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43章 重九下山

“哦!弟子记住了。”

丹灵子回过身来看着他道:“好啦!你可以去与你的掌门师兄和四师兄道个别,然后下山去吧!”

“下山?”黄重九不由的一愣。

丹灵子微怒道:“你这小子,你又不喜道家修身之术、武功也没啥可练的了、又不能帮着你掌门师兄处理门中事务、你还留在山上干嘛?”

“我……我可以陪在师父您身边啊?”

丹灵子听罢,却喝道:“你陪着我这老头子干嘛?你还这么年青,什么成家立业、你又不是贪玩吗?外边的世界大的很,名山大川、奇山秀水多的是,你也正可以去看看啊!好啦!总之你别留在山上了,若真是想为师了,有空回来看看便好。为师接下来的时间,将潜心研究一些道家典藏了,可没时间理你!”

“哦!”

看着师父说的如此坚决,黄重九也知道师父的心意是无法改变的。而且他虽有些玩皮,但还是非常听师父的话的。

于是他忙伏地朝着丹灵子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离去。

刚走几步,丹灵子又叫住了他道:“重九!你先去找你掌门师兄,他知道应该怎么做的!”

“是师父!我知道了!”

丹灵子的二弟子陈锐如今已不是代掌门,而是丹灵子已正式传位于他了。陈锐虽然在丹灵子的几个弟子之中,资质可算是相对最差的。但其人沉稳,干练,又能精于道家典藏。倒是掌门最合适的人选。而他资质虽然相对差一些,可却潜心修练。如今也是已达黄道境中品,因而在武功上也能震得住门中弟子。

当听黄重九说师父让他下山的时候,陈锐也有些不舍的看着这个小师弟说道:“师父说的是啊!你已年过三十,又不适合修道。也确实该下山找你自己的生活去了。不过你下山之后,千万要注意。这世上最厉害的不是什么武功刀剑!”

“那是什么?”

陈锐平淡的说道:“这世上最厉害的是人心、是阴谋诡计!所以你下山之后,千万别轻信外人!江湖的水很深!”

黄重九笑道:“师兄放心吧!除了门中的师兄弟,我不会轻易相信外人的。师父也说过,我虽然心性单纯,但我并不傻!”

陈锐也笑道:“那倒是,要不师父怎么老是夸你呢!而且你的武功也自当在我之上,所以你只要稍加小心,当无人能轻易伤的了你。”

说罢,陈锐又转身从柜子里取出几张银票递给他道:“这下了山,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这是一千两银子,你收好,千万别乱花。你下山的时间不多,也没出过远门。要知道,这一千两银子,可已足够普通百姓一家人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哦!我知道了,谢谢师兄!”

陈锐笑道:“你也别光顾着谢我,这都是师父让我平时给你攒下的!”

“我知道了!师父的恩情我不会忘记的!我去与四师兄说一下,然后再收拾好东西就走了。不过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和师父的!”

陈锐忙道:“你四师兄不在山上,恐怕这次你没法和他道别啦!”

“他不在山上啊?”

“是啊!自你三师兄去世后,门中杂事都是我在处理。而外边的许多事都只靠你四师兄去跑腿奔波了!越剑门的新掌门即位,你四师兄代表我们灵云门去道贺了。恐怕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回来。没事!反正你以后有机会回来的!到时我们师兄弟再好好的聚一聚!”

辞别了师兄弟,黄重九收拾好行装便独自一人下了山,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地方。在这之前,他最远也就去过附近的两个县城。此时的他,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虞国的史官将林嶷发动郢康之乱,至其篡位登基为帝,一直到靖国军攻克郢都这一年多称为平康之乱。如今离平康之乱已过去大半年了,林免登基也有近半年了。

这大半年以来,虞国的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特别是在平康之乱中折损严重的各卫军及募府军军力也都已全部满员。

不过郢都除禁军与城防营也已恢复以外,郢都卫还只是一个空架子。仅有城北空空的军营以及林逍遥所征招的一些主要将领。

虽然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但郢都卫的空缺使终对虞国的安全不利。林逍遥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加快了郢都卫的组建步伐。按照他的计划,将于昌平元年的立秋之后,从其余六卫的卫军中各调集五千人,然后再征召三万人,组建一支六万人规模的郢都卫。

这兵力总数,其实与详嘉帝时期准进行的扩军兵力是相当的。当时是准备增设一镇三卫,三万人。如今将郢都卫扩增至六万人,总数上并无变化,也不会造成过度消耗民力。

至于郢都卫的编制,在听取了闻双、屠炯以及东方慕白等人建议之后,林逍遥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现代知识,决定将郢都卫打造成一支综合作战能力强,能够快速机动的王牌部队。

这六万人,将分为六个师。其中一个以骑兵为主的骑兵师。当然,虞国现在不可能有这么多优良的战马。也不可能将其他各卫的战马全部抽调,这样会影响各卫的战斗力。所以,这支骑兵师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计划为五千骑兵与五千步兵。等日后有了战马之后再增加,直到成为一支全骑兵的队伍。

另外五个师与别的卫军各师编制大致相同,只不过他将各师中的一个营改为了工兵营。这个工兵营的作用与现代的工兵营大致相同。主要作用便是开路搭桥,以便主力能够快速机动。同时,营寨设立、迁移等工作,也主要由工兵营负责。由于工兵营主要是从事这些繁杂任务,所以在战斗力上,也不用要求太高,能够达到募府军的战力即可。这即便于兵力征集,也能将其余的九个营从一些繁杂事务当中解脱出来。从而保持最好的状态用于战斗。

此时的织造司已成立三月有余,林免便正式提出准备迎娶肖英泽之女,并立其为后。

此事虽然也受到一些宗室与朝臣的反对,他们认为皇帝应该迎娶朝中重臣或武将的女儿,这样更有利于皇权稳固。但在唐滨与林逍遥,也包括慈安太后的劝说之下,虽小有波澜,但最终还是顺利的迎娶了肖氏之女。并立其为后。

这一天,也正是皇帝林免的大婚之日。林逍遥自然也受邀入宫参加了庆典,并于晚宴之后方才与周琦回府。

回想着林免成亲时,高兴的样子。他在为其开心之余,也不免想到了诗瑶。若是诗瑶尚在,只怕自己也当与她成亲了吧!

只可惜她两度为了救自己,一次重伤假死。而后一次则是为不拖累自己,而主动自尽!想到这些,林逍遥心中不免的感到愧疚与心酸。

皇宫的酒宴,虽然热闹。但场面事居多,林逍遥不仅没怎么吃饱,而且也没喝太多酒。

此时正值四月下旬,天气不冷也不热。他回到府里,并无睡意,而是先独自一人来到湖边的凉亭里坐了下来。一边抬头望着满天的星斗,一边回想起与诗瑶从相识到决别的点点滴滴。

“怎么?睡不着啊?”

一回头,见是周琦,林逍遥不由的问道:“怎么?你也还没睡啊!”

周琦笑道:“回来的路上,我便见你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怎么?是想她了吧!”

在周琦面前,林逍遥毫无遮掩,他点了点头道:“是啊!如果她还在,那该多好啊!”

周琦竟然从身后拿出一壶酒与两只杯子来说道:“来,我陪你喝一点吧!”

“好啊!你是不是也想我姐了呢?”

周琦将酒倒上之后叹道:“说实话,想确实是想。不过我也清楚,在她心中真正爱的只有太子,而我无论怎么做,她也只会把我当朋友。所以,说实话,我虽然也很想她,只怕还是不如你与诗瑶姑娘吧!”

“或许是吧!不过即便如此,你还真的好好考虑一下李姑娘吧!李姑娘不仅人也漂亮,武功又好。而且还通情达理的。真的和你挺般配的!”

听林逍遥说完,周琦笑道:“李姑娘的心意我怎能不知。而且她也确实是一个好姑娘,只是我现在心里依旧还有些放不下!再等等吧!我也不想太委屈了人家!”

“还等,你都快三十了!而李姑娘也二十五六了!再拖下去,反而才是委屈了人家李姑娘。如果你真能接受李姑娘的话,我看你还是越早越好!”

周琦望着天想了想,还是没下的了决心。于是说道:“我再想想吧!尽快!尽快!你也别老是催我,你也是老大不小了啊!我知道诗瑶姑娘的事,对你打击很大。可是毕竟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你就没一点打算?”

林逍遥听罢却笑道:“我两个娘都没着急,你着什么急啊!”

两人正聊着,便听见紫烟的声:“王爷!周大人!你们还在喝啊!怎么?皇宫的御酒不好喝吗?”

两人一回头笑道:“也不是酒不好,主要那些应酬太多,那有我们这样亭中观星喝起来舒服呢!”

“那要不这样吧!我去厨房给你们做两个小菜也好下酒,比你们这样干喝好吧!”

不待林逍遥说话,周琦却抢先道:“好啊!紫烟姑娘做的菜就是比那些皇宫厨子做的好!那就有劳紫烟姑娘了!”

紫烟微微一笑道:“周大哥说笑了。那好,你们稍等!”

其实紫烟与他们相处都十分的随和了,虽然林逍遥是位高权重的郢王,但他全无架子。所以紫烟除了称呼上依旧如此以外,平时大家说话相处都显得挺随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