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3章 秦淮茹的感慨

秦念茹离开后,李雪梅感叹道:“这贾张氏把家里的钱都把在手里,就属貔貅的,只进不出,只顾着自,没脸没皮的让儿媳妇去别人家要吃的,这种事情她怎么想的?。”

秦淮茹对贾张氏是最有发言权的,“贾张氏这人只要能占到便宜,她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呢。

在她的心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儿子稍微好一点,其次才是孙子,儿媳妇就不算他们贾家人,在她心里儿媳妇只是他们家的免费保姆,死不了就行。”

何大清接着说:“这贾东旭也是个没担当的,他立不起来,这秦念茹自己也是个软的,被欺负成这样都不敢反抗。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秦淮茹:“这秦念茹是怕,贾张氏把她赶到乡下去,她好不容易嫁到城里来,她可不敢忤逆贾张氏。”

要知道原剧情里的自己也和秦念茹同样的处境,也同样担心自己被贾张氏赶回农村,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城市生活。

这贾东旭虽然对媳妇还不错,但是他也不敢忤逆他娘贾张氏的做出的决定。

要说贾张氏为啥这么跋扈,除了性格使然,其中最大一个原因就是贾东旭的不作为造成的。

李雪梅:“秦念茹也不是个好的,咱们好心让她在咱家吃饭,不说声谢谢也就罢了,还嫌弃这,嫌弃那的,走的时候还想往家里带,什么人啊?”

秦淮茹闻言沉默没有说话,因为在原剧情她和秦念茹也没差到哪里去。

每次傻柱做的好吃的好喝的,秦淮茹基本上都是连吃带拿的,从轧钢厂带来的饭盒基本上都进了贾家。

就算她带东西过去,带的东西还是本来就是从傻柱那里拿的,而且还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花生米。

要是哪天傻柱没有从轧钢厂带饭回来,她还会埋怨傻柱。

傻柱的工资也基本上进了贾家,并且是那种有借无还的,并且把这些事情当做理所应当。

自己的那几个孩子,吃傻柱的喝傻柱的,甚至穿傻柱的,但却没有给过傻柱好脸色,棒梗是最过分的,整天傻柱傻柱的喊着。

而作为亲娘的自己却只会装模作样,不痛不痒的的说上两句,实际上根本就没当回事。

还好在这一切没有发生之前上天让她知道了自己原来的剧情,让现在的她还有改正的机会。

何大清对秦念茹的做法很是看不上,要不是看在秦淮茹和李雪梅的情面上,他当时就把秦念茹给赶出去了。

于是说道:“这次我不过是看在她和你们两个是一个村里出来的,我才没有当场把她赶出去,像她这种下次们都不让她进。”

就连小雨水都看不过去忍不住说:“就是,这念茹阿姨也太讨人厌了。人家好心招待她,她还挑三拣西,还想往家里拿东西。”

何大清:“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以后咱们尽量不和他们来往就是了。”

众人点点头,便将话题转到了别处。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时间也来到了周末休息的时候。

这天秦淮茹按计划准备回趟娘家,将她和傻柱准备结婚的事情说一下。

一早吃过早饭,傻柱对秦淮茹说:“秦姐,你今天回娘家,需要带些什么回去,你给我说,我去给你准备。”

傻柱想着自己秦姐大概一个月才回一趟娘家,回去一趟可不能让人让未来岳父岳母觉得自己亏待了秦姐。

也不能让村里的邻居们觉得秦姐是个不孝的人,嫁到城里只知道自己享福,把父母给忘了。

何大清:“柱子说的对,你看需要给娘家带些什么,让柱子去给你准备,你别和他客气。”

秦淮茹笑着道:“其实也没啥特别需要带的东西,我时不时回娘家,每次都会带东西回去。家里有啥就带点啥就行了。”

秦淮茹现在自己有工作有工资,在何家吃住,工资还不需要上交,她根本不缺钱。

其实她也提过不说上交工资吧,至少每月把生活费交掉。

但是何大清没有同意,何大清的话就是:“都是自家人交什么伙食费,咱家也不缺你那口吃的,就你那点工资还是自己留着用吧。”

这让秦淮茹很是感动,要知道在原剧情里,在她男人贾东旭死后,她虽然接了贾东旭轧钢厂的工作,但是她每月还要给贾张氏3块钱的养老费。

要知道她的工资也才20多块钱,每天下班回来还要做饭干家务,样样少不了。

傻柱听秦淮茹这么说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秦淮茹手里也不缺钱,既然她这么说,那咱就从家里挑点好东西带上。”说着,便将家里的糖果,点心什么的给秦淮茹拿上一些。

这些东西就算在城里也都是稀罕玩意,更不用说是乡下了。

何大清这个时候说道:“淮茹啊,这彩礼钱呢就我们家出五十万,你看怎么样?”

秦淮茹听到何大清的话急忙拒绝道:“何叔,这彩礼太多了,十万就可以,没必要这么多。”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乡下农村人结婚,彩礼钱五万块钱就不少了,就算城里普遍的也就是十万块钱。

李雪梅劝道:“淮茹,这事情你就听你何叔的,五十万其实也不算太多。”

最终秦淮茹推脱不掉,也只好同意何大清的意见。

准备妥当后,秦淮茹便拎着东西,骑上自行车出发回娘家。

到了村口找了一个隐藏的地方,她又从自己的随身空间里拿了一大块猪肉和一些白面,放在自行车上,这才又骑上行车继续出发。

这也是她不让傻柱为她准备东西的原因,她的随身空间里有很多物资,根本就不需要去买。

到了娘家,刚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在院子里晾晒衣服。

母亲看到秦淮茹,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闺女,你回来啦!”

秦淮茹赶忙走上前,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帮母亲一起收拾。“娘,我回来看看您和爹。”

这时,父亲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女儿回来,眼神里满是欢喜。“淮茹啊,最近在何家过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