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万历帝看着光幕,喃喃道。
“唉,朕就是龋齿啊!”
“啧啧。”
“牙疼不是病,但疼起来要人命啊!”
“哎呦!又疼起来了!快!快传太医!”
当年万历帝的陵墓被挖开后,众人发现万历帝颅骨中残留的牙齿仅有22颗,缺牙的部位牙槽骨吸收较低,可以判断,这10颗牙齿是生前就自行脱落的。
剩余的牙也并非完好,有几颗下牙仅剩下了残根。
从牙槽骨内绿豆大小的骨质残损可以看出,万历帝牙齿的损坏甚至到了根尖部位。
也就是说万历帝患有龋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蛀牙。
并且蛀牙非常严重,不仅坏了一片,还已经感染到了牙髓,造成了牙髓炎,导致了根尖部位的损坏。
龋坏引起的急性牙髓炎,会带来剧烈的疼痛,最严重可能达到7级。
作为对比,分娩的疼痛可达到10级,7级也不容小觑了,更不要说是多颗蛀牙。
而且要知道,当代人牙髓炎犯了,还可以接受根管治疗。但18世纪根管治疗才首次出现,且上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对于600年前的明朝来说,这个技术还非常遥远。
那么既然不能根治。至少得止疼吧。
于是太医死马当活马医,决定把一种东西放到药丸子里,让皇帝发病时候能不那么痛苦。
结果这一下,确实止住了皇帝的疼痛,万历大喜过望,牙一疼就服用这丸子,结果越吃牙齿烂的越快。
因为。
药丸里放的是鸦片。
万历帝的骸骨中,也的确检测出高浓度的吗啡,侧面证实了这一史料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