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0章 传奇海匪

回到闽中之时,已是黄昏时分。除去庞明以外,其余人员也早已回到府中。

“你今天跑了跑,可有何收获啊?”林逍遥朝姬曲问道。

“师父,上午东方先生带着我了解了一下闽中目前的行情,在此次匪患之前,闽中等地确实这商船租期都是排的满满的,各船帮的生意忙都忙不过来。不过他们的规模都不大,所运营的船只也大都是些中小号的福船。所以运量一直难有大的提升!”

林逍遥点了点头道:“所以我说这海运的生意有你可做的吧!”

“那是,师父的眼光自然是不会错的。下午我又去了几家位于闽中的船厂看了看。”

“结果如何?”

“闽中的几家船厂规模也都不大,我看了其中比较大的三家。两家只能造中型及以下的福船,还有一家能造大号的福船。不过由于订购这样大船的并不多,所以几乎一两年才会有一艘。再加上近半年以来开始闹海匪,弄得他们的生意也不是很好。”

林逍遥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了解,现在造船的价格如何啊?”

“当然了解了,如果是造那种能运四五百人的大型福船,现在的价格大约在两千到两千三百两左右。而能运送两三百人左右,也就是我们来时乘坐的那种船,造价在一千三至一千五百两的样子。而百余人容量的小号福船,价格也就七八百两。另外近海用的沙船,和小型的快船,这些,基本就在一二百两的样子。”

“哦!我知道了,这样吧。明天你陪我再跑跑这些船厂,我打算把这些大点的船厂都收购来合并了,否则以这样分散不成规模和体系的产生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为水师提供所需的船只的。”

姬曲一听,不由的惊道:“啊!都收购了?那这得多少钱啊?”

林逍遥笑道:“当然不是所有的收购啊!而是那些规模大一些。特别是位置好,又有着一些有丰富经验技术工匠的才收啊。一些小船厂不还得给民间生产一些小船、渔船之类的嘛。而且听你说完情况和报价来看,比我预想的中还是要便宜一些。再加上现在他们的生意都不是很好。因此现在收购正是时候,而且应该也用不了太多钱的。”

东方慕白听罢,不由的赞道:“王爷远见,这样做方能长久。否则这水师即便是建立,今后若是要添置新船,或是维护,都得去找民间的船厂,这其间的弊端自然很多。若是能收购这些船厂,成立一家由朝庭管理的大型船厂,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东方兄说的是,不知东方兄今日可还算顺利呢?”

“哦!大人吩咐的事都已办妥,各州府的公文也已发布下去。陈大人那边也已差人立即着手展开募集,同时为今后水师驻地的选址,我也请他先派人去寻找考察了!”

林逍遥点了点头:“目前看来一切都还算顺利,我今天和周兄去了趟紫坪寨。关于水师人手缺口的问题也已解决了!”

几人正说着,庞明便回来了。一见他回来,林逍遥忙道:“即然人都到齐了,大伙也都饿了吧!咱们先吃饭,有什么事吃过饭再说!”

庞明却走到他跟前道:“王爷,要不我还是先汇报完了再吃吧?”

林逍遥笑道:“可是有什么紧急军情?”

“不!那倒不是!主要是海匪目前的情况以及那匪道张庆的老底,已让之前陈司正派的人查清了。所以……!”

“哦!这些事不急。先吃饭,吃完以后再慢慢说!”

待吃过饭以后,林逍遥才将庞明单儿叫到了房中,毕竟监正司设立暗桩,联络点这些事还是需要保密的。当然,这并非是对身边的人不信任。而是监正司的规距如此,林逍遥自然是清楚的。

“王爷,这个张庆的底细已经调查清楚了。这家伙还真不是普通人!他之前是监正司的人!”

“什么?监正司的人?”林逍遥一听,也是大感意外。

庞明接着汇报道:“这个张庆原名张显宗,在林嶷还是康王之时,便是乔度手下,因其也是圣剑门出身,算起来也能说是仇虎的师弟,因而身手也还不错。林嶷篡位之后,乔度成了监正司的司正,当时他手下有号称四大金刚的四名亲信。他也是通过这四名亲信来掌控监正司的。其中两人在郢都之战时,让陈司正所杀。另一人随乔度伪帝出逃时,死于乱军之中。唯独这个张显宗活了下来!”

“这小子是怎么逃出来的?”林逍遥不解的问道。

“其实他也不是逃出来,这个张显宗当时是内情属的提典。那时的沔县之战尚未爆发,而北宁已经围了淮州,此时伪帝几乎无兵可调,于是便想到了闽中镇的卫军。乔度便秘密派遣张显宗来闽中,就是让他无论用什么方法,重金拉拢也好、威副利诱、还是高官厚禄也罢,总之就是要让闽中镇的卫军听命于伪帝。然后再让他们经南康、直杀靖国军的后方。可当时闽中镇已响应您的号召,主力全都调往北线去增援淮州了。而张显宗并不知情。到了闽中,怎么也见不到镇守史司马淡。当他后来得知,司马将军根本不在闽中,而是奉王爷及闻大将军之令北上之后,这才感觉大事不妙。”

“那后来呢?他又怎地成了海匪呢?”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以后,这家伙不敢耽搁,便立即起程返回郢都。那知走到半路上便听闻伪帝主力已在沔县惨败,我大军已直指郢都。这小子倒是有些远见,他知道大势已去,乔度这颗大树肯定倒了。于是便改名换姓,竟然返回了闽中。在闽中期间,他也知道海上贸易之事,然而他即没这么多本钱来做生意,更怕自己的身份泄露。于是便带着两名手下,拉了十几个地痞流寇,就下海做起了那没本的买卖。像他这样初入海的海匪,人少、对情况也不熟悉,自然也是不容易。大一点,或是结队的商船,他又不敢抢。只能偶尔遇上一些落单的小型商船,甚至是一些渔民都不放过。可这样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的。不过这小子还真有些头脑。”

“怎么样?”

“后来,他便盯上了在梅州境内,盘距在一处海岛上的海匪,这伙海匪有一两百人、七八条船,在当地也算是势力较大的一股海匪了。不过这股海匪的头子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却十分扣门的主。抢来的金银都只分给手下一小部份,其余的都自己藏起来。而抢来的女人也是他玩够了,才扔给下边的人。如果稍漂亮一点的,他便据为己有,强娶了八个押寨夫人也没手下的份。于是他假意前去投靠,待摸熟了情况之后,便暗中进行煽动不满情绪。并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将那海匪头子与几名亲信给除掉。随后便将搜出的金银拿了一半出来分给手下,那些押寨夫人,也全赏给了几名支持他的小头目。于是他便顺理成章了接管了这伙海匪,成了他们的头头。”

林逍遥笑道:“这小子,倒是把监正司学的东西都用上了啊!”

“后来,他便开始一边劫掠,一边招兵买马。由于他大方,那些手下都愿意跟着他卖命。很快便成了沿海地区最大的海匪势力,之后便采取各种方法,将沿海十几股规模较大的海匪都给吞并了。这样即壮大了自己,又减少了竟争对手和威胁。之后便发生夷县之事!”

听庞明讲完这张显宗的来历和经历,林逍遥心中不由的暗叹:“这小子的发家史倒是挺传奇的,都可以拍成电视剧了。不过这小子确实有头脑,又在监正司干过,眼界与计谋都远非寻常海匪可比。此人若不除掉,定会给海上的安定造成极大的破坏。若是日后稍成气候,再与北宁勾结起来,那我大虞的东南可就再难安宁了!

林逍遥接着问道:“那现在海匪及夷州岛上的情况如何?”

“回王爷,据陈司正先前派去的人探查,目前张显宗的海匪已控制了整个夷县及周边的十数个村镇。他虽然并没有让手下进行劫掠,却在自立为王之后,巧立名目,强行征税、征丁,也是弄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目前其海匪数量已增加至六七千人。不过其中有不少都非自愿,而他在当地以征招庆国军的名目强行征来的。就在数天前,他的人还与靠近夷县的一个当地部落发生了冲突,当时他的人吃了亏。于是这家伙便派了两千人马前去震压,使得这个部落死伤了数百人。活下来的都逃往了深山里。而且听说这家伙还打算对这一些大的部落进行拉拢和分化,并挑起他们的矛盾。想借此来强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削弱这些部落的力量。目前岛上的情况基本如此。”

“那设立情报站的事情如何了?”

“陈司正派去的人有两人留了下来,我已又派了两人去与他们汇合。并让他们收集有关海匪的一切情报,及时的传回来。只是目前海匪对夷县码头管的挺严的,回来的人都是绕到离夷县较远的镇上用小船回来了。等派去的人摸清了门路之后,我准备再派两人带着信鸽前去。这样才能及时的传递信息。”

林逍遥点点头道:“嗯,你做的很好!不能操之过急,这带着信鸽,一但让海匪查出来,那可是会要了兄弟们的命的。所以稳妥一些是对的!对了!还有一事,我相信那张显宗即然是在监正司待过,那必然也会对情报收集非常重视。所以我想,当他听闻我到了闽中之后,必然会引起重视,肯定也会派人来打听情报了解我们的动向的。而这方面还是内情属更为在行一些,所以你需立即联系他们的人,让他们加强闽中的人手,并对可能是海匪探子的进行严查。但也要记住,不可动静过大,以免扰民。最好是暗查暗捕!”

“是!那我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