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4章 粽香溢满总编室

端午节到了,总编室的工作结束后,大家都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围坐在一起,准备了一大堆包粽子的工具,有糯米、粽叶、腌肉,咸蛋黄,红枣、豆沙等等,还有各种形状的模具,准备一起包出不一样口味、不一样形状的粽子。

淳于乔看着大家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禁被感染了,他想起家里的悦悦和霏霏,这两个小家伙一定也会喜欢这个活动。于是,他匆匆赶回家,把正在假期里的悦悦和霏霏带到了总编室。

一进门,霏霏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她瞪大眼睛,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工具,兴奋得像只小兔子一样,不停地跳来跳去。悦悦则比较安静,他微笑着看着妹妹,但眼中也流露出喜悦之情。

赵默笙看到悦悦和霏霏来了,连忙迎上去,热情地打招呼。她一边清洗着粽叶,一边轻声询问悦悦和霏霏是否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霏霏满脸兴奋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当时啊,那秦军可是势如破竹,一路攻破了楚国的京都。可怜的屈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遭受侵略,那心情简首比刀割还难受啊!可是呢,他始终不忍心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他拿起纸笔,写下了那篇绝笔之作——《怀沙》。写完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抱起石头,纵身跳入了汨罗江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说到这里,霏霏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接着说道:“楚国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悲痛欲绝,纷纷涌向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也纷纷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穿梭,想要打捞起屈原的遗体。这时候,有一位渔夫想起了屈原生前喜欢吃的饭团和鸡蛋,便赶紧拿出来,‘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嘴里还念叨着:‘鱼儿啊,虾儿啊,蟹儿啊,你们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啦!’其他人见了,也都纷纷效仿。”

霏霏越说越激动,继续讲道:“还有一位老医师,他也赶忙拿来一坛雄黄酒,‘哗啦’一声倒进了江里,嘴里念叨着:‘这雄黄酒啊,可以药晕蛟龙水兽,这样它们就不会伤害屈大夫啦!’”

赵默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最后还竖起大拇指,对霏霏的讲述表示赞赏。

悦悦稍作思考后,便开口说道:“我记得上次过端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查阅了相关资料。这个节日的由来传说可真是多种多样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纪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以及女诗人秋瑾等,另外还有恶月恶日、蓄兰沐浴、走黄巢等说法呢。”

淳于乔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赞赏的笑容,说道:“你们两个小家伙对端午节的了解还真是相当透彻呢!那关于粽子的演变过程,你们又知道多少呢?”

悦悦闻言,转头看向妹妹霏霏,似乎想让她先回答这个问题。然而,霏霏却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于是,悦悦便接着说道:“我来给大家讲讲吧。其实呀,粽子最初的起源是因为老百姓们担心饭团会被蛟龙吃掉,所以就想出了用楝树叶包饭、再在外边缠上彩丝的办法。后来,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粽子啦。”

听完悦悦和霏霏的这番科普,总编室里的所有人都不禁对这两个小家伙竖起了大拇指,纷纷夸赞道:“悦悦、霏霏,你们两个真是太厉害了!懂得比我们还要多呢,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啊!真是太牛了!”面对大家的赞扬,悦悦和霏霏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粽叶和食材都己经被仔细地清洗干净,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盛大的美食盛宴。霏霏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这些材料,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准备这么多不同的食材呢?”霏霏突然问道,“有红枣这样甜甜的食材,也有腊肉、蛋黄这样的咸食材。”

赵默笙微笑着看着女儿,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啊,北方的人们喜欢吃甜粽,而南方的人们则更喜欢咸粽。南北口味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要多包一些不同味道的粽子,这样大家都可以尝尝看,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呀。”

霏霏听了妈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她对这个有趣的文化差异感到十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不同口味的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霏霏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大人的样子折成一个漏斗状,可怎么也弄不好,急得小脸通红。悦悦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她,终于成功折好了。

淳于乔包得又快又好,一个个粽子在他手中成型,像一个个小金字塔。赵默笙也不逊色,手法娴熟,包出的粽子精致美观。悦悦和霏霏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热情高涨,包出的粽子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趣。

总编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分享着关于端午节的趣事。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大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整个总编室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

等到粽子煮好,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端午节因为大家的共同参与变得格外温馨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