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已有个能瞬间得到食物的能力,实际他不必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只是出于对同队成员们的考虑才会这样备足食物。
最终带着装满用品的大包出门与友聚会去了。
何雨柱穿上了厚实的棉衣,戴上棉帽以确保暖和后,便骑着自行车前往周建业家。
当何雨柱到达时,周建业已在门外的一辆吉普车内等候。
将自行车寄存在周建业家之后,何雨柱上了车并询问:“这是哪来的车子?”
“从朋友那里借的。
一切都已准备好,咱们可以出发了。”
周建业说道。
接着他启动了吉普,随后在城郊处与另一辆吉普会合,两辆车一同朝门头沟驶去。
抵达目的地时天空也刚好亮起。
大家下车后,周建业介绍何雨柱给众人认识:“这是我的朋友何雨柱。”
然后周建业为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这位是李轩,姜明和赵军。”
相互熟悉过后,李轩建议进入山区展开活动。
准备过程中,周建业拿出了一把老旧的三八大盖交给何雨柱,并告诉他使用这把枪。
李轩看起来是这群人的领头人,在确认每个人准备妥当后便带头进入了山里,约走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小山谷。
在那里他们发现一群野鸡正在觅食,李轩安排了射击行动并喊出了计数信号。
伴随着五声枪响,最终只射中两只野鸡,其余的则惊飞而逃。
“我和李轩成功了,你们几个人要多练习下啊!”
周建业点评道。
捡回野鸡之后,大家一起游走山中。
下午的时候,除了何雨柱击落了数只在树上的小鸟,还有周建业及李轩捕捉到几只兔子外,别的人依然颗粒无收。
到了正午时分,李轩宣布需要先用餐了。
“午饭让柱子来做,他是烹饪好手。”
周建业说。
何雨柱应允:“没有问题,我有带上调味品。”
于是,何雨柱掌勺处理野味,同时其他队员开始收集木材生火。
饭菜做好后大家享用完毕,无不赞叹何雨柱的厨艺精湛。
休息调整过之后,何雨柱的枪法明显进步不少,中午还收获了额外的几只野兔。
傍晚将近之际,队伍在李轩的带领下开始撤退。
但在路经一处森林时突然遭遇两头成年野猪拦路。
形势变得紧急起来,李轩指挥团队小心翼翼地向山坡移动,躲在一个大石块后面隐蔽。
然后他对作战进行了布置:“周建业,你和我去分别解决一头野猪;柱子,你会跟我对付其中一头,剩下的两位负责协助周建业。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众人各就各位。
李轩发出指示,“我会再喊123,大家一起开火。”
“1,2,3。”
瞬间,四散枪声响起。
李轩和何雨柱负责的一侧直接解决了它们的对手,而另一头受伤后仍冲向人群。
李轩、何雨柱和周建业迅速行动,连续三枪将那头顽固的野猪击倒在地。
“呼。”
见到两头野猪终于都安静了下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随后,李轩指挥其他人收集了一些树枝,做成了简易担架。
费了好大劲儿,众人最终把猎物拖到了吉普车旁。
回到吉普车旁边,所有猎物被集中起来,战利品颇为丰富:2只野猪、10只野兔和7只野鸡。
这次进山果然不虚此行。
接下来就是如何分配这些猎物的问题。
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李轩提议道:“建业和柱子,你们两个一人分一头野猪吧,其他的小猎物我们三个人平分,怎么样?”
周建业爽快地答道:“没意见。”
其余人也纷纷表示同意。
李轩满意地说:“那就这么定了,带上猎物,咱们回城去。”
何雨柱协助周建业将野猪抬上车,又整理好背包和猎具放在了后座上。
周建业坐进驾驶座启动引擎,在确保何雨柱已坐定后,轻按喇叭示意同伴,表示这边准备就绪可以出发。
另一边的吉普车随即回了一声,随后领队朝城市的方向驶去。
进城后,两辆车各自分散。
回家的路上,周建业决定先进屋向师姐范婷打个招呼,顺便把柱子送去。
“你们先进去跟师姐说一声,然后再送你走。”
周建业说道。
“好的。”
何雨柱跟着走了进去。
院门一开,范婷便从房子里探出身来看望,问道:“你们回来了,带了不少战利品吗?”
周建业笑着回答:“打了不少,这头野猪会送到柱子家让他收拾。
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们待会有得吃呢。”
见何雨柱还没用餐,范婷主动提出:“要不吃点什么我来给你们做?”
何雨柱感激地拒绝:“不了,师姐。
金凤在家等我,我们会到我家再一起吃晚饭。”
范婷理解地点点头:“也是,你们赶快回家吧,金凤肯定在家等着急了。”
“行,那就这样,我们先走。”
何雨柱边说边把自行车也挂在车上。
“路上小心点,早些休息。”
周建业说完,便开车带着何雨柱回家去了。
宋金凤和小弟(女儿)听闻车子的声音,立刻打开院子的灯。
看到平安归来,他们心中宽慰不少,纷纷欢迎两人进门。
“你们总算回来啦!”
宋金凤关切地看着弟弟。
雨水好奇地围上前,想了解更多 ** 的故事。
“看看!这就是我们在山上打的野猪。”
何雨柱兴奋地介绍着,一边和周建业把沉重的猎物放到院子里。
面对女儿惊讶的目光,他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第一次见野猪是吗?挺酷的对吧?”
金凤关心地问他们:“吃过饭了吗?我去给你准备一下。”
何雨柱摆摆手,笑道:“不用太麻烦,给我们下点儿面条就好,再来些酱卤肉片。
我们先进去洗个脸再说话。”
简单洗漱之后,两人回到了客厅的躺椅上。
看着熟悉的环境,何雨柱感叹不已。
“家里的感觉真是最好啊。”
周建业附和道:“那还用说,外面再怎么风餐露宿也没法比家的温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