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4章 得宠不可能超过三天

如懿本想借着照顾海兰的名义,再见乾隆一面。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举动让他们本就缓和不少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一些。

乾隆不仅送了翊坤宫很多东西,还接连两天召了如懿侍寝。

这种荣宠,在如懿进宫后还是头一回。之前也不全是乾隆的问题,乾隆每每兴高采烈的来,又兴致索然地离开。

因为如懿嘴里没有一句好听的话,她说的话没有一个字是乾隆爱听的。

这两天却出奇的好,两个人的话题基本围绕在汤达人的炖汤技巧,各种汤类的不同功效,后宫嫔妃生产小知识,五阿哥白白胖胖充满希望这几个话题。都在安全范围内,如懿基本上没有踩雷。

就连菱芝都大吃一惊,急得想要请萨满法师过来瞧瞧,看看是不是冲撞了什么。

事实证明,菱芝的担忧实属多余,第三天,乾隆兴致冲冲来,还命人给如懿加了菜,不过两刻钟的时间,又怒气冲冲地走了。

菱芝在院子里,看到乾隆一脸愠怒,连忙跪下。

谁知乾隆恶狠狠瞪了她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可恶的娴妃!可恶的翊坤宫!”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走了,衣角都含了怒气。

菱芝觉得惶恐的同时,又产生一种踏实感,好像这才是常态。

菱芝慢悠悠走进去,正好听见如懿和容佩在说。

容佩的声音里透着不解:“娘娘,皇上好不容易留了两日,娘娘为什么提太后娘娘的事,让皇上不高兴。”

如懿低沉地声音响起:“容佩……”

她声音有点低,菱芝听不清楚,便索性走了进去,一边收拾地上被乾隆跌碎的碗碟,一边竖着耳朵听。

“现在太后娘娘才是皇上的亲娘……”如懿一边说,一边移步到一旁的软榻上。

菱芝听这话说得好生奇怪:怎么,现在是皇上的亲娘,以前是皇上的后娘?

菱芝不知道的是,在如懿以往的认知中,乾隆的亲娘还真不是当今太后钮祜禄氏,所以只觉得她又开始发癫了。

菱芝无奈叹了口气,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

“百善孝为先,皇上把太后丢在圆明园,不管不顾,终归会被天下人诟病,本宫作为皇上的娴妃,不能一首纵容皇上,更要多加规劝皇上,皇上和太后不和,前朝也不会稳定的。”

容佩听得一知半解:“奴婢知道娘娘的心总是好的,只是……皇上刚刚不是说了么,他与太后从无嫌隙……”

如懿摇了摇头:“本宫最懂皇上的心,皇上心里十分敬重太后,但又十分要面子,需要别人给他递上台阶,本宫就算拼着让皇上生气,也要让皇上心愿得偿。”

容佩听了这话,她又感动了:“娘娘,您对皇上当真是真心实意……”

菱芝听了这话,她又无语了:怪不得皇帝要生气,咱们这位万岁爷,别的不说,是一等一的孝顺,每年送太后去圆明园,完全是因为太后喜欢,皇帝请安的书信每日一封,一有空就去看太后,太后也是全心全意为了皇上着想,母子二人何来得嫌隙?

菱芝无可奈何叹口气,每次都是这样,皇帝说一句她顶十句,其实这世上比恶人更可怕的就是蠢人。

一个人穷凶极恶,杀人放火,还有衙门管着他,还有律法能将他杀头。一个人若是蠢钝不堪,经常做一些蠢事,又不能因为她蠢就把她抓起来杀头。

但是蠢人害起人来,这才叫杀人不眨眼,比如可怜的惢心姐姐,她做错了什么要陪着蠢人去冷宫待一年半载的?再这样下去,她做得蠢事迟早连累翊坤宫所有人!

菱芝心里想着,手上总算是收拾好了,她将碎瓷片放进簸萁里,拿过来专门清理地摊的小笤帚,打算把细碎瓷片扫起来。

容佩这时问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娘娘,万一太后娘娘真的喜欢圆明园呢?”

如懿叹了口气:“圆明园风景如画,若是夏季,清凉爽快,可现在天渐渐冷了,太后年纪又大了,还在圆明园就不正常了。再者说,海兰伸下五阿哥,太后最重视子嗣,也没回来看看五阿哥。”

一番说辞,差点把菱芝都说服了。那容佩更是心服口服。

话说乾隆从翊坤宫出来后气势汹汹走出一里地,才慢慢放慢脚步,但仍然感觉气不顺。

进忠看他脸色没有那么难看了,悄悄凑上去:“万岁爷,步辇在后面跟着呢,要不咱传步辇?”

乾隆抬手制止:“不必!”

进忠看他火气大,便小心翼翼提议:“那皇上,要不要去哪里歇一歇,喝杯茶,清清火?”

乾隆思索了一下,终于问出一个问题:“李玉,你说,皇额娘是不是很烦朕?”

进忠将头垂下,心想,皇帝这是气糊涂了,人都不认识了。

但他仍旧笑着回话:“怎么会呢?太后可是全心全意为皇上着想,在太后心里,皇上永远都是第一位。”

乾隆这才回过神来:“哦!是进忠啊!”

说到底,乾隆还是更信任李玉,看见是进忠,想说的话便吞了回去:“你刚说,喝茶……”

乾隆站定,朝着远处看去。

进忠知道他拿不准主意,连忙提议:“皇上,旁边是储秀宫,要不看看嘉妃娘娘和西阿哥?”

乾隆沉闷着,没有回话。

显然,这个时候嘉妃不是个谈心的好人选。

进忠又提议:“皇上,去皇后娘娘的长春宫如何?”

乾隆微微点头,总算是同意了,进忠连忙传了步辇过来。

乾隆没有叫人通传,只带了进忠一人慢慢走进去。

还没进入殿中,便听到一阵悦耳的笑声:“娘娘,您不知道当时永琪还冲着我笑呢!”

宫女打开帘子,乾隆走了进去,二月份天气还有些凉,屋子里烧着炭,一进去暖暖的。

嬿婉一眼瞧见了乾隆进来,连忙跪下:“给皇上请安。”

富察皇后和高贵妃这才注意到乾隆,一番行礼后,乾隆坐到炕上。

嬿婉给乾隆上了龙井,高贵妃笑道:“皇上,您打哪儿来,怎么穿得这样单薄?”

乾隆本来有一肚子话想和皇后说,但此时热闹的氛围让他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刚刚走了一会儿,舒展舒展筋骨,有点热,就脱了外面的,你们刚聊什么呢?”

富察皇后笑道:“贵妃刚刚去看了海贵人和五阿哥,正和臣妾说呢。”

“唔,朕今日还没去看永琪。”

富察皇后见他少言寡语,兴致缺缺,便知他不知道在哪儿受气了,连忙哄着他:“皇上,臣妾这有新做的八珍糕,现在吃最合适了,您尝尝。”

乾隆抿了一口:“尚可。”

高贵妃也发现乾隆情绪不佳,心里也明白,乾隆想和皇后谈话,便找了个借口:“对了,海兰那边还缺些东西,嫔妾要去趟内务府,先行告退了。”

乾隆微微点头,高贵妃便要退下去,皇后喊住她:“贵妃,将这个披上。”

皇后从龙门架上拿下一件羽毛缎斗篷,亲手披在贵妃身上:“现在天冷,你最近身体不好,再得了风寒就不好了。”

贵妃笑道:“多谢娘娘。”

乾隆看着妻妾和睦,稍微舒心了一些。

贵妃走后,皇后坐在一旁问道:“皇上今儿怎么了?”

乾隆闷声问道:“皇后觉得,太后如何?”

这话没头没尾的,富察皇后愣了愣:“太后她老人家,在圆明园安好……”

富察皇后急得站起来:“难不成,太后病了?”

乾隆见她着急,连忙让她坐下:“不是,皇后不必忧心,太后安好,只是……朕觉得,太后有些烦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