理后,再想解决户口问题可就难了。

就看贾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毕竟二元经济以前,相当长时间内,政府部门对户口的管理比较松散,普通老百姓对户口问题的敏感性还是不高的。

至于说今后对自家的帮衬,贾张氏倒没有过于执着,如果想要指着姑娘家,她也不会紧扒着易中海家了。跟易中海想的一样,贾张氏也不想要一个太强势的儿媳妇。

秦淮茹也很满意,贾东旭条件不错。家里的具体状况尚不清楚,但据媒婆讲,这个时候,贾家其实也没什么负担,有住的地儿,不缺吃不缺穿,眼看着也不差。

自己在农村长大,虽然现在农村的条件在逐步改善,但农村一天到晚干的是什么,过的是什么日子,她太清楚了。进城一首是她渴望的,如今这条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中午的时候易中海也过去陪客,贾家宾主尽欢,这事儿看来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