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苏府的书房里依然亮着微弱的烛光。苏逸尘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证据和资料,脑海中思绪翻涌。他深知,面对权贵们的强大势力,若继续坐以待毙,苏家将永无翻身之日,父亲的冤屈也将石沉大海。
这些日子以来,苏逸尘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的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压力并没有将他压垮,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和智慧。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在那看似毫无希望的黑暗中,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破局之策。
这个策略的关键在于借助朝中一位以正直清廉著称的官员的力量。这位官员名叫赵谦,在朝廷中素有威望,且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苏逸尘深知,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将手中掌握的证据通过他呈递给圣上,或许还有一线为父亲洗清冤屈、拯救苏家的希望。
然而,要想说服赵谦并非易事。赵谦为人谨慎,且身处官场多年,深知其中的复杂和险恶。但苏逸尘已没有退路,他决定亲自登门拜访,哪怕只有一丝机会,他也要全力争取。
清晨,阳光刚刚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苏逸尘便整理好衣冠,怀揣着厚厚的证据和一颗满怀希望与忐忑的心,前往赵谦的府邸。
到了赵府,门房通报后,苏逸尘被引入客厅等候。他焦急地在客厅中踱步,心中反复斟酌着待会儿要说的话。
不一会儿,赵谦走了进来。苏逸尘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赵大人,晚辈苏逸尘冒昧来访,还望大人见谅。”
赵谦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苏公子,早闻你的大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苏逸尘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说道:“大人,家父一生清白,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却遭奸人陷害,被流放他乡,含冤而终。如今,我经过多方调查,手中已掌握了部分证据,足以证明家父的冤屈。还望大人能为我苏家主持公道。”说着,他从怀中掏出那些精心整理好的证据,双手递上。
赵谦接过证据,仔细翻阅起来。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时而皱眉,时而沉思。
苏逸尘紧张地看着赵谦的表情,继续说道:“大人,那些权贵们为了一已私利,不择手段,陷害忠良。若不加以制止,朝廷的纲纪将荡然无存,百姓也将永无宁日。晚辈深知大人一向公正廉洁,心系天下,所以才斗胆前来求助。”
赵谦抬起头,目光犀利地看着苏逸尘,“苏公子,你可知此事牵连甚广,若我插手,必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苏逸尘再次起身,深深一揖,“大人,晚辈明白。但正义不应被埋没,真相不应被掩盖。家父一生为朝廷尽忠,却落得如此下场。若不能为他申冤,晚辈此生难安。大人您的英名远扬,百姓皆称赞您的正直。相信在这关键时刻,您定不会袖手旁观。”
赵谦沉默了许久,苏逸尘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终于,赵谦长叹一口气,“苏公子,你的真诚和孝心令我感动。此事我会慎重考虑。”
苏逸尘心中一喜,连忙道谢,“多谢大人,晚辈静候大人的佳音。”
离开赵府后,苏逸尘的心情依然紧张而焦虑。他知道,赵谦虽然没有当场答应,但也没有拒绝,这已经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与此同时,林婉儿在家中也没有闲着。面对苏家再次遭遇的危机,家中人心惶惶,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林婉儿深知,此时必须要稳住人心,让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她召集了家中的所有成员,包括长辈、仆人、丫鬟等。大家聚集在大厅里,气氛沉重。
林婉儿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坚定而从容。“大家不要害怕,如今老爷和公子都在为家族的命运努力奔波,我们作为家人,更不能自乱阵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难关。”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力量。
一位年长的仆人忧心忡忡地说道:“夫人,那些权贵们心狠手辣,我们能行吗?”
林婉儿走到他面前,握住他的手,“老人家,我们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苏家历经风雨,从未轻易倒下。我们要相信老爷和公子,也要相信我们自已。”
众人听了林婉儿的话,纷纷点头,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林婉儿接着安排各项事务,“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加强府中的守卫,确保家人的安全。同时,要节省开支,共度时艰。”
在林婉儿的精心安排和安抚下,苏家的众人逐渐稳定了情绪,开始有条不紊地应对危机。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逸尘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赵谦的消息。终于,有一天,赵谦派人传来口信,约苏逸尘见面。
苏逸尘匆匆赶到赵谦的府邸,赵谦见到他,开门见山地说道:“苏公子,经过我的深思熟虑,决定帮助你。但此事风险极大,我们必须小心谋划。”
苏逸尘激动得热泪盈眶,“大人,您的大恩大德,苏家没齿难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逸尘和赵谦秘密商议着具体的行动计划。他们深知,稍有不慎,不仅会前功尽弃,还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而林婉儿在家中,也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为苏逸尘提供着坚强的后盾。
在苏逸尘和林婉儿的努力下,局势渐渐有了转机。一些曾经对苏家避之不及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与苏家的关系。而那些权贵们,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开始变得紧张和不安。
但苏逸尘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但他坚信,只要他们坚守正义,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打破困境,为苏家迎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