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武昆滔滔不绝地陈词,慷慨激昂地讲述着他的观点时,已经练习了两遍剑法的宣武,带着满身的汗水和坚定的眼神,缓缓地走了过来。
宣武向武昆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昆哥,你刚才教我的剑法,我已经练习得相当熟练了。”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我都铭记在心,反复练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昆哥,你有没有时间,再教我一些在战场上杀敌的招式? 我想学习更多,以便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已,保护我们的国家。”
听到宣武这番话,武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他看到了宣武的勇气和决心,这正是一个战士所需要的。
然而,他还是面露难色,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
“宣武兄弟,上阵杀敌的招式固然重要,但其实没必要学,因为……在我们大景国,这样的招式根本用不上的……”
武昆的话让宣武感到困惑,他不解地望着武昆,等待着一个解释。
其实,别人不清楚,但身为骠骑将军的儿子,武昆当然清楚,大景国的掌权者,是不敢和北胡人开战的。
皇帝和大臣制定的国家策略,是避免冲突,维持和平。
为了能够苟安一隅,当今朝廷需要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向北胡进贡岁币和布匹。
院子里,气氛似乎有些微妙。
已经刷好碗筷的秦枫,带着一丝思索的表情,打破了沉默:
“武兄,宣武兄弟,你们俩有没有发现,有一个不太合理的地方。”
武昆和赵宣武齐齐地看向秦枫,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秦枫轻咳一声,似乎在整理自已的思绪,然后缓缓说道:
“你们看啊,一方面,我和武昆都称呼宣武为兄弟,另一方面呢,我们又喊宣武的母亲为嫂子。”
“这……这不是乱了辈分嘛?有点不太像话……”
在一旁的苏童,听到秦枫的话后,也是一愣。
她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自已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苏童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哈哈哈!”“哈哈哈!”院子里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打破了刚才的微妙气氛。
武昆看着大家,笑着解释道:“我16岁,秦兄17岁,宣武兄弟12岁,咱们仨称兄道弟,肯定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宣武兄弟的母亲,我俩应该怎么称呼……”
武昆的话还没说完,就停了下来,目光转向了苏童,似乎在寻求她的意见。
苏童莞尔一笑,她明白武昆和秦枫的意思,便半开玩笑地说:
“怎么?你俩想称呼我为婶子吗?”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俏皮。
“那可不行!”
“我虽然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但你们喊我婶子,会让我感觉突然间老了好几岁。所以,你们还是不能称呼我为婶子。”
苏童的话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气氛再次变得轻松愉快。
秦枫面带微笑,轻松地提议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就称呼你为苏夫人,这样听起来也挺合适的。”
苏童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谦虚地回应道: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农妇,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的妻子,称呼我为夫人,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那我们还是保持原样吧,你们俩继续叫我嫂子就好了!”她补充道。
“啊?!”
秦枫、武昆和赵宣武三人听后,不约而同地张大了嘴巴,显得十分惊讶。
苏童看到他们的反应,不禁瞪了他们一眼,故作责备地说:“啊什么啊?!”
“以后,你们俩就称呼宣武兄弟,称呼我为嫂子。我们就各论各的,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她继续解释道。
“各论各的?这个主意真是妙极了!哈哈哈!”
秦枫和武昆听了之后,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然而,赵宣武却是一脸的困惑和无奈,他心中暗想,自已的母亲说话怎么不按常理出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实际上,苏童心里非常明白,秦枫是身份尊贵的九皇子,而武昆也绝非普通人物。
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普通农村的苏童一家人来说,将来再遇到秦枫和武昆的机会,简直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渺茫。
因此,她心想,一个简单的称呼而已,何必那么认真呢,随便叫什么都无所谓啦。
………………
秦枫和武昆离开不久,赵建设吃完饭,风风火火地走向苏童的家。
他手里拿着工具,准备继续拆除厨房里那个已经过时的旧灶台。
厨房里,苏童正忙着整理一些杂物,她看到赵建设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微笑着迎接他。
赵建设点了点头,便开始动手继续拆除旧灶台。
苏童转身走出厨房,来到院子里,她把大儿子赵宣武叫了过来。
“宣武,等你不忙的时候,你再练习剑法。现在,过来帮建设叔一起干活。”苏童吩咐道。
“好嘞!娘!”赵宣武爽快地应道,他放下手中的木棍,走向厨房,准备协助赵建设。
苏童又把二儿子崇文叫了过来,嘱咐道:
“老二,娘要出去一趟。不需要你在家干活,但是你要看着雅婷,还有大江二江,不要让他们跑出去。”
崇文做了一个古灵精怪的表情,拍了拍苏童的手背,调皮地说道:“娘,你就放心外出吧,我保证看好弟弟妹妹!”
苏童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然后背着背篓,出了门。
苏童决定外出,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孩子们晚上睡觉的问题。
本来,如果不算上厨房的话,苏童的家其实有两间房子的。
苏童自已占据了一间,而另外三个孩子则挤在另一间里,虽然空间狭小,但勉强能够容纳他们。
但今天,苏童把老四赵德安家的两个孩子,也接到了自已家中。
这样一来,原本就拥挤的房间变得更加不堪重负。
苏童决定去外面寻找一些茅草,用这些天然的材料为孩子们打一个地铺。
老一辈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睡觉问题的,虽然简陋,但至少能够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