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当然知道,利用模具制作时,会遇到种种麻烦,不然的话也没人会放着简便的道不走硬要去靠手磨。
只不过,对于别人来说,模具的质量是一个难题,可对于林秋来讲,想要修复这个缺陷却轻而易举。
不过只是从商店中买了一份陶土材料的配方,目的并非是为了制作陶器,而是,在各式的土壤当中,粘土,向来是最容易固定型态的。
若是让外人们听到,有人居然想要用粘土来制作模具,恐怕会笑出眼泪来,毕竟,粘土潮润,如何能与炽热的金水相适应?
怕是连模具都倒不满模子就裂了吧!
正在玩泥巴的崔良毅就是如此想的,他那两个指节粗大的手掌稳稳的落在细腻的粘土上面,心里颇有些膈应:
男人,铁锤才是浪漫,玩泥巴,是还没长大吗?!
“认真干活!别偷懒!”
林秋四周看了看,有些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柳条,不然他定要当一回万恶的监工。
“虽然看你不顺眼,但还是要劝你一句,”
沉默了许久,崔良毅忽然开口说道,
“你身份尊贵,此生衣食无忧,没必要为了一时之气去沾手,滚烫的铁液是非常危险的,就你制作的这些垃,咳,模具,定然是撑不住那炽热的温度的,在出货时,轻则烧伤,重则死亡,也不是没有可能。”
“多谢关心,不过没什么,我又没打算亲自动手,”
崔良毅捏泥的手掌突然僵住了,他左右看了看,此地没有第三人了吧?
你不动手,莫非还要我来?!
回头,与林秋那满是肯定的目光相对,崔良毅手一哆嗦,差点炸了毛,什么鬼?要进行赌斗的人不是你吗?三日时间这都过去一日了,你究竟干了点什么?
吃饭睡觉,指使我?
爷不干了!
崔良毅当场就想要骂出声来,自己是来当监工的,又不是来玩命的,用粘土去接铁汁,这不是妥妥的找死吗!
林秋笑眯眯的看着忽然躁动起来的崔良毅,说道:“十两。”
万恶的两个字眼忽然堵住了崔良毅的嘴巴,让他怎么也不好骂出声来,试探道,
“给我的?”
“你干活,我给你付工钱。”
林秋平静的说道,
“也罢,毕竟很危险,就二十两吧,另外,每成功制作出一个合格的模具,可以额外给你一两。”
崔良毅顿时正色:“好!”
与他来讲,以其丰富的经验,起码可以判断,什么时候会出现威胁,及时逃离。
相比较着风险来讲,二十两银子,那可是足以相当于自己好几年的工资了,自从锻造司越来越不景气,朝廷下拨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少,现在只能靠着给其他地方做些零工来勉强维持收入了。
而那些零工的价格,忙碌半天制作一件或许只能让自己挣个十几文,也就几顿饭钱,哪儿能买得起宅院,何时才能有钱去娶妻纳妾呀。
毕竟男儿火力旺,有这想法不奇怪。
“是白银吧?”崔良毅想了想,再次确认到,以免之后林秋耍来给自己十二两谷子,那可就麻了爪了。
林秋有些古怪的看了对方一眼:
“你这么看不上自己的小命吗?都冒着生命危险做事了,计价单位当然是黄金啊。”
这就…可以准备退休了吗?
没见过钱的崔良毅有些晕乎乎的想到,手底下的动作又加快了几分。
他的基本功很扎实,到月半时,燃烧着幽蓝色烛光的屋子里,地面上已经整齐的码好了三十个粘土模具,每一个都按照林秋的要求,长度尺寸方面分毫无差。
没错,不能凭手感吃饭的匠人不是一个大师,但是,再大的大师也要在黄金面前低头啊。
甲方给了那么多钱,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自己在制作的时候拿着皮尺进行比对较核,这算事吗?
你不多提点要求,钱我都拿的不安心哩。
没有去看一脸傻样,站在那掰着手指头计算这一次赚的钱够自己吃几辈子的崔良毅,林秋拿起了烛火,慢慢的在每一个模具之中徘徊。
“这个,第二排第四个,第三排第…”
在崔良毅疑惑的目光中,林秋很快地点出了六个模具,继续说道,
“这六个,内里加工细节有问题,粘土不均匀,不合格,其余的都作数。”
崔良毅蹲了下去,一手一个,小心翼翼的捏起模具,开始比较林秋点出的几个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
他看了半天,一脸的懵逼,明明都是一样的好伐?
“人的眼睛有处理极限,在你没法确认的时候,可以试着去借用工具。”
林秋抬起手中的蜡烛,示意道,
“你以为这个蜡烛是我为了好玩儿放在这儿的吗?”
难道不是?
崔良毅满脸的狐疑,可任凭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一个发蓝光的蜡烛能有什么作用,连照明都照不完全,一晚上自己好几次看花眼,都是因为灯光太暗的缘由。
“光芒,有赤橙黄绿蓝靛紫,你可知为何会出现颜色的不同?那是因为波长问题,普通的蜡烛火焰散发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所以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反应。
而蓝紫光就不同,它们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一旦在粘土之中均匀加入一定剂量的荧光物质,就可以与高频光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应。”
“透过反应程度的强弱,自然能够分辨的出,模具内里结构是否均匀。”
崔良毅拍了拍手: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你自己看就行了。”
林秋无语,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又是在瞎白话了,
“蓝色烛光距离粘土较近时,随着蜡烛附近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空气扭曲,在扭曲的空气下,就能够看到,粘土内里有点点的光芒散射,一看均匀程度就知道,这个模具是否合格了。
之所以要在晚上来,也是因为,日光之中包含七彩,这点可以用三棱镜分解得出,各色光波混杂,就算点起烛火,也很难让物质的反应表露出来。”
崔良毅依言举着烛光靠近,果然看到了林秋所说的现象,心中不由的有些佩服了:
虽然仍然觉得这玩意儿没什么用,但是,林秋知识的储备量及思路的天马行空让他望尘莫及。
“看好,制作完毕以后,将这些模具放入附属炉子里进行低温烘焙,让磨具变得具有脆性,彻底固定形态。”
林秋道出了最关键的一步,他走到了左边的圆锥炉前,手上裹上厚沉的护手,从底侧拉开门户,当一个个模具分别在内部摆好,并且讲解道:
“这一步要注意时间,如果太短,水分没法烘干,在浇筑时就很容易出现失败,可如果太长,又会直接让模具在炉子里就成为一堆碎渣,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