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长赵铁铭带领着秦枫和武昆离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昏的余晖洒在了小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苏童站在家门口,目送着他们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远方。
回到家中,苏童开始指挥着三个孩子,他们一起忙碌着准备晚饭。
孩子们的笑声和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苏童一边指导孩子们,一边亲自下厨,不一会儿,一顿简单却美味的晚餐就准备好了。
晚饭过后,三个孩子因为白天在外面玩耍和帮忙,已经累得筋疲力尽。
他们匆匆吃完饭,便一个个爬上了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苏童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慈爱和满足。
尽管苏童自已也感到有些疲惫,但她并没有立刻去休息。
她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了桌上,微弱的烛光在屋内跳跃,为夜晚增添了一丝温暖。
接着,她又拿出了炭笔和纸张,准备开始她的创作。
苏童并不是要写信或者记录什么,她的心中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作画。
在她的脑海中,有着一个关于改造厨房的宏伟蓝图。
在镇上时,她向铁匠铺支付了定金,预定了一个小铁锅。
她期待着过几天能够拿到这个小铁锅,这样她就可以开始她的厨房改造计划了。
目前的柴火灶台只有一个大铁锅,做饭的效率非常低。
苏童想要在大锅的后面再添加一个小锅,这样就可以同时烹饪不同的食物,大大提高了做饭的效率。
她回想起前世在农家乐看到的,那些两个锅甚至三个锅的柴火灶台,那些灶台的高效让她印象深刻。
现在,她决定根据自已的记忆和想象,开始用炭笔在纸上勾勒出她理想中的灶台设计图。
她画得非常细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从锅的大小到灶台的高度,再到柴火的排放方式,她都一一考虑周全。
苏童相信,一旦她的设计图完成,她就能亲手改造出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灶台,让这个小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村长赵铁铭家。
秦枫站在院子里,一股隐隐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他环顾四周,这院子虽不大,却显得格外宁静。
秦枫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本来,在从楼兰县县城出发之前,秦枫对于赵家村的这个命案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已绝对能把这个案件调查清楚。
他甚至在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想象着自已如何抽丝剥茧,最终揭开真相的面纱。
秦枫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他自幼聪慧过人,背诵古文时总能迅速掌握,每次都能获得父皇的表扬。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成年之后,秦枫更是游历各地,三教九流、贩夫走卒,还有那些辛勤耕作的老百姓,他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相信,这些经历让他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在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两天调查下来,竟无半点有用的线索。
秦枫感到困惑,他开始怀疑自已的判断,难道是自已过于自信,忽视了某些关键的细节?
他回想起自已在皇宫的日子,那些书本上的知识似乎在这一刻变得苍白无力。
这一次,在一个小小的命案上面栽了跟头,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
秦枫想不通,为何这种毫无破绽的作案手法,会用在一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民身上。
这家村民,虽然平常也不是什么好人,但他们的生活圈子如此狭小,与外界的联系也极为有限,究竟是谁,出于何种目的,会精心策划这样一场完美的犯罪?
秦枫感到迷茫,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已忽略了什么关键的线索,或者,是不是这个案件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秦枫站在院子里,影子在大树下斑驳陆离。
他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已的思绪平静下来。
突然间,秦枫的眼睛猛然睁开,仿佛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道灵光。
他迅速地从内衣口袋里摸索着,终于找到了那三颗铁球。
(高爆手雷里面的钢珠)
这些铁球是从不久前发生的一起命案现场的废墟上捡来的,它们的存在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三颗铁球,每一个都只有绿豆般大小,它们的形状非常规则,呈现出完美的球形。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表面异常光滑,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秦枫用手指轻轻捏了捏,感觉到小铁球的坚硬程度超乎寻常。这种坚硬程度,绝非普通铁球所能比拟。
就在这时,武昆也从屋中走了出来。
他看到秦枫在夜色中的身影,不禁好奇地问道:“秦兄,这大晚上的,你不睡觉,在这里忙什么呢?”
武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困意,显然他被秦枫的举动吵醒了。
然而,此刻的秦枫却是异常的兴奋,他激动地对武昆说:
“武兄,你看这个小铁球!”
武昆一脸的疑惑,他接过秦枫递过来的铁球,仔细地观察了一番。
然后,他不解地问:“铁球怎么了?这不就是从命案现场发现的普通铁球吗?你怎么随身带着,多不吉利。赶快扔了吧。”
武昆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显然他并不认为这些铁球有什么特别之处。
秦枫淡笑一声,似乎对武昆的反应早有预料。
他解释道:“武兄,你看这小铁球的做工,极其精巧,绝非出自一般工匠之手。”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肯定,仿佛已经看穿了这些铁球背后的故事。
然后,秦枫又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继续说道:
“即使是皇宫内的工匠,我看也未必能造出这样的铁球。”
听了秦枫的话,武昆一脸的不可置信。他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显然对秦枫的推断感到怀疑。
秦枫一看,便知道武昆并没有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以证明自已的观点。
他拉着武昆,走到了院中的一个角落,以免他们的谈话影响到村长赵铁铭家人的休息。
秦枫从一堆木材里面,仔细地挑选了三块结实的小木头,他将一块木头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铁球放置在上面。
接着,他取来另外两块小木头,分别放置在铁球的左右两侧,用力按压,确保铁球被牢牢地固定住,不会轻易移动。
武昆看到秦枫如此专注地进行着他的实验,原本的睡意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迅速走进屋内,从抽屉里取出一支蜡烛,点燃后,他走到院落的一个角落,将蜡烛放置在那里,为秦枫提供了一丝微弱但至关重要的光亮。
准备工作就绪后,秦枫取出了一把锋利的刀。
这把刀是县衙中衙役们佩戴的佩刀,由县里工匠精心锻造而成。
他手持佩刀,站在铁球旁边,借助微弱的蜡烛光芒,仔细地瞄准了铁球。
秦枫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挥刀砍向铁球。
随着一声清脆的“锵!”声,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夜空中一闪而过。
而后,秦枫迅速将衙役的佩刀拿到蜡烛前,他的脑袋凑近刀刃,仔细地观察着。
在微弱的光线下,他发现刀刃上已经出现了一处明显的缺口。
武昆也凑了过来,看到这一幕,他的脸色顿时变得惊诧不已。
然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武昆急忙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用木头固定的小铁球取了出来。
他们两人仔细地检查着铁球,发现铁球竟然完好无损,竟然没有留下任何刀砍的痕迹。
这……
在大景国,食盐和铁器是有国家专营的,普通人禁止涉足。
铁器,特别是制式刀具,都是受到严格管控的。
每个镇,只能允许一家铁匠铺存在,且镇上的铁匠铺只能生产农具和做饭的炊具。
如果有人举报镇上的铁匠铺,大景国律法规定,不管举报是否真假,都需要县令本人亲自到场核查。
在铁制品管控如此严格的情况下,这个小铁球,或者称为铁珠,是怎么锻造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让秦枫和武昆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