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脸色变得通红。
萧凡的一整首词很完整,可是传入张锦的耳中,却仿佛在嘲讽他强说愁苦。萧凡的一首秋词立意更高,关键还带着嘲讽,就更上了一层楼。
张锦今天站出来,是想要借此机会扬名的。
人人都说萧凡是诗词双绝,纵横当世。一旦他力压萧凡,他就攫取了萧凡的一切,抢夺了萧凡的一切荣耀。
现在好处没捞到,却丢尽了脸面来扬名,心中很是不甘心。
赌狗都不愿意服输。
张锦就是这样的人,她抿着嘴咬牙道:“临近九月重阳,菊花盛开,在下有一首菊花诗,请世子请教一二。”
萧凡哼了声,直接打断道:“写菊花太没意思了,我写了太多太多。”
“当年在长安,本公子写了一首菊花诗句,借着这一首诗抛砖引玉,你比一比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菊花诗,张郎中觉得怎么样呢?能否做出更好的菊花诗呢?”
蹬!蹬!!
张锦接连后退,整个人已经是恍恍惚惚。
一般写菊花,都是歌颂菊花的孤傲高洁,歌颂菊花的品德,借此托物言志。
萧凡却是别具一格,不写菊花的品行,写得杀气腾腾,大气磅礴,全无半点普通诗句的模样。
立意上,已经高了太多太多。
“我,我认输!”
张锦深吸口气,行了一礼后道:“世子才华高绝,在下佩服。”
他直接回了座位。
大殿中,一众魏国的文官都有些赞叹,没想到萧凡如此的厉害。
一个个看萧凡的眼神有赞叹,却更有斗志。
萧凡厉害好啊!
一旦踩了萧凡一脚,踩着萧凡往上走,这才是真正的扬名。一个个已经在酝酿着,想要借此机会崭露头角。
曹若曦看在眼中,心中也是欢喜。
她喜欢有才学的人。
萧凡不仅有才学,长得也丰神俊朗,这样身材又高才华又硬的好男儿,不就是最佳的夫婿吗?
嫁给萧凡总比和国内的人联姻好。
曹元禅却微微皱眉。
他不怕萧凡厉害,却不希望被萧凡压了大魏的文风,捋着胡须道:“世子的才学,的确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我魏国才俊也多,不是张锦一个人就能代表的。”
“真正有才学的人,还没有站出来。”
说到这里,曹元禅目光掠过下方,笑问道:“今日有闲暇,也有乐趣,谁来和世子切磋切磋?莫非我大魏文坛的人,都怕了世子吗?”
“陛下,臣来。”
洪亮的声音传出,礼部侍郎王植走了出来。
他是王元春的父亲。
表面上,王元春是皇后,是皇帝一系的人,和萧家站在对立面。
实际上,王植已经见了回到昌邑县的儿子王无忌,也知道了王元春的事情,知道女儿都给萧凡生了孩子。
王植剖析局势后,判断萧家更能成事。
对女儿背弃皇帝,没有半点的愤怒,反而是打心底的支持,这是好事情。
他要为萧凡铺路。
曹元禅要压制萧凡,他主动站出来表态,也符合自身的立场。
曹元禅看着起身的王植,眼神赞许,问道:“王卿要怎么和世子交流呢?”
“今天是以文会友,这样的趣事很不错。”
“朕年轻时,就喜欢往文人里面钻,喜欢去看以文会友,曲水流觞吟诗作赋的场景。世子,你意下如何?”
“如果世子不喜欢,那就作罢。”
一番话,是故作姿态。
故意这样说。
萧凡明白曹元禅的意图,却没有任何的惧怕,笑道:“如今酒宴正酣,以文会友最合适,不知道王侍郎要如何以文会友呢?”
王植微笑道:“世子才学出众,老朽已经年迈,且诗词曲赋上的造诣不怎么好,就取巧试一试十六字令,世子意下如何?”
“可以!”
萧凡毫不犹豫回答。
王植开口道:“在下写的十六字令是三首,单独一首可成诗,三首连在一起也一样。”
“诗名,《十六字令·秋》”
“秋。为觅残荷放轻舟。三竿远,平水起江鸥。”
“秋。锦瑟难调意不休。黄昏里,簪菊问庄周。”
“秋。有雨穿针织小楼。门轻扣,夜幕倦梳头。”
对仗的词句,三首诗连在一起后形成了一幕江上放舟的场景,黄昏降临后下雨归家,梳头解发睡觉的情景。
清新自然,却又淡雅别致。
王植拱手道:“世子,请赐教。”
一个个大魏的官员看王植,眼中都流露出赞叹神色,这一回萧凡输定了。
曹若曦一时间也有些紧张。
这倒是有些复杂了。
萧凡能应对吗?
曹元禅心中也乐开了怀,果然大周是有人才的,果然把王植从东郡调回来是最合适的。
可惜他安排叶宸去长安,却被硬生生杖毙。
叶宸太废物。
王植是名副其实。
曹元禅笑道:“世子也不必有什么负担,更不要有什么担心的。不过是以文会友,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是实属正常的事情。”
曹恭跟着笑道:“世子一身韬略,麾下陌刀营杀伐无双。世子的才学,也是疯子绝世。不过王侍郎天下名儒,输给他也不丢人。再说十六字令写三首也很生僻,你输了也不丢人的。”
一个个大魏的官员,颇为得意。
似乎已经赢了。
曹若曦看在眼中,想要安抚萧凡的,最后却没有开口,只是略带担忧的看着。
萧凡神色从容,微笑道:“诸位怕是误会了什么,也不必担心什么。在下虽然才学浅薄,却又不至于十六字令都不懂。”
“王侍郎写了首十六字令的秋,在下写一首《十六字令·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诸位,请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