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九十一章 出发旅游

经过投票过决定去一家轰趴馆,有唱歌设备、游戏机、国粹麻将剧本杀等。

同学会就正式定在了黎晨芘生日这天,也就是6月18日。

文凌昔负责去邀请黎晨芘参加同学会,虽然这个日期有点尴尬,不过以黎晨芘的性格来说应该不至于一下子能够猜到。

文凌昔和兰妮的出行计划也就定在了后天10号,计划游玩一周后回来给黎晨芘庆生。

此时已经晚上9点了,文凌昔坐在空调底下给黎晨芘发信息。

【高考结束后大家都匆匆忙忙的,都来不及告别,要不要搞个同学会。】

【可以,你有什么想法?】

文凌昔就等着他问,把轰趴馆的计划都发给了他。

【听上去还可以,时间?】

【我最近要去H市,回家休息一天,18号那天可以。】

【17号可以吗,我18号可能要科目二。】

文凌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17号怎么可以。

【是已经预约好了吗?】

文凌昔盯着信息,期望黎晨芘还没预约。

【还没,暑假期间人比较多, 要么17要么18号。】

【好,我16号从H市回来,17号休息一天,我们定18号好不好。】

【行,那我先预约17号。】

文凌昔嘘了一口气,还好没在主角这里出问题。

文凌昔美美的和兰妮制定去H市的攻略了。

6月去H市的火车票比较多,两人买好了火车票定下了酒店,时间就到了11点了。

“西西,还不洗澡吗?”

“来了来了。”

夏天的夜晚总是那么燥热,文凌昔回家后都不想那么早洗澡。

那种为了赶去上夜自修5点多洗澡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你冬天校服怎么还都带回来了?”

刘玲在储物内帮文凌昔整理衣服。

“诶,对对对,我舍不得丢,你别给我丢了。”

“知道了知道了,等过段时间你就把她忘记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文凌昔和奶奶一样是个恋旧的人,小时候经常会舍不得丢掉一些东西。

那些被做成酒杯样子的果冻塑料杯,葫芦娃形状的饮料杯,一些好看的糖纸......

刘玲把这堆东西叫做破烂。

文凌昔定义为童年的记忆。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回忆。

刘玲戏称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不一样的破烂。

“辛苦妈妈帮我记住了。”

每个人的妈妈都有一个强大的能力,自已在家找不到的东西,她总是能在某个角落里将那东西找出来。

独属妈妈的超能力。

2天后文凌昔和兰妮正式踏上了H市的旅程。

两人买了下午3点多的火车票,如果准点的话第二天早上9点可以抵达H市。

文凌昔买票时勾选了靠窗的位置,连票只有一个人靠窗。

“你号码多少?”

“40号。”

“我41号,原来火车号码那么多的。”

文凌昔经常以高铁为主,也就ABCDF。

两个人第一次搭火车没有经验,穿过那略显拥挤的车厢,在过道找了起来。

“兰妮这里这里,我找到了。”

两人在位置坐下,文凌昔坐在了里面去,靠窗,前面有个小小的桌子。

“难怪火车要选择靠窗,也就这两个为主可以趴着睡觉了。”

“这座位怎么那么挺,可以调节吗?”

兰妮刚坐下就感觉不太舒服,每逢搭高铁就会习惯性先调整座位。

“啊,没有吗?”

文凌昔和兰妮在座位上找了起来,最后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算了,那就当第一次体验。”

文凌昔做罢,回复道,“怎么不算呢。”

一排的椅子坐三人,两排两排相对着,也就6个人大眼瞪小眼。

“我还以为6月人会少点,没想到这车厢都是人。”

“我也,如果火车正点我们就只需要17个小时,也实属铁腚了。”

青春没有售价,铁腚直达H市。

火车开始慢悠悠的行驶,驶向目的地。

火车作为上世纪的重要交通工具,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故事,这一次将开启属于文凌昔的故事。

文凌昔的对面是位70多岁的老爷爷,他说他要回老家。

老爷爷旁边坐着一位50多岁的伯伯,他家儿媳妇生了。

出于好奇,文凌昔问了老爷爷,“爷爷老家是哪里的呀?”

“S市,车到站了就到家了。”

文凌昔看了一下火车途经城市,S市是火车的最后一个站点。

“这样您要搭27个小时,您自已一个人可以吗?”

“可以的娃子,年轻的时候就靠着火车出外打工,以前火车慢啊,现在好多咯,一天坐着火车摇啊摇,摇了一天一夜才到。”

老爷爷旁边的伯伯也插话道,“我们那个年代都是这样的,一个人背井离乡出外打工,没什么不可以的,不像你们现在可幸福了,家门口也可以找到工作。”

文凌昔对以前的事情很感兴趣。

“那你们以前是出来做什么呀?”

“老爷子那年代工地最多,像我这一代进厂。”

老爷子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鸡蛋,文凌昔仔细一看也不像,黑黑的。

“爷爷这是什么?”

“皮蛋,家里自已做的皮蛋,以前这东西很奢侈。”

老爷子话音一转,聊起了工地。

“以前跟着包头,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干,到处奔波,累的,城西那一带年轻时就参与建设,后来又被推掉成了更高的办公楼。”

时代在发展,城市竖起了一栋又一栋的高楼。

是这些前者用双手搭起了城市的模型。

“好厉害。”

这一辈的年轻人刚出生已经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物质生活丰富,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

“哎,我现在能多看几眼是几眼了,你们年轻人要珍惜。”

文凌昔狠狠点头。

不论是更早前的前人用鲜血换来了和平盛世,还是像老爷爷这一辈用双手建设美好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和珍惜。

旁边的伯伯也点点头。

“我算是赶上改革开放红利的那一年了,就业机会多,只要努力怎么样都能发财,现在底层人民想发财太难了。”

说着他自已也笑了。

文凌昔和兰妮因为他的笑声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们小不知道,现在都是知识时代,你们要好好读书啊,现在没有点知识都玩不了手机,看不了那些设备。”

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增加。

若想不被时代的洪流甩下,唯有努力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