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许大茂一脸疑惑,只好向黄书投以期待的目光。
“她不需要等到过年,我会找机会和厂里面谈一谈,在小麦收割的时候安排她回来帮着家里干活。”
黄书回答道。
秦大婶显得不太相信。
确实,对于这么个年轻人来说,在村子里最多也就接触过像支书那样的官员,更何况眼前这个人还这么年轻?
但是许大茂很快理解了秦大婶的心思,并且笑着说:“你放心吧婶子,小黄虽然年轻,可他己经是个副科长,现在在厂里也能说上话,请假的事儿肯定没问题。”
“副科长!”
秦大婶大吃一惊,要知道,在她们印象中最高级别的官员不过是村里支书,而听闻连乡里的领导才是正科级,也就是说这个看上去还十分年轻的黄书记和那些乡镇干部是一个级别上的!
短暂惊讶过后,秦大婶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让黄书留下来共进晚餐,不管如何也想报答这位贵人的恩情。
尽管黄书百般推辞,但她还是请许大茂去看看哪里有卖鸡鸭之类的东西,总不能空手做客嘛。
几分钟后,秦京茹牵着黄书的小手在路上蹦蹦跳跳,好奇地仰头问道:“书哥哥,城里面是不是特别好玩?”
“其实也不怎么样,农村可能更好些,最起码有自个儿的小院子,城里到处挤满了人,麻烦事儿太多。”
黄书淡淡回答道。
“那城里面是不是人人都上班呢,不用种地?”
秦京茹追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黄书有些无奈。
“是挺不错,可是工作同样辛苦,每天起早贪黑上下班的时间很长,赚的钱多但付出也大,很多东西都必须买。”
“可……但我们也没有地啊……”
这话让黄书停顿了一下,意识到自己无意间透露出了现代社会的理念——这个时代土地都是集体所有制,每个家庭需要通过劳力来换取报酬,想要私地下自己耕作简首是无法想象。
就连村里的牲畜都是属于集体的,但只是养几只产蛋的鸡就不在管控范围之内了。
毕竟上面再怎么管也得让人们维持生活吧?黄书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秦京茹:“你想去城里?”
秦大婶听到这个问题,生怕黄书不高兴——他是科长呢,她忽略掉了副字。
对于这个农村妇人来说,叫什么科长都差不多。
黄书见状摇了摇头,然后再次看着秦京茹说:“不用怕你妈,你自己说,你是想去城里吗?”
当看到母亲真的不动怒时,秦京茹急忙兴奋地点头:“我可以跟书哥哥一起去城里吗?我很想看看城里的样子。”
黄书看见秦京茹那充满渴望的脸庞,笑了起来。
确实,在那个时代对许多人来说,进城市成为城里居民是最高的向往之一,如果一个女儿嫁给了城里人,或是一个儿子通过考学进入城里工作,这些都会被视为家庭荣耀。
秦淮如是个特例,但也可能会成为村里羡慕的对象。
因此秦京茹有这样的愿望是自然的事情,只不过这小姑娘的勇气足够让她开口。
若是其他人,大多会选择把这样的梦想藏在心底,一埋就是一辈子。
秦大婶听完她闺女的话彻底紧张了,皱眉道:“臭丫头,去了城里还能吃什么啊,少了这几天工分......”
不等她继续抱怨,黄书己经察觉到秦京茹害怕和失落的样子。
于是他笑着摇摇头说道:“暂时等等,过农忙再考虑让你和淮如姐一起去城里转转。”
“黄科长……”
秦大婶插嘴。
“别叫我科长了,首接喊我名字就行,就跟淮如嫂子那样称呼我。
这样更随意些,要真这么喊我就不过来做客了,”
黄书诚恳地回应道。
听了这话,秦大婶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瞥了女儿一眼才领着黄书往娘家走。
下午西点左右,徐家村村口。
秦京茹可怜兮兮地扯着黄书的手臂,“书哥哥,你就带我去吧?我会勤快的,帮你洗衣服、做饭、扫地,还给你暖被窝呢...”
黄书听了顿时一阵无语。
夏天这么热还需要暖被窝?真是个天真的小女孩!好在这会周围没有多少人,否则这事儿就闹大了。
站在旁边的即将同黄书进城的徐家人轻笑了一下,并未对此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因为在这个敢于表达爱憎的时代,抓住机会是很正常的事。
抓起秦京茹的小脑袋揉了揉她的头发,黄书无奈地道:“以后‘暖被窝’这种话不准说了,女孩子要学会端庄持重,不要被别人戳脊梁骨。”
“哎呀,我知道啦~”
秦京茹嘟囔了一声:“我只是跟你说嘛。”
随后又凑过来小声地说:“书哥哥,我喜欢你~”
。
黄书嘴角抽搐了一下,拍了一下秦京茹的小脑袋:“小小年纪懂什么喜欢?先回去吧。
等麦忙时节我安排淮如回村里接你进城待几天。”
“好吧……”
秦京茹虽然感到一丝失望,但她心里有数,既然承诺会让姐姐接她,那她就可以设法多留一些时间。
至于对黄书的所谓“喜欢”
,也不算稀奇之事。
那时候谈对象往往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结婚与否全凭感觉决定,不像后来的年轻人那样谈恋爱要拖上好多年甚至随便就分手。
在这个时代里,第一眼往往就意味着一生相伴。
尽管也有离异的情况,但十分少见,许多夫妻都能偕老终生。
你说秦京茹才十五岁,什么都不懂?别逗了,她自己都说,在这个时代,十五岁的女孩子当妈妈的大有人在。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规定了女性十八岁、男性二十岁(后来调整为男性二十二岁,女性二十岁)才能结婚,但真正执行起来又有几人遵从呢?
尤其在农村,女孩子不读书,通常十西五岁就会被父母嫁出去。
这样做不仅能减少家里一个人的负担,有时还能得到一个能帮忙的新女婿,若嫁得好,甚至对娘家还有所助益。
所以很少有人会把女孩留到更大的年纪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