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十四章 邀请陈皮

和兰妮约好明天集合的时间后,文凌昔在小区门口下车了。

第二天文凌昔一家三口加上兰妮再次前往乡下。

最近乡镇很多改名了,文凌昔他们老家所在的地方改村为居委会。

原来叫做和平村,现在改名为和平居委会。

不同于一开始的村里村里,现在这名字听上去挺城市化了。

这是城市管理模式在农村的延伸。

抵达奶奶家的第一天,奶奶已经给文凌昔准备好甘蔗鸭了。

清明节给爷爷奶奶买了手机后,奶奶周一到周五很少给文凌昔视频,基本就是发几句语音。

上周末文凌昔给奶奶打了视频,表达了想吃甘蔗鸭的想法。

孙女有需求,文老太太第一时间满足。

文凌昔到的那天早晨,文老太太就早早的去市场买了。

在文老太太的心中,去得早才能买到最新鲜。

和平居委会的甘蔗鸭是出了名的,听说上过一档美食节目,叫舌尖上的美味。

文凌昔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满嘴的甘蔗烧过的烟熏味。

超级香!

甘蔗鸭的制作方法和其他烟熏鸭不太一样。

甘蔗鸭用料为活鸭,宰杀后去毛除脏,将鸭身压成竖琴状,使其呈三角框形弓状,取鲜竹片撑开胸腹,沥干水分。

接着便是以秘方腌制过夜,再用焦糖起卤打色。

制作方法麻烦,接下来就是甘蔗鸭的精髓了。

第二天将腌制好的鸭子置于1.5米高的木桶内,底下加入甘蔗渣炭烧烟熏。

简而言之就是桶内笼下置炭炉,炉上加蔗渣,又覆盖湿蔗皮。

先旺火后文火,经过3小时左右的熏烤便大功告成。

甘蔗鸭肉质腊红,鸭骨甘酥,表皮

值得每个吃货去尝试。

想到这里,文凌昔拿起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拍完直接发给了黎晨芘。

【这是我们这的特产甘蔗鸭,好好吃!】

【你到你舅舅家吃上烤鸭了吗?】

文老太太笑眯眯的给文凌昔夹肉,也夹了几块给兰妮。

“不用不好意思,多吃点,和我们凌昔一样好瘦,要多吃点肉。”

“奶奶,我都92斤了,是正常体重,我可不瘦。”

在每个奶奶的眼里,自已的孙女是不是永远都是瘦的啊。

“哎呀,还可以再长点。”

黎晨芘当天放学就到舅舅家里,餐桌上确实摆了一大盘烧鸭。

“你们两个下地要不要去买双水鞋?”

文建来看了一下明天研学的安排问道。

“我们大老爷们的可以直接光脚下去,你们没体验过的恐怕不行。”

“要买要买,等下去车头买。”

车头是村里一个超市的代称,很有意思,因为建筑很像车头所以一直被叫做车头。

“就你和兰妮吗?可以叫多几个同学一起去。”

这是村里第一次搞农业研学,文建来恨不得文凌昔把所有同学叫上支持家乡的事业。

“哎呀,大家都很忙啦,我们这里也挺远的。”

黎晨芘去了厨房拍了几张烧鸭的照片,发给了文凌昔。

文凌昔吃着现实里的甘蔗鸭,看着手机里的烧鸭。

想到黎晨芘在泥岗村过来不远,文凌昔有了邀请的想法。

【你要不要来我们这边玩呀,去体验种田。】

黎晨芘看到邀约有点惊喜。

【明天吗?】

【对的,你要来的话我叫我爸替你报下名。】

黎晨芘有点矜持,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我的作业还是没写,我看下时间安排。】

【哎呀,物化生,三本书,三折叠,怎么写,都好写。】

黎晨芘是什么人呀,那可是理综第一的学生。

所有的作业对他来说So easy。

【地址给我。】

文凌昔把地址发了过去。

黎晨芘查了距离,只有8公里的距离,确实不远。

这算是他们第一次在学校外的约会吗?

黎晨芘开始期待明天了。

另外一边的文凌昔继续给班里相熟的同学发下田邀请。

哪里知道黎晨芘以为只邀请了他一个人。

大多数同学都拒绝了,路途遥远不太方便出门。

没想到左太和余语回复了要来。

左太的回复很干脆。

【还有这种好事?地址给我。】

余语生为女孩子会关心一些细节。

【那边偏僻吗?我查到的公交最近一个站走过去还要1公里。】

【位置确实有点偏,但是很好玩哦!你要来的话我可以骑着咩咩去接你。】

“明天我喊了晨芘、左太和余语一起来玩。”

“那这样可热闹了!”

兰妮自已一个人在这里其实也有点不自在,人多了以后胆子就大了。

“爸,爸,爸,你在哪里?”

文凌昔和他们确定好了汇合的时间,就差让文建来去和研学负责人报名了。

“在这里,阳台这里。”

文凌昔穿着夹拖蹦跶去阳台。

“我刚问了我们班同学,有三个同学明天回来,你帮忙报名下。”

“你这同学确定回来吗?”

文建来开心于有那么多同学参加,也担心同研学负责人说好后没来影响到后面的关系。

“绝对会来的,他们比较靠谱。”

这几个人都是文凌昔严选。

“那,我电话和对方说下。”

研学负责人没想到文建来这么支持村里的活动,开心道,“可以啊,明天你女儿直接带过来就好。”

“奶奶,奶奶。”

“在,在这里。”

文凌昔怕同学来了客厅尴尬,想给他们安排个房间。

农村的自建房就是有个好处,四层楼每层楼就有三个房间。

“三楼的房间可以收拾出来给我同学们吗?”

“好,我现在去收拾一下。”

“奶奶和我在一起。”

三楼基本没什么人住,文凌昔戴着口罩拿着水枪将地板冲刷了一遍。

五月的天,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等到五月下旬,就可以开启高温的预警了。

把三楼清洗完后已经是2个多小时后了。

奶奶把窗户全部打开,吹进来了的风,不到半个小时,地板就干了。

站在三楼的阳台,村里的房子被涂上了颜色,粉色,黄色,蓝色。

再远点是一大片田野。

五月的田野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了多彩的光芒。

和五颜六色的房子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哪里需要去圣托里拉,这里就可以创造属于自已圣托里拉。

明天,明天,快点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