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来经历刘蒲嬴事件后,特意叮嘱文凌昔不要给自已太大压力。
“你爸和你妈你也知道,你考得好我们当然开心,但是你考差了也没关系,不要给自已太大压力。”
“好的爸爸。”
“还有你最近注意休息,黑眼圈都长出来了,该玩就玩。”
“嗯嗯,我会的。”
这段时间文凌昔想了很多,有刘蒲嬴的,也有自已的。
压力就像一个弹簧,压力越大,它回弹的力道也就越强。
生命之不能承受时,要么爆发要么消失。
“反弹”之力,不可小觑。
文凌昔不惧压力,但是怕无意间造成高强度的回弹力。
要掌控好弹簧,把握好压力的度。
最近文凌昔夜里会经常惊醒,第二天起来又昏昏欲睡的。
下午第二节课是数学课,在过选修一的知识点。
“这里你们看看就好,考试也不会考到,如果有同学实在想知道缘由,可以私下问我。”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疯狂输出,文凌昔人在,魂早就飞到了宿舍的床上。
双手撑着下巴,文凌昔在和昏睡做最后的斗争。
“咚。”
文凌昔文具笔掉落在地,文凌昔艰难的弯腰要捡。
当左手触到那只笔时,文凌昔终于撑不住。
眼皮耷拉,眼睛彻底闭上。
就这捡笔的弯腰姿势,趴在那里眯了过去。
文凌昔就这样和周公约会去了。
“凌昔,凌昔,醒醒。”
梦中有人在叫醒,文凌昔觉得有点吵,想继续睡。
“文凌昔。”
又换了人叫,这声音听上去有点低沉,似乎很像数学老师的声音。
数学?老师?
文凌昔惊的抬起腰来,和站在她座位旁的数学老师对视上。
大眼瞪小眼。
“午安啊文同学。”
文凌昔擦了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有点尴尬。
数学老师重新回到了讲台上,调侃道。
“老师以后都不怕失业了,还能去做催眠师,你说是吧凌昔同学。”
班里响起了同学们的笑声。
文凌昔恨不得重新趴回去,把脸埋在桌子下。
被老师这么一开玩笑,文凌昔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同学们要注意休息啊,这晚上睡不够白天就容易没精力。”
文凌昔看了眼白板上方的时钟,这一趴十分钟就过去了。
数学课结束后,文凌昔马上趴下闭眼休息。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同学拉住了数学老师。
那些讨论的声音最终变成了催眠的好音乐。
课间的10分钟休息让文凌昔恢复了点活力。
最后一节课是班主任老师的语文课。
学校最近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压力问题。
昨天班主任还专门找文凌昔聊了最近的学习状况,在确认没有过激行为后才对她放心下来。
刘蒲嬴生命消逝的事还震惊整个家长界。
让那些家长开始后怕。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高压力。
有些家长对自已孩子的期待已经超过了孩子能力本身。
过分期待,往往会让孩子陷入无尽的疲惫与焦虑之中。
家长们也开始有了思考的动作。
自已是否有过分的施压行为。
一鲸落万物生。
红色的鲜血警醒了众多家长。
警惕悲剧再次发生。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百米冲刺,不以高分论英雄。
文凌昔可以看得出来,班主任今天心情有点低落。
“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先不复习了,我们来随便聊聊。”
文凌昔注意到老师眼底也长了黑眼圈。
文凌昔偷偷和黎晨芘咬耳朵,“我觉得班主任心情不太好。”
黎晨芘点头,那种情绪黎晨芘能够隐隐约约感受到。
至于为什么低落,大家其实都明白。
一条生命的消逝使得校园笼罩上了一层悲伤的薄纱。
等时间久了,也就会散去。
“最近发生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了,有点痛惜。”
文凌昔偷偷低下头,也有点难过。
一张纸巾出现在了眼皮底下。
文凌昔推了回去。
黎晨芘凑近看了一眼。
原来文凌昔没有哭。
这段时间黎晨芘有点条件反射了。
“我最近思考了很多,在思考压力,也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价值支撑。”
文凌昔有点疑惑,第一次听到价值支撑,文凌昔过往听得最多的,也就商品价值了。
“老师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的压力很大,多方的压抑下很容易发生一些无法预估的事情。”
文凌昔点头。
步入高中以后的生活,是堆积如山的课本,是做不完的习题,也是一场又一场重要的考试。
对自已过高的期待,亦或者父母殷切的期望都是一座无形却沉甸甸的大山。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追逐中要么保持优秀要么变得优秀。
高处不胜寒,高分者怕跌下神坛。
低处不甘心,低分者一心往前冲。
久而久之,多方的压抑之下,一些同学的心理防线渐渐变得脆弱不堪。
一蹶不振,很容易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对吧,我们不能忽视了。”
“对,有很多吃的,还有很多可以去玩的。”
“文凌昔同学这种心态就可以,吃喝不能少。”
“老师,我觉得落日也很美好。”
“一想到能设计出自已的擎天柱,我也觉得很美好。”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班主任站在讲台上观察。
“是的,同学们都很讲的很好。”
“老师最近有点感慨,希望同学们要有自已的价值支撑,要有信念。”
“老师,你说的价值支撑比如有哪些?”
“比如文凌昔,你不是说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吗?这就是了。不过今天老师要分享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支持,也就是生命价值。”
“生命它很脆弱,放弃它太容易了,要爱护我们的生命,不要轻易去放弃它。”
文凌昔想到了刘蒲嬴,能明白老师的意思。
班里静悄悄的,都在听老师讲。
“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会被蒸发,那怎么才能不被蒸发掉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流入汪洋之中,我们要放大看远,不能局限当下。”
班主任娓娓道来,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
“距离高考还有265天,如果有同学压力实在大了,记得来办公室找老师,或者打电话给我,我24小时开机。”
释放压力,轻装上阵。
高考不是200米,而是类似长跑的800米,需要逐一去慢慢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