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集镇的东头。
在那里,粮铺的两个伙计正忙碌着装卸粮食。只见他们动作熟练,将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从车上搬下来,再整齐地码放在地上。
每袋粮食足足有五十斤重,而他们一共装卸了四袋,总共达到了二百斤。
与此同时,苏童的三个孩子,赵宣武、赵崇文和赵雅婷,也在一旁帮忙。
他们扶着牛车,确保它在装卸过程中保持稳定。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稚嫩的笑容,显得格外认真。
毕竟,这是他们娘亲买的粮食,有这么多的粮食,将来再天天挖点野菜,估计能吃到秋天。
“娘!你回来啦!”小女儿赵雅婷看到苏童回来,兴奋地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
苏童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慈祥的笑容,她拉着雅婷的小手,走到了牛车前。
苏童转过头,对粮铺的两个伙计说道:“两位小兄弟,真是麻烦你们了!”
粮铺伙计们连忙回应道:“大嫂,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可是我们的大客户啊。”
苏童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问道:
“两位兄弟,你们能不能帮我暂时看一下牛车,我想带三个孩子进集镇里面看看。”
她接着解释道:“毕竟,我们乡下人,来镇上一次不容易。”
说着,苏童从口袋里面掏出二十个铜钱,一人给了他们十个。
两个粮铺伙计喜出望外,连忙接下铜钱:“大嫂子,你就去吧!我俩保证给您看好的牛车和车上的粮食。”
粮铺伙计一天的工钱也就十二文,而苏童这一次性就每人给了十文,几乎相当于一天的工钱了。
他们俩当然求之不得,心中充满了感激。
苏童笑着点点头,带着三个孩子,往镇里面走去,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苏童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让埋伏在暗处的高风和高雨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他们原本以为,苏童购买了这么多东西,应该会直接回家,因此,装扮成流动卖货郎的高风和高雨便悄悄地跟得更近了一些。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苏童竟然带着三个孩子折返回到镇里。
苏童带着三个孩子,从高风和高雨身旁擦肩而过,两人则像是做贼心虚一般,不自觉地低下了眼睛。
两个假货郎的这一反常举动,当然没有逃过苏童的眼睛。
她心中暗自思索,难道自已被跟踪了?
这两个假货郎,到底是谁派来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苏童的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这些问题。
考虑到镇上这么多人,这两个假货郎应该不敢对自已下手,于是苏童暂时安心,决定带孩子们好好逛一下镇子。
反正,自已现在手里有的是钱。
二儿子崇文带着好奇和期待的语气问道:“娘,你去药铺卖药材,能不能卖了很多钱啊?”
苏童微笑着回答道:“是啊!不光药材卖了钱,那只琉璃杯,我也拿到当铺换了钱。”
崇文听了,眼睛一亮,兴奋地追问:“那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买很多好吃的,还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苏童笑着点了点头,温柔地说道:“是的,你们仨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娘今天都满足你们!”
三个孩子听了,欢呼雀跃,兴奋地跳了起来:“好哦!好哦!”
女儿雅婷稚嫩地开口,带着一丝渴望:“娘,我想吃红豆糕,一点点就行。过年的时候,我看三明爷爷家就卖了一小盒,他家小孙子吃的可香了!”
苏童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眼中满是慈爱:“好!待会娘给你买。买一大盒!”
二儿子崇文接着说,眼中闪烁着期待:“娘,我想要一只风筝。马上天就暖和了,我想去放风筝!”
苏童也答应道,语气中充满了宠溺:“没问题。等会给你买一只老鹰风筝!”
最后,苏童看向了大儿子赵宣武,温柔地问道:“宣武,你想要点啥?”
赵宣武有些羞涩地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懂事:“娘,我啥也不要了。咱家有吃有喝的,就行了。”
看着走在前面儿子瘦瘦的大个子,苏童内心涌起一股暖流。
苏童明白,大儿子深知家里之前的清苦,虽然现在有点钱,但还是省着点花比较好。
多懂事的孩子!
他总是把家里的困难放在心上,不愿意给母亲增加负担。
不知不觉间,一家人来到了一家卖糕点的铺子前。
苏童不经意间抬头一看,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走近一看,原来正是他们村里的媒婆张氏。
此刻的张氏,正站在糕点铺前,和店里的小二激烈地讨价还价。
“你们家的糕点,怎么就这么贵呢?!”
张氏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吃了这些糕点,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
“就这么一小包糕点,就不能给我便宜两文钱吗?!”
张氏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要将整个铺子都震塌了。
“我可是你们店里的老客户了,没有我们这些老客户,你们店怕是早就倒闭了吧!”
张氏的唾沫星子四处飞溅,几乎要喷到前面的糕点上面了。
糕点铺的小二被张氏的气势完全压倒,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他只能站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着张氏的责骂。
终于,张氏说得有些累了,小二才弱弱地开口道:“大娘,我们店是小本经营,要再便宜两文钱,那就真的是赔钱赚吆喝了……”
张氏喘匀了气,正要开始下一波言语轰炸,忽然注意到旁边,不知道什么时间出现的苏童。
她有些意外地说道:“宣武娘,你怎么在这里?”
苏童应道:“孩子饿了,给孩子买点吃的。”
“切!”
听到苏童的话,张氏立刻嗤之以鼻:“糕点这么贵,我买的时候都要掂量掂量,你买得起吗?”
“还孩子饿了?你拿这些糕点,当饭吃呢?!”
苏童猛然扭头,俯视着身高只到自已鼻子的张氏,目光凛冽:“我就当饭吃,怎么了?”
随即,看向糕点铺伙计:“小二哥,这是50文钱,给我来两盒绿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