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章 似乎他多虑了

而多年在体制内摸爬滚打的杨厂长也马上领会了李副厂长让他到场的意思——不论别的,先保证工厂的工人们有肉吃就是正事儿。

所以,正如黄书预料的一样,为了工人们的温饱、为了招待会的成功举办,在杨厂长老心里,其他事都是小事。

当然,投机倒把这种事确实严重,抓到有可能送命;然而若真的彻底清除黑市,多少百姓会挨饿?这事儿高层也不愿做,因此睁只眼闭只眼。

对于黄书,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帮工人改善伙食,真传上去也不会有人管。

所以,没有半点犹豫,杨厂长立刻下令装车。

三头猪各有三百斤以上,野猪更是将近西百斤,一千多斤的肉足够他们省着吃一个星期了。

不过,正如李副厂长所想,杨厂长也料到黄书肯定有自己的特殊渠道。

所以当司机班的人忙着装车时,他特意叫住了正要上前帮忙的黄书,微笑着递过一根大前门香烟,说:“黄书,你和我说说实情吧,你每天能弄到多少肉?”

“多到让你们破产!”

这句想法在黄书心中一闪而过,但他自然不会说出来。

片刻思索后,黄书咬了咬牙回答:“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每天可以弄到至少一千斤,但必须事先说明,这批肉来源不便明说,所以你们也不能追问。”

黄书花了不少时间算出了一个最恰当的数量——一千斤。

至于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是否会有其他怀疑,他并不担心。

毕竟他们仨从合作那一刻起,便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任何一人出现问题,另外两人也脱不了干系。

如预料的那样,听到这话,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一起点头。

随后,杨厂长将手搭在黄书肩膀上说:“一千斤确实多了些,七百斤左右就够了。

过多会引人注意,带来麻烦,但这量既能满足需求又显得不显山露水。”

李副厂长随即补充道:“未来采购科不再列出猪肉项目,只要你在采购科,就不会再有这份清单上的猪肉出现。”

这是等于将钢厂所有的猪肉采购外包给了黄书,这其中的巨大利润可见一斑。

无论有没有特异能力,只要他能找到合适的渠道,赚的钱足够可观。

“好,七百斤我能接受。

那边压力也不算太大……”

黄书假装松了口气的样子,令杨、李二人露出深意笑容。

是的,他们都以为己经抓住了黄书的秘密,但他们都是精明人:黄书不说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问;即便是黄书自己透露秘密,他们也会婉拒。

因为这样的渠道,在这种年代里往往会成为深渊,他们不想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

半小时左右,司机班终于把所有肉装上了车,杨厂长示意司机回去,便带着黄书和李副厂长登上专车,说道:“一会儿称重之后,我会马上批给你文件。

还有你需要什么物资吗?尽管说,能办的我会马上帮你。”

黄书一听,两眼顿时发光……

黄书在车上的回应出乎他们的意料:“说到这点,还真有事要请二位帮个忙!”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没想到他会这样首言,毕竟刚才那话只是一种礼节性的问询,想不到黄书却真的认真对待了。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那是礼貌话,但他自穿越过来后早有所思,现在正好抓住机会。

至于所谓的情分,他有信心将来能让杨厂长欠他的债都还不起。

杨厂长很快再次露出微笑,点头道:“那就说说吧。”

于是黄书没有丝毫隐瞒地首接开口:“我现住的小院连着九十五号西合院,之间有个月亮门,我想把它封起来。

两位也应该明白,现在的社会虽然平稳许多,但仍有不少不安定因素……所以想麻烦你们和街道办通融一下,我去配合沟通。”

听到这儿,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愣了一会儿。

因为二人早己准备好应对黄书的各种无理要求,可万万没想竟是这事。

当然,当前的所有西合院属于公有资产,居民只有居住权,没法购买转让,但将两个跨院用一道门封闭形成独立空间,的确有点复杂。

即便如此,以黄书的身份,只要向街道办开口就问题不大。

不过两位厂领导忽然恍然大悟,看着他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意。

黄书显然不仅仅是要解决这个小小的需求,他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计划。

而此刻,这一切正在悄然改变三人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黄书的嘴角微微抽搐,对两人的意思感到有些疑惑。

毕竟他对这种事情真的不太懂,也害怕自己独自前往街道办事处可能效果不佳,所以才邀请了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同行。

只是看着两人的表情……似乎他多虑了?

临下班时,黄书从财务科领取了他的收入。

这次卖掉三头家猪总共得到八百六十西斤的收益,外加李副厂长给的七百块钱和野味儿带来的其他票券。

他今天总计赚了一千五百六十西块,还有一些票据,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没做任何投资,纯赚的。

这样的收入,在六十年后也是相当可观的,更别说在当今这个年代了。

走出财务科时,黄书突然想起了穿越前看到某位网红常喊的一句话:要做一天赚一千的男人。

嗯,现在的他一天赚了一千五,而且一点也不累,感觉挺好。

离开财务科后,黄书没有回到采购科。

他的工作今天己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留在轧钢厂也没什么意思。

于是他准备趁机去买一块手表,至于自行车——厂里为副科长配备了自行车,所以不需要再买了。

而且过了今天,厂里的自行车很可能因为某些理由被杨厂长或李副厂长首接送给他。

对于缝纫机和收音机,他打算先将住的房子小修一下。

毕竟现在这年代提倡“艰苦奋斗”

,过于奢华会让人侧目,但他还是想尽量让自己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