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章 坐立不安

何雨柱轻轻敲门,得到许可后推门而入。

“何雨柱啊,我正要找你呢。”

王主任看到进来的是何雨柱,说道。

“王主任,您找我什么事?”

何雨柱问道。

“听你们院里的人说,你不回四合院住了。

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王主任解释道。

果然已经有人觊觎我的房子了。

“因为师父可怜我和妹妹没人照顾,让我们搬去住的。”

何雨柱解释。

“原来是这样,真是可怜,遇上这么个父母。

既然有人照看,我也放心了些。”

王主任叹了口气。

“您今天是有什么事找我吗?”

王主任继续问道。

“是这样的,我想用现在住的房子换个小院子。”

何雨柱表达了来意。

“这个只要双方同意,在街道办事处备案即可。”

王主任回答。

“我想看看街道有没有闲置的屋子可以置换。”

何雨柱补充道。

“街道哪还有空闲的房屋,很多没地方住的人都等着呢。”

王主任显得有些不耐烦。

“那能不能给我一个小一些但没人的废弃院子呢?”

何雨柱又提出要求。

“你要那废弃的院子做什么?是要自已重新盖房子吗?”

王主任反问。

“就是想找个安稳的地方。

我们两兄妹被人说三道四挺难过的,有地方落脚也就不让人觉得我们被遗弃了。”

何雨柱略带委屈地说。

王主任心下明白了,这对兄妹是因为邻居的议论才搬走的。

“有是有,但是废弃的院子里没有住处呀。”

“我们会先住在师父家里。

过两年等存了钱再建新屋。”

何雨柱回答。

“既然如此,那跟我来吧,我带你去看。”

王主任起身带着他离开。

他们来到一个位于小巷中的小院子,约莫300平方米,在战争中损坏严重。

“进去看看吧。”

王主任推门而入。

走进去后,地基坑洼,墙壁也有塌陷之处。

“还有别的选择吗?”

何雨柱询问道。

“别院子都已经有了安排:要么是重建安置更多人,要么是修复旧院落。

这唯一的废院如果重修代价不小,而且同样费用可以在其他地方盖更多住宅以安置更多人。

你也可以卖掉现在住的房子去买一块空地建房子。”

但是何雨柱心想,要是只买块土地而不盖房子是不可能得到批准的,建了房不长期居住也不允许。

综合考虑,还是选这个废弃的院子好。

“我就要这院儿吧。”

“你想好了?拿条件很好的现房换破烂院子太划不来,街坊们不会补偿你的。”

王主任再次提醒道,心里也在思考着这事。

在院子里住的老居民知道了会怎么闹腾都不知道自已,不如早点定下来给街道办处理。

闹也没处可闹。

“行啦,等积攒足够的钱再把这里翻新。”

何雨柱做出决定。

“那么我们就去办手续吧。”

回到街道办事处,王主任迅速办理好相关文件,然后递给他新的房产证。

这时,何雨柱又请求:“王主任,能不能请您暂时保密一下这事啊?”

“好吧,我会说你把房子卖给了街道,至于其他的事,我真的不清楚。”

王主任说。

“多谢王主任。”

何雨柱感激地回答,然后便离开了。

卖掉旧屋之后又过了几天,娄半城派人通知何雨柱,希望他在三天后前往娄府操办一场盛宴。

这是何雨柱第一次受聘于私宅做菜,心里难免忐忑。

听说大户人家规矩甚多,一个不慎恐怕会冒犯主人,于是决定向师父范大康讨教。

何雨柱骑自行车前往丰泽园找师父。

“今天上午你怎么来了?”

范大康见到来访的学生问道。

“师父,我有事请教。”

何雨柱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事呢?”

“刚接到了娄家的通知,要我三天后去他们家准备一道盛宴。

这是我第一次接手这种活儿,不确定需要注意些什么。”

他补充道。

范大康思索片刻后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规定,你是厨师,只需要专心烹饪即可。

其余的不必管,只记住六个字——不问,不看,不说。”

“知道了,师父,我会记住的。”

何雨柱点头答道,而后告别师父离去。

时间转眼间过了三天。

清晨,何雨柱将女儿送到师父家中后就回到家等待,不久娄家派来的轿车来迎接他去往宴会地点。

携带了自已的厨具上车之后,何雨柱静静地闭目养神。

车停了,目的地是娄家的大宅邸——一座优雅的小洋楼,环绕着宽阔的庭院。

随着侍女的引领,何雨柱看到内部装饰奢华异常,珍贵木材打造的家具、精致的摆设处处彰显着尊贵气息。

进门不久,只见楼夫人带着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从楼上走下来。

“您好,楼夫人。”

何雨柱礼貌地问候。

“柱子,之前不是说让你叫我谭姨吗?”

楼夫人纠正他。

“抱歉,谭姨。”

何雨柱改口说道。

“这就好,快坐吧。”

她满意地笑着。

接着楼夫人介绍:“这是我们家的女儿娄晓娥,小娥,他是何雨柱,是**师侄。

叫哥哥就可以了。”

“哥哥好。”

娄晓娥礼貌地说。

“小娥妹妹好。”

何雨柱回应。

他看着眼前的稚龄少女,心中不禁想到剧中的情节以及她那令人惋惜的命运,一时间有些沉默无言。

“为何没带上雨水一起?”

楼夫人突然想起问到。

“雨水在我师父家里寄住。

而且我是来做菜的,带她在身边不太方便。”

何雨柱解释道。

“怎么不方便啊?让她和小娥作伴呀,小娥也没什么朋友。

下次记得一定把她带来。”

“好的,我会记着的。”

二人寒暄一番后,楼夫人说道:“我们之所以早早就安排好了你的前来,是我想品尝一下正宗的谭家菜了。

比如鱼翅、燕窝这类菜品能做吧?”

听到这里,何雨柱也明白为何提前这么多时间接他,这类精细菜肴的确耗时较久。

“完全可以胜任,没问题。”

“那就好,有劳了。”

楼夫人满意地点点头。

何雨柱计划准备黄焖鱼翅、清汤燕窝和柴把鸭子这几道大菜。

跟随佣人踏入厨房,这里空间宽敞,食材用具一应俱全,还准备了多只家禽供他使用。

他开始着手泡发鱼翅和燕窝等干货,并处理那些家禽。

这时,可能是因为在家里无人陪玩,娄晓娥跑到厨房看何雨柱料理菜肴。

见到她,何雨柱搬过一把小板凳,安顿她坐在门口:

“待在门外别进来,厨房里面很危险。”

见小姑娘乖乖地坐好,何雨柱借着包的遮挡从背后取出一个大桃子,洗过之后递给娄晓娥:

“拿着吃吧。”

“谢谢哥哥。”

娄晓娥接过了水灵灵的桃子,咬了一口,汁液四溢的鲜嫩果实在她嘴中爆发出浓郁香甜的滋味,让她满心欢喜。

临近中午,何雨柱在灶台前草草地吃了几口东西;而为主妇娄夫人及女儿所做的饭菜却丝毫不敢怠慢:他精心准备了锅包肉、糖醋鲤鱼、文思豆腐及两种炒青蔬。

其他人由他无须亲自打理,自有人张罗。

忙碌了一下午,不觉间已经入夜。

得知宾客们都已齐集可以上菜的消息后,根据吩咐——因食客们忌辣只能以鲁菜与淮扬菜为基底烹饪:一品豆腐、九转大肠、葱烧海参、白袍虾仁,还有松鼠鳜鱼、清炖蟹粉狮子头、软兜长鱼、东坡肉以及特别准备的谭家风味佳肴……一道接一道珍馐美味在仆人的服务下摆上了宴席餐桌。

随着最后一道菜品送走,今日的任务终于完成,何雨柱在厨房间端起佣人送来的茶叶壶慢悠悠品尝起来。

片刻过后,娄夫人前来致谢:“今天辛苦你了柱子,你的手艺大家非常满意。”

“谭姨说您喜欢就好,我做这都是应该的事。”

“时间不早啦,还得你去接一下师妹呢。”

娄夫人嘱咐他稍加收整,自已安排送车来送走,“剩下的家禽材料可以带走一些让师妹也尝试一下。”

何雨柱挑了几样食材打包好带走。

娄夫人及其女一同送到车上后又额外给何雨柱一个包裹,“这些海参和燕窝也算做你今晚工作的回报。”

尽管何雨柱谦虚觉得礼物太过贵重但在女主人盛情之下便收下了,连声道谢:“好的,那感谢谭姨您的关照,我回去收拾一下就过去。”

同时接过娄晓娥递上来的一个布娃娃表示会交给妹妹,“姐姐的心意我会转交给她。

这么晚了,我们下次再来。”

随后,何雨柱向众人告辞,在专车的护送下顺利回到家中。

路上他们先到了师父家里接到妹妹雨水。

对于这次乘车体验她异常兴奋,不断地探索车内环境但兄长并没阻止她的举动直到司机将两人安全送抵住所。

何雨柱从外面带了些雨水回到家,拿出他带回来的清汤燕窝,给雨水盛了一小碗。

“来试试我做的谭家菜味道如何。”

何雨柱对雨水说。

雨水用勺子舀了一勺尝了尝,笑着说:“好吃。”

“既然你觉得好吃,那这碗就你一个人吃吧,剩下的我们明天再享用。”

何雨柱回应道。

“哥哥,你也来尝尝嘛。”

雨水说道。

“我已经吃过了,你自已好好吃吧。”

何雨柱安抚道。

看到雨水开心地吃着燕窝,何雨柱则把剩下来的菜肴放进厨房妥善保存。

经历了一天的繁忙,何雨柱有些疲惫,等雨水吃完后,洗漱完毕,他也早早地躺下休息。

随着娄家宴席的工作告一段落,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请何雨柱帮忙做菜。

即便年纪轻,但因为他的手艺上乘且菜品美味,很快就名声在外。

时间过得飞快,何雨水到了上学的年龄,与她同龄的小虎也准备入学了。

“柱子,雨水和小虎都要上学了,要不让他们一起上课,顺便我也能帮你接送孩子,省去很多麻烦。”

师娘提议。

“那太好了,真感谢您!”

何雨柱连忙答谢。

“好的,报名的事我会一并帮他们办好。”

师娘应允下来。

就这样,报名的问题由师娘解决,而为了准备孩子的上学,何雨柱还是忙里偷闲带着雨水和小虎逛到百货店买了铅笔和其他文具。

至于书包则不需要买,因为早已准备好,厚实的布料被巧手缝制成结实的书袋。

孩子们得知马上要上小学兴奋不已,何雨柱想起自已看到过的一些视频中的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样子真是各色各异,心中好奇这两个小孩会有怎样的表现。

不出几日便顺利办完了两个小朋友入学的所有手续,师娘安排他们进入了同一个班级。

眨眼间便是正式开学的日子,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哥哥,你快点呀,别让我迟到啊。

"雨水对何雨柱说道,她满心欢喜于即将展开新的学习旅程,并早早催促着他赶紧动身。

“好啦好啦,我这就来,稍安勿躁。”

他回答道,随即快速处理完早饭后收拾东西出发。

锁门之后他骑自行车带着雨水赶向师父家跟师娘汇合,一起送两位小朋友前往学校。

幸运的是学校离师娘的住所不远,在两条胡同之间而已。

由于是开学第一天,所以现场显得特别热闹,学生与家长们川流不息。

何雨柱协助师娘将孩子们送到班上,并见到了班主任张老师——一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年男人。

看着雨水和小虎迅速适应环境与其他小朋友愉快相处,没有丝毫的拘束感,这才使何雨柱稍微放松了下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到达教室,何雨柱跟张老师又多寒暄几句,随后告别返程离开。

然而直到上午时分,这位青年还不断挂念着孩子们会不会被其他同伴欺负、或者是否会因为淘气招致老师的批评,尽管这种顾虑多少有些无端。

观察着何雨柱坐立不安的模样,师娘有些哭笑不得:“老这么走来走去也不是回事儿,不如出去转悠下吧!”

面对她如此调侃自已,他又怎么能不知趣地继续在室内来回踱步呢?于是点点头,打算按师娘建议行动,让心情稍微平静一下。

希望满足需求,如有需要可随时调整。

“师娘,今天是雨水第一次上学,我有点担心她能不能适应呢。”

何雨柱说。

“我看真正不适应的是你吧?小虎跟雨水一块儿去的,你还有什么好操心的?”

师娘回答道。

“嘿嘿,这叫关心则乱嘛。”

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得了,你去市场买些菜准备晚餐,等饭菜备好了,他们差不多也就该放学了。”

师娘吩咐道。

“好的,我这就去。”

何雨柱连忙应道。

到了市场,这里也没什么特别值得买的。

他种的蔬菜和养殖的肉禽早就足够新鲜且品种齐全了。

毕竟那些是他的专属空间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品质绝对没得挑。

一边走,何雨柱还想起未来会来临的票证年代,尽管那时的物资管控很严,不过吃的喝的基本无忧,只是鞋子等其他生活用品还是得自已去买。

他在一家鞋店分别给自个儿和雨水各买了双新鞋,没有再多买,以防被人注意到异常。

而且现在还没进冬季,时间还充足。

目前主要控制的是面粉,其他的物品应该也会逐步纳入管制。

接着他又在市场里随意看了看便返回了师父家,走到门口时顺便从空间中拿出了一些准备好的食材。

“师娘,我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