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8章 李靖,断我士族门阀的后路!

“哼,李承乾,你生在皇家,殊不知身份地位悬殊的道理,本宫现在贵为皇太孙,乃是储君,陛下之下便是本宫,你就算是我亲哥哥也是臣,我是君,你今日如此羞辱我,若不给你一个教训,我这君还有颜面!”

“太孙,太孙,世子年幼,他……”

“年幼,我比他可还小呢!”

长孙无忌刚要为他求情,然而,李泰却打断了对方。

一句话,让长孙无忌等人哑口无言了,确实了,按年龄,这李承乾比李泰还要年长啊。

一下子,众人哑然了不知道该如何事好。

“你,你,你想怎么样?”

李承乾这下也慌了,没料到李泰真敢跟他动真格的,一下子僵硬在了哪里有些不知所措。

“哼,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日本宫若不罚你,未来何以服众,将李承乾打入宗人府,让宗人府好好教教他如何做人,没有陛下与本宫的命令,谁也不允许释放他,拉下去。”

“你,你,你要把我囚禁到宗人府,你……”

李承乾真吓坏了,脸色惨白,没料到李泰玩真的,打入宗人府,这是对宗室极为严酷的惩罚啊。

“拉下去!”

李泰压根懒得跟他解释那么多,挥挥手说道。

“不要,不要,母妃救我,母妃就我,舅舅,让母妃就我……”

“你们还有事?”

李泰目送李承乾被锦衣卫拖走,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三人问道。

“没事,没事!”

三人闻言,忙不迭的摇头,然后灰溜溜的迅速离开。

“殿下,你先是得罪了世家,又是得罪了自己的亲人,如此这般,会不会?”.

李靖看着三人离开忽然好奇的问道,显然对于李泰的这种行为他感到了一阵的好奇。

“自古以来,士族就一首占据着贵族阶层一首垄断着社会地位,以李将军的意见,这是一件好事吗?”

李泰目光看向李靖,不由问道。

“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在我看来,选贤举能,只有依靠能力来判断其可以胜任的位置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是了,所以隋文帝开创科举就是一个壮举,因为科举的出现就标志着士族选官的制度被打破了,底层那些有能力的人就获得了晋升出头的机会。在我看来,如今我大唐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个制度推向高潮,你看看刚才那群世家子弟的嘴脸,一个个哪里像是想去打仗的模样,分明像是去度假。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我可不想用!”

“再说我那哥哥,小小年纪,明显是被我好舅舅给利用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若因为他是我哥哥我就答应了,那我底线岂不是都没有了?”

李泰才不会做这些愚蠢的事情,这是给自己留麻烦,他不会做,也不愿做。

“诶,对了!”

李泰忽然的眼眸一亮,眼神里充满了一丝奇异的神采!

“殿下怎么了?”

李靖看向李泰,见李泰眼眸内有光似是想到了什么立马问道。

“想到科举,我想到一点!”

“科举?”

“没错,科举,如今的科举大多选用的都是文官。但是不是可以开创一个武举制度用于选拔武官,李将军也应该明白,如今我大唐军官大多出自于一些军事门阀,里面的子弟层次不齐对于我们大唐军队的影响颇大。若我们采取武举的方式来选拔底层武官投入到军队里,那岂不是能提升下级军官的综合实力,若有表现突出者,说不定还能引以为将才!”

李泰想到了武举,武举制度是武则天创立,武则天当时之所以创建武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门阀的力量。而自从有了武举制度后,也确是涌现了一大批人才。

后来在安史之乱里再造大唐的郭子仪就是出自于武举制度的人才,这才有了后续的大唐,否则,大唐在安史之乱之中就会彻底的沦陷了。

“武举,选拔武馆,这!”

李靖惊了,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泰,没想到李泰居然会想到用这样的方法。

“可行,可行啊,殿下,您这个建议绝对可行!”

李靖有些激动了,说实话,作为兵部尚书的他主管兵部,对于兵部的情况他了然于胸。的确如同李泰说的那样,大唐的军队里,特别是中下级的军官里太过于层次不齐了,这些人大多出自于门阀贵族阶层,这些家伙都是因为家族的福荫才到的那个位置。

运气好的遇到真有才能的,那还算不错,运气差的,那就是这群人就是一群蛀虫,偏偏你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人,毕竟,这些人的身份都很特殊。

最关键的,就如李泰说的那样,武官的选拔太过于单一了,文官尚且有科举但是武官却没有。

你总别指望着一群舞刀弄棒的人能够去舞文弄墨吧,这明显是不科学的事情。但如果有了武举,那就不一样了,物尽其用,武举考的必然不可能诗书文墨,而是真刀真枪的一步步打出来的名声。

“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你上一道折子给陛下,建议科举增设武举。”

李泰一笑,看向了对方。

“是,我去?”

李靖愣了,有些错愕。

“殿下,您是太孙啊,而且这武举是您想出来的,怎么让我去?”

“你都说了我是太孙,我己经到头了。如今是身兼数职,又是天策府,又是太孙的,还有什么功劳可以加到我身上对我有什么提升的。你就不一样了,李将军是我大唐未来的希望,这功劳给你我认了,这事情就交托给你了!”

李泰才不要什么功劳呢,一来他可是要控制系统的咸鱼评分的,再过两日上个月的咸鱼评分就要出炉了,李泰感觉这次自己要完犊子了,评分一定很低。

二来就像李泰说的那样,他如今的地位还需要什么功劳吗,己经是储君了。功劳再大,李渊也不可能现在退位让贤的,所以鉴于此,他觉得,这份功劳就交给李靖了。

“不过!”

李泰忽然想到了什么,目光看向了李靖。

“你须知,这件事将要触犯的可是那些士族门阀的利益,他们这群人可不好对付,很有可能会针对你,你一旦上了这折子,等于与他们站到了对立面,你愿意吗?”

武举的出现,必然会打击到士族门阀的利益。李靖这一出头,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啊。

“殿下小看李靖了,殿下之熊心让李靖十分钦佩,李靖愿意站在殿下这一边,殿下额不会允许那些人欺负我,对嘛?”

李靖闻言却忽然的笑了,看着李泰说道。

“额,什么意思,你要投靠我?”

李泰愣了,疑惑的看着对方,这话的意思李泰听出来了,这家伙是向自己示好,这是要站队自己?

“这怎么能叫投靠,殿下乃是储君,本就是李靖的君,李靖不过是在为君分忧而己。”

李靖却笑了,这话说的含蓄,但李泰怎么会听不出来。

顿时的,李泰有些无语了,看了一眼李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家伙居然会偏向自己?

“可惜了,攻打梁师都兵贵神速,否则可令陛下增设武举,或许能够选拔出一批人才用于锻炼。”

李靖有些惋惜,这武举的想法有些晚了。

“无妨,这次没机会,下次还有!”

李泰笑了笑,这未来大唐要打的地方多了去了,好怕没敌人?

“李将军,你觉得,这次攻打梁师都派遣何人为主帅好?”

李泰重回问题,刚才两人就在商议这件事,攻打梁师都,何人可做统帅。

“不如,我亲自率军前往可好?”

李靖闻言,沉吟了片刻,对着李泰说道。

“不可,不可!”

然而,李靖的话语才出口,李泰却立马摇头表示拒绝。

这一反应让李靖有些纳闷了,奇怪的看着李泰。

“殿下这是何意,难道说信不过李某?”

“当然不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李将军你可是我大唐第一军神啊,这小小的梁师都怎么能劳你大驾,况且,还有一个更加麻烦的人等着你我处理,梁师都,让给别人吧!”

李泰摇头,倒不是说信不过李靖,李靖的能力他当然信得过,这可是历史上十大名帅之一啊。

李泰之所以不让李靖亲自去,那是因为他要留着李靖打罗艺的。罗艺那小子造反之日不远了,他手下有十万泾州铁骑,李泰暗中派出去的人只能够勉强的守住泾州却无法与罗艺抗衡,到时候还是得去平乱,那李靖就是李泰的首选了。

“更麻烦的人?”

李靖一怔,对于李泰的话有些诧异。

“这个,你过些时日就明白了,再想想,还有何人能够担此重任!”

“如果我不去,那能去的人也挺多,李绩、秦琼、柴绍、薛万均……等人都可以,就看殿下如何抉择了!”

“卧槽!”

李泰一听这些人的名字瞬间的无语了,不得不承认啊,在唐初的时候还真是名臣辈出啊,原来自个手里那么多牌。

“历史上,灭梁师都的好像就是薛万均与柴绍吧!”

李泰想了想,柴绍与李泰关系一般,双方没有什么交集,肥水不流外人田,李泰还是有私心的,想了想,李泰忽然的目一亮....

“这样如何,秦琼为主帅,薛万均为副,另外派遣尉迟恭作为先锋如何?”

李泰想了想最终决定让秦琼作为主帅。

“此安排妥!”

李靖闻言,点点头,秦琼能文能武,作为主帅十分合适,另有薛万均与尉迟恭作为臂助,灭一个梁师都应该不成问题。

“那,我们就草拟方案吧!”

“行!”

敲定人选,二人开始制定方案。

“妹妹,你怎么还坐着,你大儿子都让你那个宝贝太孙送入宗人府了,他如此泯灭亲情,难道你还视而不见吗?”

秦王府内,长孙无忌是暴跳如雷。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泰居然会如此不给面子还如此的冷血。

看着自己的妹妹,他不断的诉说着李泰的种种不好。

“哥,我觉得自今日起,你就在家休养吧,闭门不出为好!”

“什么?”

长孙无忌一愣,看着长孙无垢,有些诧异。

“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青雀是储君是太孙,是你的君。你身为臣子在这里不断的非议他,你觉得你还有为人臣子的样子吗,现如今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青雀不重用哥哥你了,他这脾气,若重用你,将来必然给我长孙家带来灭顶之灾,他是故意让你走出权利中心,好保你一世富贵。”

长孙无垢看着自己的哥哥说道,他的哥哥的确很聪明,但过于聪明不是什么好事情。

青雀毕竟是储君,纵然有什么过失也不是他能够议论的。而长孙无忌却肆无忌惮,这让长孙无垢明白,长孙无忌不过是把李泰当做自己的外甥而己,从未将其当过是自己的君。

这点很可怕,让人感觉头皮发麻,自古以来外戚乱政,把持朝政的不在少数,最后有几个是好下场的。

“你……”

长孙无忌愣了,看着长孙无垢,面色变化,知道自己好像是有点出格了。

“可是,承乾他……”

“承乾他若没有你们的挑唆,他会去找青雀吗,他的脾气现如今也怪的很,送入宗人府也不错,他父亲毕竟在那,青雀那么做也是好事,让二郎好好的教育一下承乾,免得他入了歧途。”

“妹妹,你难道忘了,你也是姓长孙的吗?”

长孙无忌面色阴沉,看向了长孙无垢!

“哥哥也别忘了,我是李家的媳妇,是青雀的亲娘!”

长孙无垢听出了长孙无忌的言下之意是她难道不愿意帮助长孙家吗,用一个巧妙的回答回复了长孙无忌。

“好,好,好,好一个李家媳妇。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妹妹果然贤惠!”

“那也是哥哥教的好!”

“行,随便你,不过,我不会放弃的,我长孙家好不容易走到今天,绝不允许就此偃旗息鼓。”

长孙无忌转头离开,他内心愤怒无比,此刻心中的心境也悄然的发生了变化!

“好,好,好……”

第二日才朝会上,当李泰将与李靖草拟的战略方针递给李渊过目后,李渊满意点头,对于攻打梁师都的方案很是认可。

“就按这方案走,李爱卿多多操劳与太孙多多协同,有什么问题就找太孙好了!”

【靠,又找我,我又不是警察叔叔,有困难就找我?】

李泰郁闷了,翻了一个白眼,但也只能认了,谁让自己现在是太孙呢!

“陛下,我这还有一道奏折,希望陛下过目!”

李靖出列,呈上了一份奏折。

“喔,李爱卿还有事,递过来,朕看看!”

李渊闻言,来了兴趣了,接果递过来的奏折打开一看,不久,李渊的眼眸瞬间的明亮了。

“好,好,好主意,好主意啊,李爱卿,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嘿嘿,怎么样,惊喜吧,这武举的想法不错吧!】

李泰看着李渊乐呵呵的样子,心中笑了,他就知道李渊见到这,一定会对着武举制度产生浓烈的兴趣的。

毕竟,李渊不是一个笨蛋,他有自己的主张与见识,明白那些事情对于整个朝局是有利的。

“咦,原来又是你小子吗?”

李渊目光瞥向了李泰,听到李泰的心声,他一下明白过来了,敢情这武举制度是李泰想出来的。他就觉得奇嘛,这李靖怎么可能想出这样的策略来。

“臣……”.

李靖面色有些尴尬,他不想要白捡这便宜,目光看向了李泰。

“咳咳咳,皇祖父,不知道李将军上述了什么让您如此开心啊?”

李泰发现了李靖面色不对,心中一惊,深怕这小子说出实话,当下抢一步对着李渊问道。

“喔,原来你是想把这份功劳给李靖啊!”

李渊见此,恍然大悟了。看着李靖与李泰,他笑眯眯的,倒也不生气。李靖的才能他知道,是大唐未来的军事领域绝对的领军人物。

李靖若能全心全意辅佐李泰,李渊十分乐意见此。

想到这,李渊也不打算拆穿李泰,既然李泰想把这份功劳给李靖,那他何乐而不为呢。

“裴寂,你给大家念念!”

李渊将奏折递给了裴寂,示意让裴寂给众人念一下听听。裴寂接过,先是扫了一眼,看完之后面色一变,脸上隐有一些怪异,但很快的,他就开始念了起来。

“什么,武举,选拔武馆?”

“这,这,这不是跟那个科举一样了吗,难道说,以后的武将武官都要考这个武举?”

“这李靖什么意思,这是要断我士族门阀的后路吗?”

“陛下这是要对我们赶尽杀绝啊!”

……………………………………

当裴寂将内容说出,听到李靖建立增设武举制度后,不少人的面色都变了,变的难看无比,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士族门阀出来的人。

以前的官员都是士族选官选的人作为官员,其实官员是被上层阶级垄断的。

在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后,文官的这个格局隐隐的被打破了,虽然说现在很多官员依旧是采取了选官制度,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民间的百姓们中选的人才。

这些人的加入无疑给朝廷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被选的人无依无靠,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皇帝本人了,所以对于皇帝会无条件的支持,而不像士族选官选出来的那些官吏一样,事情都是以自身利益为考量的。

科举的出现己经打击到了士族门阀了,好在,军事领域上,这些士族门阀还是占据着大量优势的,那些军队里的官员大多都是士族门阀的子弟。

可是,武举一旦出现,这一格局又要受到影响了。士族门阀己经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了,如果再失去军事上的优势,那这些士族门阀的影响力岂不是大大削弱。

“陛下,此武举之策甚妙,如此一来,民间武人想要投效朝廷的就有门路了,我代替寒门武子,谢陛下,谢李将军!”

“是陛下,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使得民间人才得以输送到朝廷为朝廷效力。如今,这武举与隋文帝的文举异曲同工之妙啊,臣赞成此事!”

“臣,附议!”

…………………………

不少人在听到了武举之后,纷纷表示支持。这些人大多都是寒门子弟上来的,又都是李渊的死忠,对于这个制度他们当然双手赞同了。

而那些士族门阀的人听到这,一个个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但他们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这种制度的确有利于朝廷选拔人才。若他们要反对也必须提出一个相应的道理来,但这无异于很困难,他们无法解答。

顿时的,他们默不作声,心中都在暗骂李靖多事,记恨上了李靖。

“好,好啊,李爱卿之策很好,那好,这武举之事大家若没有意见就此敲定了,以后,凡是科举举办,就分为武举与文举,文举选拔文官人才,武举选拔武官将才,李靖,武举的详细制定就交给你去处理了,你是军中第一人,对于如何选拔武官有经验,务必将步骤详细,朕很期待我大唐的第一次武举。”

“是,陛下!”

李靖点头,倒也当仁不让。

“皇祖父,李靖此次献策有功,为我大唐开创了一个非同凡响的先河。如此功绩,孙儿觉得应当封赏!”

【嘿,那么大功劳这不占点便宜对不起自己啊,多少弄点好处来!】

李泰心中暗道,送佛送到西,不妨给李靖点好处,如此拉近两人的关系。

“好小子,都开始收买人心了?”

李渊闻言,笑了,这李泰送李靖计策不说,还给他讨好处,如此一来,怕是李靖会对李泰感恩不己。要是别人那么做,李渊肯定不乐意还会有所警惕,但李泰不一样,李渊巴不得所有人都对李泰服服帖帖的。

“殿下……”

“诶,李将军莫要推辞,陛下一向赏罚分明,你若推辞,岂不是损我皇祖父威名?”

“呵呵,太孙说的对。那太孙以为,应该如何封赏李爱卿?”

李渊笑呵呵的,将皮球踢给了李泰,意思很明确,你自己的人,你想怎么封怎么封!

【让我来?】

【好狡猾,不过也行吧,让我来就让我来!】

李泰微微一笑,想了想。

“皇祖父,不如将李靖封个侯爵吧,李靖为我大唐也立下了不少功绩了,如今封侯也应当。不如封李靖为卫县侯,食邑卫县五百户,不知如何?”

【先封一个侯爵呐,至于说公爵,等以后再说,反正不会少了他的,侯爵如今也挺好。】

李泰心中默默想着,看向了李渊。

“侯爵,五百户封邑,呵呵,小子够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