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9章 故意挑事儿?

看着手中的样品,张建军越发怀疑贾东旭是否真具备担任二级技工的资格。

更令人困惑的是,他在想贾东旭何以竟如此愚钝?即便是个普通人,在工厂里磨砺七八年总该达到一定水准才对。

张建军指向检测台上的物品,脸上浮现出冷笑,

“易中海,这样的成果出自你的徒弟贾东旭,连渣都不如。

难道这就是你所谓‘高级工人’的实力证明?或者说,这份高级资格其实也名不符实?”

受到侮辱的易中海愤怒至极,额头上青筋毕现!

“这是公报私仇!凭空诽谤也要承担后果,别怪我告你诬陷他人!”

对易中海而言,贾东旭如此愚昧令人生厌。

论技术水平,易中海确是一流。

他的技艺是无数个日夜苦练的结果,实至名归地获得了最高的工种等级——八级。

然而,他自已都未曾预见,仅仅由于邻里关系或是一些琐碎原因,竟会招揽到贾东旭这般慵懒且迟钝的徒弟!

从贾东旭初入工场那天起,易中海便倾囊相授。

不同于某些师傅保留绝活以免学生取代自已,

易中海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膝下无子,愿意将所有知识无私传授给贾东旭。

他坚信贾东旭收入越多,将来对他的依赖便会更深,待自已年老体弱需人照顾之时,向贾东旭提出赡养要求也将更加理所当然。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经过整整一年耐心教导,贾东旭仍然无法通过初级技工考试。

改写后的内容如下:

次年,易中海抓住每一个机会拉贾东旭去练习机器,花费了整整两年才帮他升到一级工。

直到第三年,贾东旭冲击二级工仍未成功。

第四年时,易中海自已当上了考官,在稍做宽容处理后,贾东旭才勉强通过考核升级为二级工。

之后的第五年、第六年和第七年...

到了后来,甚至连易中海也开始对这样的状况感到无奈与疲惫,他对培养贾东旭不再那么积极,而是尽量找关系,希望车间领导能够安排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给贾东旭,一来避免其因失误受罚,二来也能省下许多额外麻烦。

令人没想到的是,贾东旭尽管技能如此平庸,但仍旧依赖于易中海。

在考虑退休后的保障情况下,易中海内心虽然有所迟疑但仍给予了应允。

结果意 ** 见张建军! 易中海虽担心对方提到曾经“放水”

的事,仍选择坚决否认。

“你了解多少关于钳工的知识?在这里乱说话!”

他指着桌子上陈列的样品高声道,并强调自已严格的评审标准,身为八级工自然不能容忍任何业余评价。

贾东旭也紧随其后支持道:“说得好,你是复员军人,懂啥呢?哪有资格检查我们的工作!”

然而听到此言,张建军轻蔑一笑。

易中海以自身高级别打压对方时并未顾及实际情况如何。

“我凭什么呢?”

张建军反驳,“就是凭借我的钳工技术优于这位老废物!”

他毫不留情地揭露易中海的不足之处并警告:如果技术不过关,请勿隐瞒!

自张建军获得系统奖励晋升以来,便拥有超越一般八级钳工的能力—达到“大师”

水平。

什么是大师级别? 通常来说,钳工从初级(一级)至顶级技师(如九级或工程师),而所谓的“大师”

,则是更高层次的成就,甚至能够进行复杂机械装置的手工制造。

放眼全国可能都没有几个这样的顶尖人才。

因此称易中海是垃圾并不冤枉。

被指责为“废物”

后,易中海大怒不止。

他最自豪的地方便是作为八级钳工的身份与能力。

看到他们二人一脸不服,张建军决定拿出实例检验。

“这个模具的校正应该是在某人按着肩膀的情况下完成吧?”

他对着现场的一件作品冷静询问着。

“对!我当时亲眼所见,易中海在一旁看贾东旭操作时,用手搭在了贾东旭的肩膀上!”

张建军此言一出,尽管李铁柱一时搞不清他为何这么说,还是立即附和道。

确实,他在目睹贾东旭调整模板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易中海的手始终按在对方肩膀上。

“你别胡说八道!这完全是我的作品!易师傅只是看了看,并且帮我稍微校正了一下姿势。”

面对指责,贾东旭急切地反驳。

张建军冷笑一声,举起那块模板解释:“一人单手校正和两人合力作用下的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而且,易中海通过这种手法控制住贾东旭,使得模板在矫正角度正确的同时,因为施力的方式不当,右侧刮削得更加严重,例如这块模板左右两边就产生了约一微米的高差。”

“简直是无稽之谈!”

易中海几乎没怎么思索就否定了。

做了这么多年钳工,从未有人能仅凭肉眼就发现一微米的差异。

“是否是空口胡诌,测量结果会告诉我们一切。”

考核车间虽然平时也进行其他工作,设施设备可谓一应俱全。

张建军提到要测量误差,刘小光随即找出了高精度量具。

“左侧1.233毫米,右侧1.232毫米。”

公布了这一数据后,在易中海辩解之前,张建军继续说道:“这些模板是一次成型的。

如果想要证实我没有说谎,可以再选一块进行对比测量。”

“同样是1.233毫米。”

张建军展示给所有人看的是李铁柱负责的那一部分样品。

这一刻,易中海与贾东旭不自觉地对视一眼,互换了担忧的眼神。

随后,易中海轻轻摇摇头,暗示贾东旭不要多话,因为他对张建军的真实意图尚不明朗,担心徒弟说话露馅。

“我同意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我认为这是由于我在旁边使他感到紧张,从而引发了一些细微失误,不算大问题。”

易中海一边说着一边举起了手中的模板,“否则,请八级以上的资深技师评判这块模板是否合格吧?”

易中海心想着,这点微不足道的小瑕疵无论如何也影响不了考核的结果或他的名誉,因此希望张建军能尽快带走这块有问题的样品。

但他显然低估了对手。

“模板上的瑕疵只说明了易中海尝试帮助过贾东旭。

而真正的证据藏在这一套攻丝和钻孔工具中……”

张建军拿出贾东旭加工完成的那套工件,直指要害。

“这套攻丝和钻孔工具里藏着易中海考场作弊的证据!”

张建军的话让整个车间顿时炸锅——先前人们还觉得保卫股来检查是例行公事,但张建军的专业检测让在场所有人都对他的专业技能信服了几分。

此时,他直言这组攻丝和钻孔中存在舞弊痕迹,简直令他们惊讶不已。

“怎么回事?难道易中海真的能替贾东旭制作螺栓?”

人群中传来疑惑声,“我看得很清楚,贾东旭操作时候易师傅根本没伸手啊!”

另一人则犹豫着说道:“但是…保卫科长也不会乱说这种事情吧…”

更有人说:“看来今天这件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易中海盯着张建军手中的套丝,眼睛不由得剧烈跳动,他闭了闭眼,重新睁开后,目光带着几分怒火。

“张建军,你误会我替贾东旭压模板我不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会也是难免的!”

“但是你,竟说我是利用贾东旭 ** 的配件作弊,这我实在是接受不了!”

张建军听后,将套丝递到他眼前。

“你觉得没什么问题?那你告诉我,螺纹这里为什么会有重叠?”

张建军质问道。

这一问让易中海顿时心神动摇,心里开始七上八下。

这么细小的东西,张建军是怎么发现的呢?然而易中海强装愤怒:

“你说这个?就是为了整我是吧!”

“啪啦”

一声,易中海抢过攻丝与套丝迅速拧了起来,语气强硬:“有问题的话怎么可能配合这么严丝合缝!”

他继续控诉着,“你怎么能毫无根据地污蔑我!”

张建军冷嘲道:“真这么无缝吗?”

然后拿起了螺丝组举到易中海眼前,

“张建军,我觉得你是不是为了私怨在故意挑事儿?请你离开,别干扰我们正常工作!”

易中海大声说道。

看着对方色厉内荏的态度,张建军微微上扬唇角,“既然你在怀疑我带个人情绪,那就请其他人来评判好了。”

“哼,每个高级技师都忙得不可开交,耽误他们哪怕半点时间都要扣钱,所以我认为你就不要去麻烦他们了吧。”

易中海挤出笑容说。

而此时的张建军也露出冷笑,说:“刚好,工业部技术部长今天过来考察,我想以他的经验和专业,来检验这批工件应该是很合适的。”

一听此言,易中海心中瞬间没了底气,“张建军……不必,我向您保证绝没任何作弊行为!”

他试图挽回局面:

“如果你觉得是贾东旭操作存在问题,那可以让他重新再试一次,不合格再练习便是。”

易中海决定要牺牲贾东旭,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只要事情不败露,将来还能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