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戌时。
在白马书院的整条商贸区街道上这张灯结彩,彩绸高挂。
整条笔直的街道上现在已是人满为患,整条大街上已经飘满了那书香的气息。
整个白马书院内,再次迎来了一场极为热闹的大场面。
张玉恒带着赵辰和陆柏以及自己的几位师哥们,陆陆续续的从张玉恒的店铺内向外搬着桌椅。
多张桌子拼凑成了一排,文房四宝,卷轴纸张在旁边已经拜访了一箩筐。
正值这诗会已经开始之际,张玉恒等人已经走出了商铺门前。
张玉恒开始有些惊愕的发现,涌入这条街上的学子都集中在商贸区入口处的街头,而能走到这深处来的学子是越来越少。
陆柏的眉头微微紧皱,目光转向了这条街的街头入口,只见大多数的学子都开始聚集在了那一个地方。
几乎都集中到了宁宏轩新开的那家书局,‘宏轩书局’。
“这是怎么个回事啊?这白马书院的学子怎么都跑那边去了?”
“咱们所在的这个位置也太差了,人都拥挤在那个地方就都不动了!”陆柏此时都开始埋怨上了这里的位置不够好。
“那个位置好像是宁宏轩开的那个书局吧,这人都被他给截住了?”张玉恒的眉头微微一皱,看到那人群所聚集的地方,感觉人全都被宁宏轩他们那里给截住了。
陆柏向那一个方向进行眺望,定睛一看果然是宏轩书局所在的位置。
“肯定是宁宏轩他们那些人搞的鬼,他在那边就把人给截住了,那这里还有咱们什么事啊?”
“咱们费尽脑筋想出来办诗会的办法,却把他们给成全了!”
“本世子现在就找他们算账去!”陆柏挽起了这两边的袖子,说着就要往宁宏轩他么所在的方向而去。
就在此时,街头所在的方向突然传来了宁宏轩他们的吼声“白马书院的各位同侪们都过来瞧瞧啊!”
“我靖王朝的大皇子莅临白马书院了,今天我们宏轩书局墨撒诗会当场!”
“大皇子率我靖国文坛各大文人才俊 诗词大义卖,每篇诗词大家任意出价!”
“一切所得均用与我筠州水患的赈灾!”
“目前远在筠州的灾民已经多达十数万,房屋被大水冲毁居无定所,他们都郑盼着咱们的援助呢!”
“希望各位白马书院的同侪们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支持一下我们大皇子的善举!”
“靖国文坛名流现场作诗了,大家都过来瞧过来看啊!并且有幸获得大皇子的签名!”
街边的那一端,接连不断的传来了那宁宏轩的吼声,一些人已经开始为大皇子赵叙那边进行造势。
面对这样的场面,张玉恒他们这些人都已经看愣了。
而作为这次诗会的筹办人,叶红凌现在也都随之看呆了。
这次诗会办的,与以往在碧春苑所办的诗会完全不一样了,这规则变了味道也随之也变了。
“我怎么感觉到,这诗会好像办的和之前怎么大不一样了啊,这还能叫诗会了么?”
“咱们一起筹措的这个诗会,怎么就给他们做了嫁衣了?”叶红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办诗会,搞诗词歌赋大义卖筹措银两,需要的就是较高的人气,这明显是被宁宏轩他们那些人给捷足先登了。
张玉恒的这一双眼睛渐渐的眯成了一条缝隙,忍不住的也跟叫骂了一句:“嘛的,他们那些人是跟咱们想到一起去了!”
“宁宏轩又是秘书省太史的儿子,再加上大皇子的名义在那撑足了场面,哪能没有人过去捧场呢!”
“这白马书院的那些学子们,多少都是要给一些面子的嘛 !”
赵辰见到那边已经办的那么火热,而且他们现在也全都准备的充分了,只是这边的场面显得太小了一些。
“玉恒,这人都被吸引到那边去了,那咱们现在这里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啊?”赵辰内心多少有几分失落的看向了张玉恒,顿时他的信心已经被他的大哥给打压下去了。
张玉恒想要做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半途而废过,不管今天是否能达到这预想的效果,这都要圆满的进行下去,直到这个诗会是彻底的结束。
此时还不等张玉恒开口说话,而墨轩书局的李东升却在这个时候强行说道:“这个诗会当然要继续办下去了。”
“不管怎么样,这个诗会都必须要进行下去!”
“我李东升来帮你们进行造势!”
“张公子,我能不能向你讨一篇诗词?暂时一篇就好!我有办法能把人全都给吸引过来!”李东升转身就面对向了张玉恒,直接问张玉恒讨上一篇诗词。
“我么?现在就先写下来了一篇?”张玉恒的眉头微微一皱,在李东升的面前再次确认了一下。
李东升得意的嘿嘿一笑,连连点头道:“当然当然,张公子你只是不知道你写下的一篇诗词有多大的魅力!”
“只要您大笔一挥,那向你求上一篇诗词的人,那绝对是不在少数!”
“张公子,请吧!”李东生抬手指向了摆放在商铺门口上的桌子,示意着张玉恒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就开始。
张玉恒看着都聚集在街头那边的学子,心底一横,也只能试试看了。
张玉恒提起笔架上的一只狼毫,在砚台上开始大力的挥洒笔墨,象征性的写下了一篇诗词。
从上次碧春苑诗会回来后,张玉恒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写诗。
这一次张玉恒再次一笔作诗,再次引起来了叶红凌的高度关注。
毕竟她能与张玉恒相识相知,全都靠诗会上的那些诗词佳作。
张玉恒一边挥洒笔墨,这嘴边开始跟着低吟道:“《水调个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玉恒这最后一笔落下 ,一整篇的诗词一气呵成,中间从未有过停顿就完成了最新大作。
可是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一篇诗词, 张玉恒为了把这气氛营造起来,能帮助这个世界中帮助更多的人。
张玉恒的心里也只能跟苏轼说一声对不住了,只能拿他的大作在这儿多换一些银两了。
“李老板,你看这篇诗词成么?够不够撑起这个诗会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