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章

无】,所以都在可以具现化的范围之内。

  解决了电的问题之后,陈铭又尝试具现化出一台安装有【强人工智能】的电脑。

  可惜失败了。

  【真实具现化】只能变出真实的物品,而且无法具现化出生命。

  而理论上的【强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有和生物一样的各种本能,比如生存和安全需求。

  所以陈铭也不确定【强人工智能】无法具现化出来的原因。

  是因为它并不真实存在?

  还是因为它已经属于生命的范畴了?

  不过没关系,陈铭还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弱人工智能】——这玩意没有自主意识,不算生命。而且蓝星上就有,是真实存在的。

  果然,随着魔力的消耗,一台安装有【弱人工智能】电脑出现在陈铭面前。

  连接电源打开电脑,一个类似DeepSeek·R1的界面跳了出来。



第一卷 : 第十章:一石二鸟,两全其美

  陈铭勾选了深度思考功能之后,试着在对话框里输入问题:【你好,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正在进行深度思考,预计用时2秒……】

  【您好!我叫深红,是潘达星的深红科技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助手。我能够进行对话互动,回答问题,协助工作,高效便捷地帮助您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

  【我的知识库更新截止至2222年2月。对于此后的信息或实时动态,我可能无法提供准确回答。建议您勾选联网搜索功能。】

  【如您有任何问题,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对话框上一个字接着一个字的,迅速浮现出一段段回答。

  潘达星?

  陈铭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在要求具现化的时候,并没有设定【弱人工智能】的产地。

  所以产地自然是随机的。

  想到这里,陈铭对这个名叫【深红】的人工智能助手,又多了一些期待,赶忙接着问道:【在只有一个人和无限物资的情况下,该如何在一颗星球上发射卫星网?】

  【正在进行深度思考,预计用时10秒……】

  【在只有一个人和无限物资的条件下,发射卫星需要依赖高度自动化系统,以下是方案一:】

  【首先利用无限物资中的超级计算机和AI软件完成卫星和运载火箭的设计,确保参数符合目标星球的重力、大气条件等。】

  【然后购买大型3D打印设备、T-101型号工程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等设备(无限资源也就代表金钱无限)。】

  【再通过预设程序生产火箭发动机、燃料舱、卫星载荷等部件,由T-101型号工程机器人进行拼接安装。】

  【工程机器人自动化建造发射台、燃料储存设施及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压力测试、点火测试、通信系统校验,确保各系统可靠性。】

  【最后通过预设程序启动火箭,利用自动化导航系统调整飞行轨迹。若首次发射失败,使用备用火箭快速迭代(物资无限允许多次尝试)。】

  【深红】轻描淡写的回答了问题。

  显然在潘达星,单人发射火箭并不是什么难事,前提的得很有钱。

  整个方案之中的大部分设备,陈铭都在蓝星上听说过。

  只有T-101型工程机器人比较特殊,他在查看了设计图之后,才发现T-101的外表并不是人形的,更像是一只金属蜘蛛。

  一共有小、中、大、巨四种尺寸,以应对不同的工程环境。

  它们身体的头部位置,有着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等各种传感器。

  八条机械臂不但可以用来行走,还能执行各种精细的操作。

  其实蓝星也有类似的机器人,比如宇树科技发布的H1“福兮”机器人,售价仅需9.9万元,拥有自我学习和迭代升级的能力,甚至能上春晚灵活的扭秧歌。

  而众所周知,按照华国的传统,可以公开展示的科技产品,都是落后一个版本的。比如同样是宇树科技发布的Unitree G1机器人,就比H1“福兮”更加先进,也更像人,装备上现代热武器就能嘎嘎乱杀……

  相较之下,潘达星的机器人技术更加成熟,已经开始全民使用了。

  看了【深红】提供的设计图之后,陈铭很快就将T-101具现化了出来。

  至于T-101的全自动生产线,就没必要具现化了。

  因为就算有了生产线,还需要原材料才能进行生产。

  可无论是在蓝星,还是在1号世界,都很难获得大规模生产T-101所需的原材料。

  既然原材料也需要具现化,那还不如直接具现化成品来的方便快捷。

  卫星和火箭也是一样的道理。

  陈铭决定放弃具现化3D打印机和数控机床等设备,

  直接具现化卫星和火箭一个个部件,然后让T-101拼接起来就好了。

  虽然这必将会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工程,

  但是陈铭并不着急,大不了花个五年十年慢慢具现化,还可以顺便锻炼魔力,提升魔力总量。

  一石二鸟,两全其美。

  陈铭十分满意【深红】提供的发射卫星方案,不过既然有方案一,那肯定还要别的方案吧。

  【很好,那方案二是什么?】他好奇的问道。

  【方案二: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同样需要购买T-101型号工程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线,然后安排T-101去建造磁悬浮发射场,将卫星射到轨道上。(注意,该方案只能发射卫星,不能带人!!!)】

  深红的第二个方案,在卫星制造的部分和方案一差不多。

  不过在发射的部分,就有些激进了。

  简单来说,就是用超级巨大化的电磁炮,把卫星当做炮弹打出去。

  只要炮弹的速度够快,确实可以把卫星送上轨道。

  这个方案二对于陈铭来说,更加合适。

  因为运载火箭的体积非常巨大,具现化一支火箭的时间,完全可以具现化几十颗卫星炮弹了。

  这也就意味着,陈铭可以提前好几年完成卫星网的布控。

  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带人,毕竟电磁炮的加速度,可不是脆弱的人体能够承受的。

  不过他暂时也没有上天的想法,所以约等于没有缺点。

  陈铭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

  比如真空轨道的长度、卫星材料的强度,还有能源系统的部署……

  【深红】都回答的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