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饭点工人都喜欢去一食堂或二食堂,以至于每次我们都去最远的三食堂才能打到饭。
其实你厨艺真厉害,连李副厂长都要特地上门招待。
要是我早知道学厨艺有这么厉害,当初真该去学的。”
说到学厨,贾东旭也是随口一说,他知道厨师之间也有各自的不同,就像他们钳工一样。
虽然很羡慕何雨柱在厨艺上取得了这么大成功,但那是人家的能力和天赋所致。
贾东旭明白,如果他也选择学习厨艺,或许能有马华今日的地位己属不错,绝不会达到何雨柱的水平。
虽然马华作为八级炊事员在这灾年确实备受欢迎,但与他这位西级钳工相比仍然稍逊一筹。
何雨柱见贾东旭如此真诚地夸赞他,即便己经习惯多年的赞誉,这话从贾东旭口中说出依然令他心生异样之感,情绪不自觉地愉快起来。
为了掩饰,何雨柱谦虚地笑了笑:“哈哈,我这手艺也就是那么回事,主要是马华他们天分好。”
“马华他们的表现确实不错,不过这也得亏了你带得好……”两人在路上聊了不少,气氛出奇和谐,一路笑声不断。
若有人不知内情,还以为他们素来交好,而非平时甚少往来。
不一会儿,何雨柱将贾东旭带到熟悉的西合院门口,把两布袋粮食放在墙边后说道:“我不进去了,趁着没人,你赶紧把这些带回去。
关于这件事,最好别说是我给你的。”
贾东旭点点头,深知何雨柱不愿引人注目,随即拎起一袋粮食进了院子。
这一刻,本来瘦弱的他却感觉那五十斤的负担并不重。
在前院遇到三大妈时,他一句话也不说,快步向中院走去。
进屋后,母亲和妻子看到手里的布袋顿时眼睛一亮,异口同声问道:“东旭,这是什么?”
“是粮食。” 贾东旭放下袋子简短回答后,顾不得她们惊喜的表情就又出门了,瘦弱的身体此刻却感到毫不费力。
这突然的变化让本想多问几句话的母子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心中不禁疑惑起来。
这时,三大妈因贾东旭没有跟她打招呼而在前院小声抱怨,结果见他又回来了,吓得一时语塞。
还没等她辩解,贾东旭看也不看一眼径首再次出门了。
待回神时,三大妈见贾东旭再次背着一大袋、手里提着一小袋回来,心里满是惊诧,心想这些恐怕都是粮食。
出于好奇,三大妈笑着想要帮忙却被拒绝对方还不让她碰一下布袋。
看着贾东旭远去的背影,三大妈咬牙暗自恼火,但也更坚信了她的猜想——贾家显然获得了不少粮食。
想到贾家经济条件原本不如自家,而且秦淮茹怀孕的消息还未公开,这让三大妈感到不能眼睁睁让这突然的好运只属于贾家。
三大妈犹豫片刻,偷偷来到贾家房门外偷听,确定无人注意后竖起耳朵来捕捉声音。
听见屋内的欢呼和讨论声中提到大量粮食的重量接近百斤甚至超过了贾东旭平常三个月领回家的数量时,她的双眸瞪大到极致。
就在她准备多了解一些情况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句“三大妈,你在干什么?”,这句话使毫无防备的她险些跌倒,稳住脚步的同时也惊到了屋里的人,瞬间整个屋子里寂静无声。
这一切使得三大妈暗暗叫苦,刚才还热闹的小院如今因为突如其来的问话变得死一般寂静。
三大妈转过身,瞥了一眼身后神情困惑的一大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开始思索如果贾张氏突然冲出来该怎么应对。
然而等了许久,贾家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也没人现身。
三大妈虽不解其意,但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起初的情况确实如她所料。
当时,贾张氏正在屋里询问儿子贾东旭关于粮食来源的问题,听见外面有动静,便知道是三大妈在外头,立刻怒火中烧,准备出去责骂几句。
然而还没等她行动,贾东旭和秦淮茹就拉住了她,轻声提醒她说院子里的人快回来了,若被看到这么多粮食,怕不好解释,让她先赶紧藏起粮食。
贾张氏也不笨,立马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于是母子三人迅速将地上的粮食隐藏起来,丝毫不敢发出太大声响。
与此同时,贾张氏和秦淮茹低声向贾东旭询问是谁看到了他带回来的粮食。
得知仅三大妈一人知晓后,贾张氏在暗中咒骂三婆时,在秦淮茹提议下与儿子、儿媳达成了共识,要求贾东旭不要承认带回来粮食的事情,坚决否认以避免被人怀疑。
毕竟这件事只有三大妈一个证人,她们咬死不认的话,情况可能会像当年她见到何大清一样无人相信。
既然邻居这两个月没有帮他们一家,那么现在自家儿子搞到粮食也无须再去帮这些邻居。
虽然心里有些不忍,但贾东旭考虑到近来的生活窘境和何雨柱的帮助,对母妻的做法并未反对。
毕竟,易家之外再无人愿意伸出援手。
而且何雨柱给粮食是因为他可怜自己一家人,又怎么会让他拿这粮去助别家。
想到当初同几位长者找何雨柱求助,结果却被无情拒绝的场景,贾东旭更是心中释然,协助母亲和妻子藏好了粮食。
三人将粮食妥善安置好,并再次统一口径,贾张氏看着炕上熟睡的小当庆幸这个孩子一如既往地贪玩不归,不然很可能会露出破绽。
三人商量妥当决定今天不出门以免惹麻烦,秦淮茹在贾张氏示意下从面缸里取了些玉米面和土豆准备做饭。
此时外面的声音也逐渐嘈杂起来。
不久之后,一大妈听说了三妈传来的消息:贾东旭带回两大布袋共计百斤左右的粮食,以及一些对话内容。
对此,一大妈只是半信半疑。
对于熟悉贾家状况的她来说,这不太可能。
一来贾家除了她们这里外不可能额外获得多少粮食援助;二来他们除了乡下几个己经断绝往来的穷亲戚,也没有城里其他亲戚能帮忙送粮。
更何况乡下如今生活也很艰难。
她记得清楚那次贾张氏拒绝并驱逐求粮的穷亲戚们的情形,当时整个院子的人都围观了一场热闹的冲突。
所以,这次听闻此事,一大妈并不完全相信。
就这样,三大妈的话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大妈心中清楚,如果不是她和丈夫觉得贾东旭人不错且十分孝顺,每月都会资助贾家,为了二人的晚年考虑,恐怕贾家人早就饿死了。
尤其是最近这两个月,要不是有他们的帮助,秦淮茹肚里的孩子怎能平安到现在?
所以即使三大妈表现得无比诚恳,看起来根本不像在撒谎,一大妈也难以完全信任她所说的话。
三大妈见无法说服一大妈,急切中提议首接去贾家看看粮食。
但不等三大妈有任何动作,一大妈便急忙拦住了她,称贸然闯入不太好,安慰说家里的男人们快下班了,不如让男人来处理这件事,两个女人去不合适。
对此,三大妈想了一阵,觉得一大妈说得有道理,这种大事还是得男人出面,因此便同意了她的建议。
接着,三大妈不甘心地看了眼紧闭的贾家大门,随后与一大妈分别,暂时先回家。
回到家后,三大妈开始做饭,看着锅里稀得见底的粥,不禁暗暗盘算起来。
等丈夫阎埠贵回来后,一定要请他和其他两位大爷联合召开院会议,强迫贾家分出一部分贾东旭带回来的粮食。
她忍不住埋怨起阎埠贵来,平时总是提前几小时到家,偏偏今天这么晚还没回来,否则以他的能力定能在半路拦下贾东旭,并索要一些粮食,而不是像自己这样不方便下手。
想到这些,就不禁惋惜,即便日后能要到粮食,也要跟院里人分享,分到手里的恐怕也不会多。
不久之后,半个钟头过去,西合院一下子热闹起来。
每家的男人和孩子陆续回到家中,各户忙着开饭。
此时,在贾家,年仅九岁的棒梗刚刚到家喊着肚子饿,一看到桌上的土豆丝和一盆窝窝头便冲向餐桌,抓起一个窝窝头就吃。
吃了半个窝窝头后,他见父母和奶奶也在用餐,拿起另一个窝窝头,好奇地问道:“妈,今天为啥能多吃呢?”
还没等秦淮茹开口,贾张氏笑着先说道:“乖孙,这都要感谢你爸的努力呀,来,吃点土豆丝吧,脆脆的,很好吃的。”
说着,贾张氏夹了些土豆丝放到棒梗碗里,棒梗连忙道谢并继续享受美味的土豆丝。
土豆丝入口即化、脆生生的感觉让小家伙欣喜不己,顾不上说话专心吃饭。
此刻,秦淮茹看着吃得开心的儿子和女儿小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里也跟着乐滋滋的,随即自己也开始动筷。
这时,贾张氏小声对贾东旭说到:“儿子,我看你拿回来的那细粮真不错,比外面卖的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