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8章

,畅快至极的开始走动,连停顿都不没有。
  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他正在用笔去写字一样,丝毫没有用糖写字的感觉。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收尾,跃入众人眼中的是三个大字,是他的名字徐凤歌!
  无论是撇,竖、横、提笔与顿笔,行云流水,堪称是一笔下来。
  而且,写的还是瘦金体!
  【666,厉害了主播。】
  【这瘦金体写的,没苦练过写不出来。】
  “这…”呆小妹惊讶的看着笔锋凌厉,瘦弱有利的瘦金体,即便书法方便懂得少,但也知道宋徽宗的瘦金体。
  “你以前是不是摆过摊?”憋半晌,从她嘴里蹦出这么一句话。
  徐凤歌翻个白眼,没好气的瞪她一眼,“我摆你个嘴。”站起身,对她说,“行了,我去外面找地方抽根烟,你们接着玩。”
  说完,起身走了出去,四处寻找合适抽烟的地点。
  ……
  等徐凤歌一根烟抽完回来时,这仨老娘们还在那玩呢。
  “走啦,还玩在玩天都黑了,去别的地方转转。”
  “不要。”呆小妹拒绝,“我还没玩够,我还想玩。”
  徐凤歌不惯她,拎着后衣领给拽起来,“在玩就没钱买裤衩了,晚上回房车里,我给你们仨熬锅糖,你们仨慢慢玩,玩一夜也不管你们。”
  “好,你说的昂。”
  “恩,我说的,走吧去别的地方转转。”
  到老板那里结账,两百多块,黑呀,真黑呀。
  出门继续直播,这段只是个插曲罢了,继续说道,“刚才咱们三位同学,看起来对手工技艺很有兴趣,正巧前面有一家可以体验,传统纺纱织布,让咱们三位同学好好试试。”
  “看看以前的贤妻良母,都会哪些必备技能。”
  直播间来了兴趣,刚才看三个女人在那笨手笨脚的玩糖,写的那根本不叫字,偏偏瘾还大。典型的人菜瘾大。
  这会让三个女人去体验,传统的纺纱织布,直播间开始期待。不知道这三个女人,又能玩成什么样。
  很快,目的地就到了。
  不知道游客们是还在后面优哉游哉的玩,还是说都是在坐船玩,或者是在干别的。
  整个镇子,游客很少,显得有些冷清。
  不过,这正合徐凤歌的意思,人多才不好玩呢,咋咋乎乎的太吵闹。热闹有热闹的玩法,安静同样也有安静的玩法。
  徐凤歌看来,这样古色古香的镇子,太热闹不好。
  进了门,徐凤歌看见有几位游客打扮的女士,坐在一台老式纺纱机面前,手脚并用的纺纱织布。
  因为从来没有学过,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旁边她的同伴在给她拍照,录视频。
  另外,还有一些游客,在一旁体验刺绣。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偶尔说话声音都很小,生怕吵到这些认真工作的体验者们。
  看见又有游客进门,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过来,是这家店的老板娘。询问了来意,得知徐凤歌他们也是来体验传统手工技能的,就领了过去。
  徐凤歌示意呆小妹她们过去体验,自己一人独自欣赏店铺里的刺绣作品。
  虽然他不懂这些,但是他能看出,这些刺绣作品的手工很不错,针脚很密实。除了典型的山水画形象的刺绣外,还有诸如人物与动物等作品。
  当然,大小与价格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从几十,上百,到几百上千的作品都有,据徐凤歌了解到的实情来看,价格方面和外面比较,着实有些虚高了。
  他也没有看见,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也不打算买,看看就好。
  看了看刺绣的作品,也围观了下在体验传统纺纱织布技艺的游客们,然后便走向呆小妹她们,围观她们是怎么去做的。
  老板娘在三人身边,手把手的指点,教导,每一根纱线是怎么穿的,织梭的用法等等。
  徐凤歌听了个大概,对这些不感兴趣,就在一旁围观。
  三女很快就开始实际操作,一个两个都有点慌乱,有时候手动了脚没动,有时候就得重新纺。
  好在老板很有耐心,在一旁耐心指导。
  徐凤歌看着弹幕留言,并且不时轻声回复,又用相机各帮三女拍了照。
  “女红,也称为女事,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这个字,被替代以‘红’字为‘工’字的异体,本意反而被置于从属地位。”
  “大家记得,女红俩字中的那个‘红’字念‘?gōng’。可不读作‘hóng’,这是同字不同音的多音字。”
  望着镜头里认真做着纺织技艺的三女,徐凤歌轻声的介绍,这门历史久远,以及一群同样伟大的旧时女性工作者。
  “我们从古装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女人在家织布拿去贩卖补贴家用。由此可见,会女红这门技艺的女性,在家里也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一点也不比男人差,付出的同样不比男人少,值得令人尊重。”
  PS:要上架了,我准备拖2天,让大家也多看几章免费的。提前说一声.

第六十八章:泥塑技艺
  “在真实的历史长河里,即便女性的地位被男权压制,但是那些男人可不敢否认,女人的重要性。”
  “不仅是生儿育女那么简单!”
  “懂得女红技艺的女性,她们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大半个家庭的沉重负担!”
  “不仅要孝顺公婆,伺候丈夫,照顾孩子,还要下地干农活,好不容易干完了活,还得忙着洗衣做饭,然后休息的时间很少,就得忙着做女红,或是织布去售卖贴补家用,或者就忙着给丈夫孩子做衣,做鞋。”
  “一个勤劳且贤惠的女人,付出的只比男人多,不比男人少。”
  “碰到丈夫有钱的还好,她们能享点福,碰到家庭贫穷的,那完了。大半的家庭生计,全部在她身上,活的就很累。”
  “往往她们年轻的时候,干的体力劳动太多,不生病还好一旦生病,就是大灾。穷人家的女子,寿终正寝的很少。”
  徐凤歌的一段话,引起了直播间里一阵沉没。
  这些道理,男人不是不懂,只是男人的天性往往会忽略这些.
  其实别说是古代了,随便哪个农村去看看,农忙的时候看看那些妇女干的活,真不比男人少。
  丈夫没病的还好,还有人能帮衬,能分担,丈夫要是没了,连个心疼的人都没有。
  所以,为什么农村地方的人,那么显老?
  干活干的,一年四季的干农活,换成嫦娥过去,也得又黑又老。
  【主播说的对,以前也有过这种想法,但是没去想太多。现在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女性真的不比男人差,伟人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一点没错。】
  【本来就喜欢男神,现在男神公正的发声,更爱了。】
  徐凤歌看着直播间的各种弹幕,笑了笑,“事实如此,这是谁也无法抹去的,也不是发声不发声。我同样讨厌田园女权,更讨厌不知所谓的男权。”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封建主义那一套,男女分工,互相理解,互相帮扶,这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