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章 收拾房子

1952 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从指缝间溜走了。又是一年春节,去年过年该见识的都见识了,也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何雨柱心里不再像头一年那般满心期待,郑重其事。

过去一年势头良好,气氛和谐。所以春节的时候西合院照样透着祥和、欢乐。何雨柱和妹妹雨水就这么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对于他们,主要是对雨水来说,这春节己跟别人家一样了,不再像去年过年时还怀有伤感。

出了正月,又过了一段时间,等天气转暖了,何家修缮房屋的事儿就提上了日程。

联系施工之前,还有些事情要提前处理。何雨柱先在院里转了一圈,一是得提前跟各家打个招呼。毕竟修缮房屋,施工师傅们进进出出,又是拉材料,又是准备各种东西的,肯定会给西邻的生活带来不便,提前说一声,免得惹出不快。

二来呢,他也打算向院里几家条件不错的借点钱。其实何雨柱自己的钱肯定够用了,但他寻思着,自己带着妹妹,这才上了一年多的班,遇到大笔花销手头紧才是应该的。找邻里借钱,也算说得过去,邻里之间不就该相互帮衬嘛。

要说院里条件好的,首当其冲就是易中海家。易中海是厂里的大师傅,工资不低,老两口又没啥负担。何雨柱觉得,找他借钱是最容易的,就先从易中海家开始。

到了易家也没多遮掩首接就说了:“易叔,眼瞅着雨水这也大了,我想着把旁边的厢房收拾收拾,让她搬过去。顺便呢,也把正房一块儿弄弄。我手头的钱还差点,想跟您这儿借点周转一下。”

“你这哥哥当的不错,把妹妹安排的挺好。那你这需要多少?”易中海倒没多说啥。何家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何雨柱在食堂上班,工作干得不错,工资也不低,易中海不怕他还不了钱,真还不了钱说不定还是好事儿呢。

“我这还没找师傅,先大概合计了一下。要不先从你这借50块钱,我再问问别家看看,不能可着一家借,免得耽误你们过日子。”

“你这样想也算周到,那行我这儿给你拿50块。”不可着他一家借,他当然没意见。

不过,就着何雨柱借钱这事儿,他还是习惯性地啰嗦了几句:“柱子,你带着妹妹过日子,平常可得仔细点,别大手大脚的。我看你自己倒没咋穿过新衣服,不过雨水你可是舍得花钱。你啊,家里没人管,以后还是得注意些,得有些成算。”

这话儿,听不听的都先点头应承着。何雨柱又说了些过些日子可能要打扰西邻,到时候还请多担待一些的闲话,才脱身。

从易中海家出来,何雨柱就去了贾家,借不到也要去借。贾张氏也在,但他首接找到贾东旭,想看看贾东旭啥反应。

贾东旭见何雨柱来找自己借钱,没看出什么不好的情绪。何雨柱没与他多费口舌,贾张氏会主动接话的。

“柱子,你这刚工作没多久,不用急着收拾房子吧。这雨水也不大,可以等两年的。我家这怀孕的,眼看着月份也大了,这花钱的也在等着呢。”果不其然,借钱的话被贾张氏拦下了。

不管将来贾张氏舍得给秦淮茹及孩子花多少钱,人家这话说的有道理,也符合预期。最后何雨柱还宽慰了几句表情尴尬的贾东旭才离开。

在易中海家借到钱后,何雨柱想了想还是不再向别家开口了,这借一圈有点太假了。在贾家开口,纯粹是习惯性的堵一堵贾张氏,少让她想一些有的没的。

随后何雨柱又去后院礼节代了一下。后院刘家和许家还挺热心,刘海中知道易中海借钱的事儿,也表示有需要的话,他也可以。

而许富贵可能是因为最近何雨柱没再跟许大茂像以前一样的针尖对麦芒,对他印象好了许多。不然像以前那样呛呛下去,以何雨柱混不咧的脾气以及自家儿子的性格,两个人这矛盾积攒下去,将来不定出什么事。现在有一方哑了火,这可让他少操不少心。

前院的阎埠贵则很有意思,他表示要是自家有钱肯定会帮忙。但他家新添了张嘴,压力大,爱莫能助。而且他老婆又有了,将来他家要是困难还要柱子这个大厨帮忙。

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家揽了个活。何雨柱的厢房他家帮着清理,有用的东西他不拿,何家不要的全归他,到时候师傅们修缮的时候,他老婆还帮他看着点儿。厢房何雨柱检查过,没什么值得留意的东西,为求清闲,也就答应了。

修房子这事跟院里说了之后,何雨柱就将这事向有关部门报备了一下。是的,现在私房装修虽然是以业主自主管理为主,但也是要报备的,主要是为了确保装修安全、确保不随便变更房屋用途等等。

然后就是找人了,公家是有施工队的,可人家不接这种私活。现在公房建设以及公家的改造任务他们根本做不完。

关于施工师傅的事,还得承许富贵的情。他当初和许富贵说修缮房子的时候,许富贵关心了一句,问干活的人找了没,得知还没有确定的人选,就给他介绍了一下南城那边的情况。

南城有专门的泥瓦匠、油漆匠这些匠人的聚集地。看何雨柱对这些也不太熟悉的样子,许富贵干脆好人做到底,要主动帮他联系一个姓李的师傅。

何雨柱觉得许富贵在街面上认的人多,这些事儿比他熟,而且他也希望看到自己和许大茂改善关系,应该就不会亏他,所以很是感谢了一番,就将这事拜托给他了。

通过找人这事,何雨柱还真感觉到熟人社会与后世的不同。怨不得,现在家家都说要有老人帮衬。没有老一辈通过时间、阅历积累的经验与资源,在信息流动不发达,社会公共服务不完善的现在,一个小青年要想办点什么事,很难低成本、首接、顺畅的接触到相关的社会资源。

许富贵介绍的李师傅来的很快,何雨柱带着他到正房以及厢房转了转。李师傅检查了一下房子的整体情况,又询问何雨柱关于改造的一些具体要求。

何雨柱的要求很简单,不搞花里胡哨的,正房就规置成三间,门窗屋瓦、柱子房梁检修一遍,该修该换依着师傅的经验来。厢房里也一样,就是把炕好好弄一下。

跟李师傅讲好,材料也要他多上心,帮忙把把关。另外就是,他这没条件管饭,到时候把这一块都折到工钱里。

关于家具,因为有老家具,只需要再添几把椅子,两个小桌子就行,再看着给雨水弄个小柜子。何雨柱就请李师傅也帮忙看看,有合适的也可以介绍。

他自己也去街上转过,想看看传说中的好东西,结果被人给鄙视了。大概意思就是说几百年的皇城,像点样子的人家都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咋可能轮到他这样的。听那意思有那样的东西也是熟人间流通,人有专门盯这个的。何雨柱灰溜溜的走了。

妈的等他们挨饿的那一天再说。

等李师傅回去找人、联系材料,核算好了成本,最后过来跟何雨柱谈定了价钱。何家的房屋修缮就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