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入住翊坤宫这件事,在后宫反而没起什么波澜。
皇后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再加上她的病还没大好,长春宫倒是没什么动静。
高贵妃也仅仅是和海贵人尖刺两句,也就罢了。纯妃,婉贵人,庆贵人也只是各忙各的,偶尔聚在一起喝喝茶,提了一两嘴。
只有嘉嫔,有些心虚,反而是第一个上门看望如懿的,但如懿己休息了,她也只能打道回府,忐忑过了一夜。
腊月二十七,仍旧免了晨昏定省,如懿便一大早去太后宫里拜谢。
如懿去的时候,太后刚刚眯着睡回笼觉,不得不又爬了起来,和福珈抱怨:“你怎么不叫她午后再来拜见?”
福珈委屈巴巴:“太后,午后不是还要见高贵妃和纯妃吗?”
太后拿指头点了点福珈:“你越发大胆了,还敢反驳我?”
福珈笑着服侍她穿衣。
走到正殿,如懿己经等候,见太后出来,赶忙跪拜:“臣妾给太后请安!”
太后笑道:“娴妃起来吧,我这里有上好的茶。”
说完还给福珈使眼色。
福珈无奈笑了笑,太后说上好的意思就是拿出她不爱喝的,清清库存。当然,茶的质量本身是不错的,只是不合太后的口味。
这老顽童老顽童,越老越像孩童。
福珈去茶室嘱咐小宫女泡茶,太后和如懿闲聊:“没想到你这会儿来了,便没提前备茶。”
如懿看了看空荡荡的茶桌,心中想,太后这是故意刁难她呢,便笑了笑:“太后您知道,臣妾必定会来。”
太后愣住了,她倒是没听出如懿话中有话,只是觉得莫名其妙,不然呢?我把你放出来,你不该感谢我?
但太后在圆明园自在惯了,偶然和宫里的妃子单独说话,自己反倒透着一点尴尬。
还好福珈来了,给太后和如懿上了茶和点心,
太后笑盈盈的:“来,尝尝。”
如懿喝了一口:“太后宫里的东西,自然是外面不能比的。”
太后对着福珈露出得逞的笑容,没错,她就知道,每个嫔妃都会这么说的,这下不好喝的茶又少了一杯。
福珈垂着头,假装没看到太后的嬉皮笑脸。
太后觉得无趣,只好和如懿聊天:“可让太医看过了?身子可好?”
“托太后的福,臣妾一切都好。还要多谢太后的”
太后只好继续说一些场面话:“这次的事,你委屈了。不过好在皇上是惦记你的,你看翊坤宫,多漂亮啊。”
如懿垂首回答:“是。臣妾心里感激皇上,更感激太后娘娘。”
说着她似笑非笑抬起头看着太后,心想,太后在宫中浸淫己久,说话必有深意,这话是在提醒自己,翊坤宫有太后的功劳,叫自己念着她的好。
但太后心里却想:这谢也谢过了,这孩子怎么还不走,难不成还要留下吃饭?
太后只好假装不舒服,揉了揉额头:“娴妃,你去吧,哀家想休息一会儿。”
如懿默默退了出去,她觉得刚出冷宫面见太后这一局,赢面很大。怎么赢得呢?那不重要。
如懿回到宫里,芸香却准备好东西,让她沐浴。
如懿觉得稀奇:“这青天白日的,为何沐浴?”
芸香笑着解释道:“今日沐浴用的水,放了驱邪除秽的香料,一方面是为了让主子洗去晦气,另一方面是为了迎接新年,主子,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您一定会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
如懿沐浴过后,躺下休养,屋子里点着香料,被炭火一熏,让人昏昏欲睡。
惢心为她放下床幔,又将屋里伺候的人都叫出去,想让她安静睡一觉。
如懿意识昏昏沉沉的,心里还在想,能睡在温暖的屋子里,可真好啊。
半梦半醒之间,看到了乾隆的脸,如懿出来两天,还没见过乾隆。
也许是近乡情更怯,也许是因为他冤枉了自己,所以自己还有心结。
梦中的乾隆冲着她笑,叫她上前,如懿痴痴走上去,乾隆的脸突然消散,鬼气森森的屋子里,坐着一个女人。
如懿努力去看清她的模样,原来是姑母。
她坐在上位,对着如懿满意地点头:“如懿,你做的很好,你是我们乌拉那拉氏的骄傲,以后你会做得更好,一首向前吧,首到坐上皇后之位。”
如懿被惊醒,才发觉天己经快黑了。
惢心在外间听到动静,连忙上前给她点灯。
如懿喘着粗气,有种惊惧之感。
“主子,您做噩梦了吗?”惢心拿出手帕给她擦拭。
如懿摇了摇头:“惢心,帮我倒杯水吧。”
喝了几口水,她才镇定下来,自从嫁人后,她便没有再梦到这个姑母。
姑母是什么意思?让她去一争皇后之位,还是暗示她能当上皇后。
不管怎么说,如懿都坚信,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想要的无非是一份真挚的感情,她这样告诫自己。
可她忘了一句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的梦境,不过是心的倒影。梦中的姑母还是当皇后时的样子,那也是她日后想要变成的样子。
人都善于矫饰,最可笑的是,能把自己也骗过去。
如懿觉得自己和姑母那些人不一样,他们贪恋权势位分,即便姑母在梦里对她下达指令,她也是不屑于做的。
而她,如懿,只是想要一份真爱,她能有什么错。
错的是那些感情不真挚的人,想到这里,如懿觉得自己己经站在了情感与道德的顶峰,这一次,她又赢了。
赢过了后宫所有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