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02章 解不了燃眉之急

李斯听完,也上前说道:“陛下,边关的紧急军报想要传至咸阳,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前,匈奴就已经集结好了大军。

如今情况紧急,就算此刻派出援军,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赶到,解不了燃眉之急。

依臣之见,现在只有请太子殿下出手相助。

若是太子殿下亲自前往雁门郡,再加上他麾下的七位大将,必定能够解除雁门关的危机。”

嬴政听完,沉思片刻后说道:“来人,速去将阿冽找来。”

在乾秦宫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伴随着一声焦急的呼喊:“太子殿下,陛下紧急召见您前往章台宫,边关传来急报,匈奴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入侵!”

嬴冽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快步朝着章台宫赶去。

“儿臣拜见父皇。”嬴冽来到大殿,第一时间向嬴政行礼。

嬴政看着嬴冽,神色凝重地说道:“阿冽,北疆匈奴来犯,以雁门郡目前的守军力量,很难抵挡匈奴的进攻。

你可有应对之法?”

嬴冽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父皇,此事就放心交给儿臣吧。

儿臣此次定会亲自前往雁门郡,让匈奴大军有来无回!”

嬴政听了嬴冽的话,十分满意,说道:“好,那寡人即刻派遣三万铁骑,随你一同前往。”

嬴冽却摇了摇头,说道:“父皇不必如此,儿臣一人前往足矣。

事态紧急,儿臣这就告辞出发。”

说完,嬴冽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身形一闪,迅速离开了大殿。

这一幕让在场的众人都目瞪口呆,嬴政也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这孩子,真是个急性子。

也罢,寡人就在咸阳等候你凯旋归来。”

次日清晨,在大秦北疆的雁门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城墙上时,本应带来温暖的感觉,然而城楼上的大秦将士们却丝毫感受不到。

此刻,城楼上的大秦铁骑们一个个神情严肃,手中紧握兵器,严阵以待。

黑色的龙旗在呼啸的风沙中烈烈飘扬。

蒙恬站在城楼之上,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

他在等待,三十万大秦将士们也都在等待。

他们等待着匈奴大军的到来,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残酷血战。

一时间,整个城楼都被一股肃杀的气息所笼罩,仿佛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紧急军情来报!”

那传令小兵一路疾跑,满脸的焦急之色,待跑到蒙恬将军身前,“噗通”一声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却又字正腔圆地说道:“将军,匈奴那如狼似虎的敌军,此刻距离咱们的城池已经不足十里之遥啦!”

这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城楼上炸开了锅。

原本就精神紧绷的大秦将士们,在听到这话的瞬间,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他们的双手如同铁钳一般,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兵器。

刀枪剑戟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好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大秦男儿保家卫国的决心。

握着长刀的士兵,虎口处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眼神中透露出决然的杀意;手持长枪的将士,将枪杆攥得死死的,仿佛下一秒就要用这长枪刺穿匈奴人的胸膛;就连那些负责弓弩的兵卒,也紧紧握住了弩机,手指微微弯曲,随时准备扣动扳机,让利箭如暴雨般射向敌军。

在这紧张到极点的时刻,每个人都严阵以待,只等敌军踏入射程,便要让他们见识到大秦铁骑的赫赫威风。

大约过了一刻钟,远处的地平线骤然扬起漫天烟尘。

蒙恬目光一凝,神色凝重地说道:“城池在则我们在,一旦城破,我们唯有以死相拼!哪怕咸阳的援军未能及时赶到,也要为百姓撤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这话一出口,军中的气氛愈发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放眼望去,远处那滚滚烟尘愈发浓烈,视野所及之处,全是匈奴大军,黑压压的一片,仿佛一片汹涌的黑色潮水,让人看了头皮发麻。

随着匈奴大军不断逼近,地面都因他们的行军而微微颤抖,那股恐怖的气势,好似一头即将择人而噬的洪荒巨兽,令人胆寒。

此时,城内秦军仅有三十万,而根据情报,匈奴大军却足足有八十万之多。

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秦军想要取胜,胜算极为渺茫。

没过多久,那黑压压的匈奴大军便来到了城下。

“杀!”一声令下,战鼓擂得震天响,匈奴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城池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他们星夜兼程赶到此地,为的就是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匈奴人心里清楚,当下最关键的就是时间,要是等大秦的援军赶到,那他们想要攻破这座城,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太大了。

蒙恬望着来势汹汹的匈奴大军,直到他们距离城楼不足百丈时,才果断下令:“放箭!”刹那间,无数箭矢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如暴雨般密密麻麻地朝着匈奴大军射去。

在这一阵箭雨的打击下,匈奴大军的第一轮攻势瞬间被瓦解。

然而,匈奴首领单于见状,只是轻轻一摆手,高台上的传令官立刻挥动手中的旗帜。

随着这一指令下达,匈奴的盾牌兵整齐而迅速地向前推进。

那一面面巨大的盾牌,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秦军密密麻麻的箭矢瞬间失去了作用。

匈奴首领单于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城楼上的蒙恬高声喊道:“哈哈,蒙恬,咱们交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难道你还觉得我不了解你们大秦军队的长处吗?我特地为了对付你们的强弩,训练了这支盾牌兵,效果怎么样,见识到了吧!”

大秦与匈奴交战已历经数百年,双方对彼此的战术套路都早已了如指掌。

但这盾牌兵的出现,确实让蒙恬一时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蒙恬神色依旧镇定自若,只是手中的武器握得更紧了几分。

匈奴首领单于见蒙恬没有回应,又继续说道:“蒙恬将军,我也是爱惜人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