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0章 甘霖

上集说到,陈有财经过漫长的旅程,终于回到老家。一进家门,受到家人们的热烈欢迎,他也深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这一集讲到,深冬的夜幕降临得异常迅速,夜幕仿佛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早早拉下。陈有财迎来了回家后的第一个夜晚。

这个他回家后的第一个夜晚,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享受着一顿简单而温馨的晚餐。饭后,王玲迅速收拾好碗筷,然后走进卧室,细心地铺好床褥和被子。

与此同时,他们的儿子陈垚却有着自己的打算。由于爷爷奶奶对他的特别宠爱,他更喜欢和爷爷奶奶一起睡觉,感受那份无尽的温暖和呵护。

与城市的繁华喧嚣相比,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安静。没有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只有一片漆黑和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陈有财心想,这就是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差距吧,城市里到处灯光明亮,而农村则到处是黑咕隆咚的。

对于生活在山村的人来说,夜晚的时光除了早早地睡觉之外,没有别的什么活动,这是山村真实生活的一种常态。

陈有财这时也己经感觉到了有些疲惫,他缓缓地推开西厢房的门,一股久违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感受着这特有的宁静与质朴。

他关好房门后,转过头一看,只见妻子王玲己在房间里等着他。

王玲的身影在土墙上若隐若现。那微弱的火苗在玻璃罩里微微颤动着,仿佛随时都可能熄灭。陈有财定睛一看,只见王玲穿着一件水红色的毛衣,那是去年腊月赶集时买的。毛衣紧紧地贴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产后更显丰腴的曲线,让人不禁为之着迷。

陈有财看着此刻的王玲,她在身上那件薄薄的红色毛衣的衬托下,呈现出姣好的身材,她的脸颊在煤油灯的映照下,显得几分妩媚。

“垚儿睡下了?”王玲轻声问道。她正将一个艾草香包轻轻地放在枕边,她的动作轻柔而缓慢,手指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一般,无意识地捻着香包上的系带。

陈有财站在床边,并没有回答妻子的问题。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黏在王玲被灯光镀上一层金边的侧脸上。在这一刻,时间似乎都凝固了,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眼中只有妻子那温柔而宁静的面容。

他想起了在深圳时路过发廊的时候,倚靠在门上招揽客人的女服务员,她们的妆容虽然精致,还打扮得花枝招展,然而,那些服务员却怎么也比不上此刻的妻子王玲那么让人心动。

搪瓷脸盆里的水还冒着热气,水汽袅袅上升,模糊了陈有财的视线。他匆匆地胡乱擦拭着脸颊,水珠西处飞溅,有几滴溅落在床沿上,迅速洇出深色的圆点,仿佛是被他的手随意涂抹上去的。

王玲正弯着腰,专注地铺着床铺。她的身材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陈有财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的视线紧紧锁住。

突然,陈有财的脑海中闪过在工厂宿舍里做过的梦,那些情景原本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但此刻却在他的眼前有着真实的景象。

陈有财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妻子,他快速地走近王玲,双手紧紧地抓住王玲的两只手臂。

王玲完全没有预料到陈有财会会突然有如此的举动,她刚刚转过身来,却被陈有财撞了一下,她的后背狠狠地撞击在墙上,发出了“砰”的一声闷响,连挂在墙上的年历都被震得哗啦作响。

煤油灯突然“砰”的一声爆开了一个火花,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王玲的目光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过去。

王玲的心中猛地一紧,她的惊呼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王玲的脑海中瞬间一片空白,她只觉得如今的他却跟以前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就在王玲有些恍惚的时候,陈有财的手碰到王玲身上的毛衣,静电感应出“噼啪”一声,炸出了一个蓝色的火花。这道火花虽然微弱,但却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

王玲睁大眼睛看着陈有财,眼前的男人确确实实是自己的丈夫啊。她猛地抬头,煤油灯将陈有财的侧脸镀上金边,下颌的胡茬间还沾着洗澡时未擦干的水珠。

在东厢房里,张桂花正静静地数着手中的佛珠,她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一下。她的目光缓缓地从佛珠上移开,落在了墙上那幅送子观音像上。

这幅画中的菩萨慈眉善目,衣袂飘飘,仿佛随时都会从画中走出来。然而,张桂花的注意力却被菩萨的衣袂所吸引,因为那衣袂恰好遮住了菩萨的耳朵。

就在这时,躺在炕上的陈福贵翻了个身,他手中的旱烟杆不小心磕在了炕沿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也让张桂花回过神来。

陈福贵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张桂花的异常,他只是随口嘟囔了一句:“年轻真好啊……”然后便继续睡去,房间里又恢复了宁静。

王玲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眼凝视着帐顶。帐顶的阴影在微弱的烛光下摇晃着,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上面蠕动。她的目光渐渐聚焦,终于发现了那团阴影的来源——一张蜘蛛网。

这张蜘蛛网结在帐顶的角落里,网丝细密而坚韧,显然己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在网的中央,粘着一只干枯的蛾子。它的翅膀己经残破不堪,身体也干瘪得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仿佛被时间和死亡吸干了生命的汁液。

王玲凝视着这只蛾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复杂情绪。她突然想起了自从嫁到陈家以来的近十年里,不知不觉己经熬过了这么多年,再熬下去,恐怕自己的身体就要像眼前看到的这只干枯的蛾子一样。幸福的是,终于等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王玲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那痛苦的经历,那屈辱的感觉,都在这一刻重新涌上心头,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然而,尽管王玲刚刚有片刻的忧伤,但是这忧伤一下子完全被今天的高兴冲散到九霄云外。王玲刚刚经历了快乐的时光,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她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而陈有财正心满意足地沉浸在睡眠之中,甚至还轻轻地打起了呼噜,那呼噜声虽然轻微,却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满足和安宁。

王玲静静地凝视着身旁的丈夫,目光渐渐变得温柔起来。她发现丈夫的睡颜竟然如此可爱,平日里严肃的面容此刻也显得柔和许多。

王玲心中暗自思忖:“这样的男人,真的个好男人啊!”此刻,她为自己能拥有这样的丈夫而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

王玲注视睡着的陈有财,她能够感受到他温暖。

过了一会儿,陈有财迷迷糊糊地醒来,看着身边的王玲,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正在工厂宿舍里做着美梦呢。

他睁开眼睛一看,这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是他的妻子王玲。

就在此刻,原本晴空万里的户外突然飘起了丝丝细雨,那雨丝仿佛是天空中被扯断的银线一般,轻轻地洒落在窗户上,发出了一阵“唦唦”的响声。这声音清脆而柔和,如同天籁一般,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妙的世界里。

小雨伴随着微风,缓缓地飘落下来,它们像是一群调皮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嬉戏。每一滴雨都像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闪耀着微弱的光芒。它们落在大地上,滋润着那早己干裂的土地,让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天亮前,小雨突然停了,窗外的月光仿佛是一泓清泉,轻轻地流淌在大地上。它静静地洒下,如同一层薄薄的轻纱,轻轻地覆盖着陈家的院子。

院子里的一切都被这柔和的月光所笼罩,显得格外宁静和安详。树木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仿佛是一群安静的舞者,随着微风宁静和安详。树木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仿佛是一对舞者,随着微风翩翩起舞。

陈有财这时候睁开双眼,看着睡在身边的妻子王玲,觉得她又可爱又美丽,他为自己此时此刻不会跟在深圳一样睡醒了孤单一人感到兴奋和幸福。

想着想着,他又一阵冲动,眼睛深情地看着妻子……

这时村里东边远处的天边,己经泛起了一丝丝的鱼肚白,村外的打铁匠竹棚里,打铁匠己经早早地在干活了。

他往炉灶堂上放上一小团干草,干草上铺着木炭,然后左手拿起一盒火柴,右手从火柴盒里掏出一根火柴,用带火药的一头在火柴一侧壁上轻轻一划,就生起了火苗。随后将火苗放到炉灶膛的干草上,干草马上燃烧了起来。

为了让火越烧越旺,打铁匠两只手推拉着风箱,开始他只是慢慢地推拉着,灶堂上的木炭慢慢地烧起来。接着,打铁匠的用力越来越大,随着风箱把子的一出一进,产生了富有节奏感的声响。

这个时候,刚好豆腐西施也起得相当早,经过打铁匠的铺子,她看到打铁匠推拉着风箱的样子,打趣地说:“哎哟,铁匠哥是一个晚上都睡不着吗,昨晚嫂子不理你了吗?”

铁匠回应道:“别乱说。”

“哈哈,给我说中了吧,不然为什么这么早就起来推拉风箱呢,有力无处使了吧?”

豆腐西施说完就哼着小曲,屁股一扭一扭地离开了。

这个时候,只见到打铁匠更加用力地推拉着风箱,仿佛要把全身的力气用完似的。

豆腐西施回到自家的磨房里,见到只有微弱的光线照射在石磨上。石磨旁边的地上放着一桶泡好的黄豆,这一颗颗黄豆被浸泡一整夜,比原来的干豆子大了几倍,看起来白白胖胖。

她赶快过去帮忙,从桶里舀出半勺豆子,放进石磨的进料洞里,走到木推子的前面,就要开始推动木推子,想要磨起豆子来。

这个时候,她的丈夫看着她的举动,连忙对她说:“慢点慢点,还没加水呢。你现在就开始磨,能磨出豆汁来才怪。”

接着,豆腐西施的丈夫从桶里舀出半勺子清水,熟练地注入石磨的进料洞中,并示意豆腐西施使劲推动木推子,然而,凭她那弱小的力气,无论她出多大的力气都不能顺畅地推动石磨,她独自一个人怎么也磨不出豆浆来。

豆腐西施丈夫见到,石磨进料洞内的水都要流出来了,他赶快冲上去,扶着木推子,与豆腐西施一起推拉着。

他们的动作由慢到快,既有节奏又轻松推动着,这时候,石磨上源源不断地流出白色的液体,飘荡着一股浓浓的豆香味道。

到了太阳从东边升出地平线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陈家的院子里,照亮了正在忙碌的王玲。她站在灶台前,手中拿着一把干柴,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早餐。

王玲轻轻地将干柴放入灶膛里,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了它们。当干柴与火焰相遇的瞬间,一股强大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熊熊的大火迅速燃起,照亮了整个厨房。

王玲静静地凝视着这团燃烧的火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思绪。她想起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就像这干柴一样,看似平凡无奇,但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火焰在灶膛里跳跃着,舞动着,仿佛在向王玲诉说着什么。她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着人生的道路是否也如此,需要经历一些磨砺和考验,才能焕发出真正的光彩。

在这短暂的瞬间,王玲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只要给予它足够的热情和动力,都有可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而她自己,也应该像这干柴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相信自己内在的潜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