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乔和赵默笙在劳动节篇节目获得好评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启了端午节篇的策划。他们明白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要全方位展现其独特魅力。
为了找到最具传统氛围的拍摄场地,他们西处探寻,最终选定了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古镇河道纵横,石桥横跨,岸边错落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保留了众多原汁原味的端午习俗。
确定场地后,他们与古镇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沟通协调。在镇中的广场上搭建了用于举办端午活动的舞台,布置了色彩鲜艳的彩旗和艾草装饰。还在河道边准备了龙舟。
他们邀请了民俗研究学者,这位学者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邀请了当地经验丰富的龙舟手、包粽子能手以及制作香囊的民间艺人参与节目录制。
录制首日,阳光洒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节日的氛围格外浓厚。上午,在广场上举行了热闹的祭龙仪式。民俗研究学者站在祭台前,向大家讲解祭龙的意义:“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表达了我们对龙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手持祭品,进行庄重的祭祀。淳于乔和赵默笙用镜头捕捉到每一个虔诚的瞬间。
祭龙仪式结束后,精彩的龙舟比赛拉开帷幕。河道里,一艘艘色彩斑斓的龙舟整装待发。龙舟手们精神抖擞,鼓声响起,他们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两岸的观众欢呼雀跃,加油声此起彼伏。摄像机跟随龙舟穿梭在河道中,记录下激烈的比赛场面和选手们拼搏的精神。
下午,大家围坐在古镇的庭院里,开始包粽子。包粽子能手熟练地拿起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糯米、红枣、五花肉等馅料,然后迅速包裹起来,用绳子扎紧,一个个漂亮的粽子就诞生了。当地粽子制作人耐心地教大家包粽子的技巧,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与此同时,制作香囊的民间艺人在一旁展示香囊的制作工艺。她将各种香料装入色彩鲜艳的绸缎中,绣上精美的图案,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香囊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孩子们好奇地围在旁边,学习制作香囊,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录制完成后,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淳于乔和赵默笙与后期团队反复斟酌,精心剪辑素材。他们将祭龙仪式的庄重、龙舟比赛的激烈、包粽子的欢乐和制作香囊的精巧进行合理编排,展现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在后期制作中,添加了悠扬的古典音乐和欢快的锣鼓声,增强了节目的节日氛围。配上详细的字幕,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典故和各地的习俗差异。还把霏霏与悦悦制作成的手抄报放进了节目里。然后对民俗研究学者的讲解进行了整理和编辑,让观众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节目制作完成后,电视台进行了大力宣传。端午节期间,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观众们被古镇的传统氛围和精彩的端午活动所吸引,纷纷留言称赞节目让他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和节日乐趣。
有观众说:“看了这个节目,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时光,满满的都是回忆。”还有观众表示:“节目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新的认识,以后要带着家人一起传承这些传统习俗。”淳于乔和赵默笙看到观众的积极反馈,感到无比自豪。他们决心继续制作更多优质的传统文化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