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6章 天衣无缝拯救莲心局(终章)

莲心微笑着将他扶起来:“惢心,这件事不怪你,这都是我的不是。如果我不是那么软弱无能,就不会被王钦拿捏,如果我管好自己的嘴,没有和娴妃说三道西,就不会是这个结局。只是,我总该走个明白。”

莲心将惢心按在凳子上,俯下身看着她的眼睛:“我己经不打算让娴妃娘娘帮忙了,也托你带话,可娴妃娘娘怎么会闹这么大的阵仗?”

惢心眼眸下垂:“娴妃娘娘只是热心肠,她就是太首接了,没有用对方法,莲心,她不是有意的,她从始至终都是愿意帮助你的。”

惢心这样说,只是想让她走得毫无牵挂,毕竟恨更长久,莲心都要走了,又何必说这些事,让她下半生都不得安宁。

莲心轻轻笑了一声:“好,我知道了。”

她把银子放进惢心手里:“走吧,惢心,今日一别,你我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我祝你,平安,喜乐。”

惢心最终还是将银子放在桌上,临走前,又深深看了莲心一眼。

莲心背过身去,再也没有回头。

冬日的夕阳,将天边染成冷冽橙黄的画,枯瘦的枝桠印在这幅画上,美丽又荒凉。

宫里人行色匆匆,各司其职,少了一个莲心,也不过少了一粒尘土。

可尘土就该接受这随风飘荡的命运吗?

莲心不甘心,她看着各宫主子们离开长春宫,自己也走了出去?

长街上,莲心从一旁走出来,对着面前的人行礼:“主子,我有件事,想说给您听。”

对面的人停下了脚步。

次日,众人来到长春宫请安,有人问起莲心,皇后说,她一大早便离开了紫禁城。

莲心在宫里十多年,离开的时候,却如同沙粒落入荒漠中。寥寥几日,便没有人再提及莲心。

就连风光了几年的王钦,也如同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般。

紫禁城有人死,就有人生,有人落魄,便有人风光。

王钦死了,李玉便上位了,平常跟在王钦后面叫师父的小太监,如今穿着总管太监的衣服,人也贵气了几分。也轮到进忠进保这样的小太监跟在他后面殷勤地喊着师父。

新进长春宫的素练是富察家的老人,从小伺候皇后,一朝之间,便成了长春宫的掌事姑姑,深受皇后的信任,也被皇帝尊重。她行事严酷,和莲心不同,整个长春宫变得更加庄严肃穆,不像宫殿,倒像是庙堂。

除此之外,而帝后也难得的陷入了冷战。

乾隆和富察皇后,少年夫妻,结发厮守,郎才女貌,伉俪情深,儿女双全,甚是难得。

这些年,乾隆从来没有对富察皇后红过一次脸,这次因为太监宫女对食的事和富察皇后冷战,说到底还是觉得皇后让他失了脸面。

不过宫里有什么事,帝后经常一起出面,每每出现,还是可以维持表面上的平和,叫外面的人看不出什么。

此消彼长,皇后失宠,意味着有人得宠,而现如今,最得宠的莫过于嘉贵人。乾隆十次来后宫,六七次都是要住在她那里。

其次就是有着身孕的怡嫔,怡嫔的身孕也快五个月了,目前胎儿很健康,乾隆被玫嫔的孩子打击了一番,现在最重视这个孩子。

除此之外,就是纯妃最受宠。

皇帝经常和纯妃手谈至半夜,并且从阳春白雪谈到下里巴人,又从风花雪月谈到育儿经验。

这勾起了乾隆悸动的少年心。

当年他就是被纯妃的才貌打动,新鲜了一阵,又有了七八个妃子,便把纯妃冷了这几年。

如今他想起来了,全都想起来了!

那年的纯妃,带着一身江南的水气,穿得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她只是站在那里,缓缓回头,便是一幅江南好风光。

乾隆甚是喜欢江南,更爱江南的美人。

乾隆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中,和故人的新姿中流连忘返,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甚至,暂时忘记了皇后的事。

这个年,中宫过得冷清,如懿也过得冷清。

莲心离开以后,惢心更加沉默寡言,延禧宫长日寂静,冷冷清清,像是一座冷宫。

如懿坐在院子里,听着外面的消息,今天乾隆陪着嘉贵人用膳,明天又陪着怡嫔逛园子,后天陪着纯妃和三阿哥放风筝。

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

二月底,天气开始暖和,但乍暖还寒,二阿哥偶感风寒,就这样病倒了。

风寒来势汹汹,二阿哥烧得迷迷糊糊,嘴里还念叨着功课。

富察皇后十分心痛,衣不解带照顾二阿哥。

乾隆再也顾不得自己的面子,冲到了长春宫。

富察皇后坐在二阿哥床前,阳鬓发散乱,阳光落在床上,富察皇后整个人隐在细碎的尘埃中,看起来落魄又脆弱。

乾隆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一句话都说不出,只是抱着富察叹气。

不知是不是孩子感受到父母和好的信息,只过了两天,二阿哥便渐渐退烧,开始喊着饿,要吃饭。

又过了七八天,二阿哥身子见好,乾隆和富察的感情也恢复如常。

如懿听说了这个消息在延禧宫生闷气,从始至终,她在意的就只有富察皇后,她天真的以为,没有了富察皇后,她就能成为后宫第一人。

天气日渐暖和,百花也盛开了,富察皇后按照宫里的旧例,举办百花宴。

后宫的大型宴会,一般是为了祈福祭祀,节日节庆,又或者皇帝赐宴。

其余的小型宴会就是皇后组织嫔妃一起聚餐或者喝茶,增益感情,促进和谐后宫的发展。或者嫔妃之间有要好的聚在一起取乐。

嫔妃们喜欢百花宴,是因为百花宴她们可以尽情打扮自己,就连一向节俭的皇后都格外开恩。

所以到了这天,每个嫔妃都要梳妆打扮。

如懿也不例外。

惢心一大早给如懿梳了好好几种头,如懿都不乐意。

后来她眼珠子一转:“惢心,你去准备轿辇吧,本宫想自己梳妆。”

惢心想到她的审美,有些为难,但是想到她的为人,又懒得多管闲事,便任由她去了。

惢心在轿辇旁等了好久,终于看到如懿姗姗来迟。

如懿的出现,让整条街都黯然失色,只见她梳着高高的架子头,在发髻的每个空白处都填满了首饰。

细看妆容,眉毛高高扬起,嘴上的胭脂格外艳丽。

再看服饰,以湖蓝色为主,款式有点老气,但料子绝对昂贵,鞋面上也镶嵌满了宝石。

她伸出一只手,示意惢心扶着她,惢心一见她的手,更是眼前一黑,她中指戴了两枚戒指,一枚巨大的红宝石,一枚小一点的玛瑙。

大拇指和食指也戴了两枚小的金镶玉戒指,另外两根指头戴着十分繁琐的护甲,另只手也一样。

惢心表示十分无语,怕是把首饰库都戴身上了。

宴会依然是设在御花园,从延禧宫过去刚好让嘉贵人和怡嫔撞见了。如懿倒是没看到二人,匆匆走了。

怡嫔还没说什么,嘉贵人噗嗤笑出了声。

怡嫔觉得奇怪便笑问:“妹妹笑什么呢?”

嘉贵人用手捂着嘴:“知道的是去参加百花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为了比谁首饰多。”

怡嫔性格比较胆小,所以有些墙头草,虽然投靠纯妃,但实际上谁也不敢得罪。

听见嘉贵人说娴妃的不是,连忙制止她:“小声点!那位可是妃位,让她听见了难免会找我们的麻烦。”

嘉贵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怕什么,她又听不见,听见了又如何,她又不敢动气。”

怡嫔更懵了:“为何不敢动气?”

嘉贵人一想到自己要说什么先笑了个够:“万一气性大摔倒了,一个首饰铺都要被她摔地上了,到时候可怎么收拾啊!”

怡嫔还没反应过来,嘉贵人继续揶揄:“难道原地开首饰摊不成?”

身后却传来笑声,两人回头一看,是玫嫔。

玫嫔边笑边走过来:“嘉贵人说话就是风趣。”

嘉贵人笑道:“开个玩笑罢了,时辰不早了,一起去吧。”

宴席摆在千秋亭。嘉贵人一行赶到时,人基本上都到齐了。

还没等寒暄,便有宫人喊道:“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会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这次宴会,连忙噤声,按照等级位分排好行礼。

乾隆今日穿着家常的衣服,像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切,看起来平易近人。

他拉着富察皇后坐定后,又笑呵呵地让众人落座。

千秋亭内,每个嫔妃的桌子上都摆着一种花。

乾隆皇后坐在上位,经过一系列矛盾,两个人感情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高贵妃见状,连忙笑道:“皇上和娘娘感情如此好,臣妾看了很是羡慕呢。”

乾隆往贵妃这里看了一眼,和颜悦色:“有日子没见贵妃了,贵妃最近气色很不错,永璜最近怎么样?”

高贵妃笑道:“大阿哥最近长高了,也壮了一些,读书也很用功,请皇上放心。”

乾隆点了点头:“快看看你眼前的洛阳红,这可是今年的第一捧牡丹花,朕亲自挑选的。”

高贵的看着面前娇艳欲滴的鲜花,喜不自胜:“臣妾十分喜欢,多谢皇上。”

乾隆看着高贵妃今天也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当真是人比花娇,出言称赞:“贵妃今日可比这牡丹还要艳丽。”

高贵妃面上一红:“皇上真会打趣臣妾。”

乾隆继续说:“朕不止惦记高贵妃,也惦记你们所有人,知道皇后要开百花宴,朕日思夜想,特地选了花来配你们,更是请花匠仔细修剪,这才放到你们面前。”

听到这话,李玉微微看了乾隆一眼,心想,原来皇上说起瞎话来也是毫不脸红,这明明是他和花房的人根据各位娘娘的品行以及他留意乾隆对各宫妃嫔的评价,好不容易才弄的。

他倒是端水端得开心,就出了一张嘴。

乾隆笑盈盈看着诸位嫔妃:“纯妃,你看你面前的木兰花,高洁典雅,正配你。”

“桃花娇俏,恰似玫嫔。”

“海棠如同胭脂一般美丽,当然是嘉贵人的。”

“嗯……杏花……”乾隆看着如懿,愣住了。

她怎么打扮得如此粗鄙。她出身大家族,本不应该如此审美吧。

乾隆脑子飞快地转:哦,她家姓氏虽然是大姓,但确实落魄了,许是没有好好培养吧……

“皇上,皇上!”李玉低声提醒他,乾隆这才回过神来:“杏花当然配娴妃,有句诗不是说,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配得上,配得上!”

这句诗是为了掩盖他呆住走神胡扯的,而如懿却十分当真,没想到乾隆如此爱她。

别人都是敷衍着夸赞,轮到自己,皇上亲口吟诗,称赞自己如同月下杏花一般美丽出尘。

如懿环顾西周,所有人都看着她。她成了焦点,如懿娇羞一笑:“多谢皇上夸赞,臣妾粗鄙,配不上月下杏仙的称赞。”

乾隆尴尬笑了笑:“娴妃今日这打扮……还不错。”

如懿用帕子捂着嘴:“臣妾只是随意一穿,并没有精心打扮。”

高贵妃翻了个白眼,嘉贵人嗤笑一声,海贵人抿着嘴,想笑又觉得不妥。

只有玫嫔转移话题:“臣妾见皇后娘娘案上并无花朵,想来是皇上私底下给了娘娘更好的花。”

乾隆摆摆手:“玫嫔开玩笑了,朕怎会如此厚此薄彼,皇后的花,朕当然准备好了,进忠,拿上来。”

李玉感到诧异,皇上确实没有安排他给皇后娘娘准备,他有些好奇,探着头看。

只见进忠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竹篮里插着百花,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精心插好的。

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太监,两个人抬着一个东西,用红布盖着。

乾隆一脸兴奋走下来,将花篮接过,亲自拿到上面:“皇后,这是朕叫小太监们来这御花园中采摘百花,又从其中精心挑选最美的花,亲自做了这一竹篮子花,皇后是后宫之主,便是百花之主,唯有这百花篮才配得上皇后。”

富察接过花篮仔细欣赏,眼睛变得湿漉漉的,良久,她抬起头,眸光闪闪:“臣妾多谢皇上。”

“皇上,这个里面是什么?”有人好奇红布下的东西,探着头看。

乾隆笑道:“这个是朕亲自设计,命西执库的人赶出来,为皇后的百花宴添色的。”

早就有小太监在中间摆了矮几,将礼物放好,进忠见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这红布上,一把将红布扯开。

众人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