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了敲门,聋老太太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进来吧。”
易中海推门而入,便看到了坐在桌子上的老太太,以及旁边的小丫头。
“雨水?你怎么来了?”
“易叔,我哥让我喊太太一起吃饭。”
“柱子?”
易中海吃惊之余,也很快释然。
虽然他平时不怎么来后院看老太太,可一大妈经常会来帮老太太洗洗衣服,干干家务什么的。
所以从一大妈口中也知道,何雨柱经常给老太太送些饭。
何雨柱请老太太一起吃,也挺合理的。
“怎么?我大孙子请我这个老婆子吃个饭都不行了?”
人越老,话越妖,聋老太太随便一开口都有种自带嘲讽的感觉。
可偏偏易中海还不敢生气。
“老太太,瞧你说的,我哪敢啊。这不年三十吗,平时您都是跟我家一起搭伙吃饭。
我这不专门来请您了吗。”
聋老太太听完直摇头:“我不去,你做饭没柱子好吃,我不乐意去。”
易中海:“……”
以前吃饭的时候你咋不说我家做饭不好吃?何雨柱是厨子,我能比得上吗。
“老太太,你看要不这样,柱子加上我家,一起给您过年。
对了,还有贾家,贾家的儿媳妇小秦一直念叨着来看您呢。”
“啥?嫁人,谁要嫁人啊。”聋老太太嚷嚷着。
易中海笑容逐渐消失:“老太太,我说的是,贾家的儿媳妇,要给您拜年。”
“啥,你要娶媳妇。”
说着,聋老太太拿起拐杖,就对着易中海敲过去。
没来得及反应的老易,直接挨上一棍子,懵逼了。
不是,这都能打我?!
“老太太,你干嘛呢!”
“翠兰这么好一个人,你居然还背着她娶媳妇,看我不打死你。”
易中海:“老太太,你听我解释,我说的是贾家的儿媳妇!秦淮茹!”
“啥,贾张氏要嫁人啦?这个不正经的玩意,早看她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老贾才走多久,就急着给贾东旭找爹。”
得,易中海算是明白,老太太压根是不想接自已的话茬。
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易中海也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心情。
“既然老太太您今年跟柱子一起过年,那我就不过来了,待会我让翠兰给你送点肉。”
说罢,易中海刚准备离开,身后老太太又来上一句。
“我牙口不好,让翠兰多挑点肥的。”
不愧是聋老太太,这聋都是间歇性的,牛掰!
易中海应了一声之后,直接离开。
屋内,小雨水眨巴着眼,有些不解道:“太太,刚才易叔喊您一起过年,为什么不去啊,秦姐姐感觉挺好的一个人。”
聋老太太淡淡道:“我无所谓,要不你回去问问你哥,他要是同意,我这个老太婆没意见。”
听到这,雨水摇摇头。
秦姐姐确实不错,可她已经是贾家哥哥的媳妇了。
雨水不希望自已哥哥跟她有太多交集,毕竟自已老爹跟白寡妇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回去之后,易中海跟一大妈实话实说,意思是老太太不跟他们一起吃饭了,他们两个人是不是有点冷清。
一大妈红着眼道:“你是不是还惦记着让贾东旭给你养老?”
“你瞎说什么,我不都答应你,年后就去孤儿院,保证说到做到。”易中海解释道。
可一大妈还是不愿意。
“行,那你陪贾家吃,我去跟老太太搭个伙,我不信柱子会嫌弃。”
说罢,一大妈拎着家里过年买的肥肉,奔着何雨柱家里去。
易中海刚想出声,可还是没动,叹了口气。
没办法,谁让他放不下一大爷这个面呢。
何雨柱此时正在处理备菜,过年了,自然得吃些好的,有鱼有肉。
就算是放在整个四九城,那也是妥妥的大餐标准。
外加四个素菜,六个菜齐全,也意味着六六大顺的意思。
不过考虑的聋老太太跟雨水两个人饭量不大,何雨柱菜量也稍微控制了一下。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何雨柱一开门,就看到了红着眼,拎着一块肥肉的一大妈。
“一大妈,你这是怎么了?一大爷欺负你了?!”
“柱子,你一大爷今天要跟贾家一起过年,你看我能不能跟你还有老太太搭个伙,吃个年夜饭。”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一顿饭而已,您跟着一起吧。”
说着,何雨柱心里也是有点不解,这易中海怎么想的,老婆都不要了,就死贴人贾家?脑子坏了吧。
“要我说这一大爷也是,一点轻重都不分,一大妈,你要是觉得不高兴,我替你去教训他一顿。”
自已这帮助夫妻之间解决矛盾,应该算不上动粗吧。
这边何雨柱内心思考可行性呢,一大妈却是直摇头。
“算了,老易……也不容易,柱子,这是老太太要的肥肉,你帮忙一起做了吧。”
结果这一大团肥肉,何雨柱掂脸掂,份量还不轻,估计得不少钱。
这年头油水不多,所以同样价格,大家都更愿意买肥肉,而不是瘦肉。
“行,一大妈你要不先去后院陪老太太聊会天吧,菜一会做好了我端过去就行。”
“麻烦你了,柱子。”
“没事。”
中午时分,院里炊烟飘渺,家里有孩子的更是疯狂乱窜,玩得那叫一个开心。
不仅是因为今天是大年三十过节,更因为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准备了点肉。
这对于平时只够闻何雨柱做菜香味的小孩子而言,简直就是饕餮盛宴。
聋老太太家里,桌子上香气飘飘的六个菜摆在桌上,白花花的大馒头,堆积成山似的垒在盆里。
“老太太,要喝点不?”
何雨柱笑着掏出一瓶酒,给自已满上。
聋老太太白了他一眼:“你个猢狲拿我开涮呢。”
“人不都说老当益壮,说不定老太太您身子骨硬朗呢。”
“身子硬不硬我不知道,反正我这拐杖确实挺硬的。”
随着何雨柱的一番打岔,一大妈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饭桌之上,渐渐多了几分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贾家。
贾张氏看着桌子上的菜,脸色宛若黑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