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0章 讨论志愿

第二天文凌昔睡到早上7点,久违的早醒。

早上7点太阳还不强烈,文建来去上班前陪她在小区跑了一圈。

“我昨天去咨询了那些读中医的,这条路可能不好走,爸之前私心想要你学,没想过这过程。”

文凌昔明白了文建来的意思。

怕她学中医吃苦呢。

“我想过了呀,陈皮她表姐也要学中医,本科快毕业了。”

文建来还是有点不放心,怕自已当初的私心影响了文凌昔做决策。

“那你看看能不能问问他表姐学中医的感受,这一踏入,可是好几年的青春了。”

“好,我待会去问问他,我们今天约在一家奶茶店,我把报考指南一起带过去。”

“对对对,北医和南医这两所学校都挺好的,你们看看学校专业前景还有资源怎么样。”

既然要选择这条路,文建来还是很看中这个学校在医学界的地位还有资源。

这才能有利于去学到更好的医学技术。

“嗯嗯好呢。”

跑完步后回家吃了一个早餐,文凌昔收拾收拾就准备去一家奶茶店了。

文凌昔搭乘公交到一家奶茶店在门口就已经看到了黎晨芘。

店里只有黎晨芘一人。

黎晨芘靠在木质椅子上,正微微低头看着书。

今日黎晨芘身穿一件简单的湖蓝色棉质短袖,只看一眼就能被吸引住。

岁月静好。

文凌昔走近时不自觉放小了脚步声,怕打破这美好的画面。

他的手指轻轻搭在书的边缘,偶尔翻过一页,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

文凌昔望过去,原来是高考志愿指南。

耳边有轻微的脚步声,黎晨芘抬眸间和正望过来的文凌昔视线对上。

清澈的双眼都是彼此的脸。

文凌昔朝黎晨芘咧嘴一笑。

“早啊,陈皮。”

黎晨芘微微扬起嘴角,“早呀凌昔。”

似乎把昨天的尴尬忘记了。

文凌昔拉开椅子在黎晨芘对面坐下。

“你什么时候来的?”

“才刚来一会儿。”

文凌昔把高考报考指南书从书包拿出来,一支笔和一本笔记。

“你志愿写好了吗?”

“不急,先看下你的。”

“好。”

黎晨芘的成绩也就只会在那几所学校中斟酌,至于谁放在第一,他需要看下文凌昔的报考。

“这是我自已选的几所学校,你看看。”

文凌昔把笔记本递给黎晨芘,黎晨芘接过。

文凌昔选了6所学校,再多的有点选不出来了。

“我看了综合类的大学还有医科大学,也把专业的全国排名查询出来了。”

北方有几所综合类大学设有医学院,但是分数有点高。

“好,我看看。”

“我查了一下中医类专业细分也很多,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

文凌昔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中医细分领域如此之多。

“你自已内心有倾向的吗?”

黎晨芘查了一下学校的软科排名还有学科评估等级。

“我目前有点混乱,没能想明白。”

在文凌昔过往最想去的学校中在学中医学、中药学,还有中医学儿科等等。

除却以前专业细分的差别外,还有学制上的选择。

“我在想要直接报考本硕博九年制的还是本科后考研再去其他更好研究院,我很纠结。”

本硕博一路上去并非易事,她也有点担心自已是否能够坚持读完博士。

博士没有毕业是拿不到硕士学位,也就意味着学医7、8年归来还是本科生。

考研也并并非易事,特别是顶尖的中医研究院。

文凌昔没想到报考比高考还令人头痛。

难怪有句话说考得好还不如报的好,也有一定的道理。

“中医和中药是两个不同学科,你更倾向于哪个?”

黎晨芘把昨晚自已收集到的信息翻了出来,一条一条帮文凌昔捋。

文凌昔左手撑着脸颊,思考片刻后回复道,“我更倾向于中医。”

黎晨芘在心里悄悄放下了心。

中医和中药对应的最厉害的大学在不同地区,中药学所在的那个学校离黎晨芘倾向报考的学校距离过远。

“Z大的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学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文凌昔点头,“嗯嗯,Z大我倾向于他家的中医学。”

黎晨芘拿起笔把针灸推拿学给划掉。

Z大是全国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分数相对而言会比较高。

“好,那就框定中医学,接着我们来选择细节。”

文凌昔的高考分数658,在中医学这类的选择中算是有一定的选择权。

“单5年本科的录取分数会相对低点,像领军人才班或者卓越计划都会比较高分数。”

文凌昔也翻开了Z大分数线那一栏,不同专业分数差别还挺大。

文凌昔大概算了一下,最低的专业和最高的能相差60分。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中医实验班、中医儿科5+3,中西医临床医学,你有建议吗?”

“我表姐在Z大读医华佗班,课程非常多,所以她说要真正有兴趣有毅力再去选择。”

文凌昔了然。

之前从未想过,现在倒是有点头疼了。

“距离填报结束还有2天,我可得抓紧了。”

“我来问你,你看看会倾向于什么。”

“好。”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我再问你一次,你确定真的要学中医,走中医这条路了吗?不是一时兴起。”

文凌昔肯定的点点头。

“我高二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高三慢慢的就确定下来了,虽然没有像你一样从最初就想学人工智能,但是我现在想学中医的心和你想学人工智能一样的。”

“好,我明白了。”

中医这条路并不适合一时兴起的人,它需要你静心,爱好钻研,毕竟是救死扶伤的事情。

“你家里有人从医吗?”

“有!我大伯原本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后来回乡里当村医生了。”

文凌昔的大伯为了家乡的医疗建设放弃了三甲医院的一切成就,这点上文凌昔每次提起都心服口服。

怎么会有人能够做到如此?

这已经不是品德的问题了,已经超过自我。

“儿科感兴趣吗?”

文凌昔想了想,最后摇头。

“中西医临床医学,这个是我表姐在学的专业,除了中医还要学西医那套,一学期可能会学完普通班两学期的课程内容。”

“这个我有点兴趣,不知道分数够不够。”

黎晨芘翻开看了下排位,回复道,“按去年的排位,你排位没有问题。”

“嘶…”

黎晨芘旁边的桌子被人拉开。

坐下了一位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