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2章:将才选拔

边疆的战火虽因林墨尘的及时应对而暂时平息,但那隐隐的硝烟仍未彻底消散,危机如影随形,时刻提醒着众人不可懈怠。深知加强军事力量迫在眉睫,林墨尘决定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将才选拔,同时全面强化军队训练,为应对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敌军做好充分准备。

林墨尘返回长安后,立即着手筹备将才选拔事宜。他与朝中几位资深将领及军事谋士齐聚一堂,在宽敞的议事厅内,气氛严肃而热烈。林墨尘站在巨大的军事沙盘前,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率先开口:“诸位,边疆危机尚未解除,敌军随时可能再次进犯。我们必须选拔出优秀的将才,提升军队战力,方能守护我朝疆土。此次选拔,务必公正、公平,广纳贤才。”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捋着胡须,点头赞同道:“林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局势严峻,传统的选拔方式恐难以满足需求,我们需另辟蹊径,挖掘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众人纷纷附和,随后展开了激烈讨论,从选拔标准到流程安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

最终,他们制定了一套全面且严格的选拔方案。选拔分为三个阶段:理论考核、实战演练和谋略比拼。理论考核涵盖兵法韬略、地理形势、后勤补给等军事知识;实战演练设置多种复杂场景,考验候选人的应变能力和指挥作战技巧;谋略比拼则模拟真实战场局势,让候选人制定战略战术,以展现其军事智慧。

方案既定,林墨尘立刻命人在长安及周边地区张贴告示,广而告之此次将才选拔的消息。告示一经贴出,便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各地有志之士纷纷响应,无论是出身行伍的老兵,还是饱读兵书的年轻书生,皆怀揣着一腔热血,奔赴长安,渴望在这场选拔中崭露头角,为国家效力。

选拔当日,长安校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前来应试的候选人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期待。林墨尘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这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待。他深知,这些人或许将成为国家未来军事力量的中流砥柱。

理论考核率先开始,候选人被带入一间间考室,安静作答。考室内,只听得见笔锋在纸张上的沙沙声。林墨尘在考室间来回踱步,仔细观察着每一位候选人的状态。他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成为优秀将领的第一步。

考核结束后,成绩公布,不少人因理论知识不足而被淘汰,脸上满是失落与不甘。但选拔残酷而公正,只有通过层层考验,才能证明自已的实力。

紧接着便是实战演练。校场上临时搭建起各种模拟战场,设置了诸如攻城、突围、伏击等不同场景。候选人被分成若干小组,各自指挥队伍进行演练。一时间,校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林墨尘和其他评委们站在高处,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细节,从战术运用到团队协作,从应变能力到指挥风范,都一一记录在心。

在一场攻城演练中,一位年轻的候选人引起了林墨尘的注意。他身形矫健,眼神锐利,指挥若定。面对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守军”,他并未盲目强攻,而是先仔细观察地形,随后巧妙地分兵,一部分佯装正面进攻,吸引守军注意力,另一部分则绕到后方,利用绳索攀墙而入,成功“占领”城池。林羽不禁点头称赞,默默记下了这位年轻人的名字——苏然。

实战演练结束后,又有一批人被淘汰。留下的候选人深知,接下来的谋略比拼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战。

谋略比拼环节,模拟的是一场复杂的边境战争局势。候选人需在限定时间内,根据给定的情报和资源,制定出详细的战略计划。他们有的主张速战速决,以雷霆之势打击敌军;有的则倾向于稳扎稳打,逐步消耗敌军力量。林墨尘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候选人的阐述,分析着他们的战略思路。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角逐,最终的结果揭晓。苏然凭借在各个环节的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成为此次选拔的佼佼者。此外,还有十几位候选人也凭借自身实力,成功入选。林墨尘看着这些新晋将领,眼中满是期许:“诸位,此次选拔,你们脱颖而出,证明了自已的能力。但边疆战事艰险,你们肩负的责任重大。接下来,我们将一同加强军队训练,提升战力,保卫国家。”

新晋将领选拔完毕后,林墨尘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军队训练的强化工作中。他根据不同兵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一套详细且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

对于步兵,着重训练他们的队列整齐、武器使用技巧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行军作战能力。林墨尘亲自示范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从长枪的刺杀技巧到盾牌的防御姿势,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士兵们做到精准无误。他还组织步兵进行长途奔袭和负重行军训练,以增强他们的体能和耐力。在一次训练中,一名年轻士兵因长时间负重行军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但他咬着牙迅速爬起,继续前行。林墨尘看到这一幕,心中既欣慰又心疼,他大声喊道:“兄弟们,我们训练艰苦,但边疆的百姓正等着我们去守护,我们不能退缩!”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步伐更加坚定。

骑兵训练则侧重于骑术的精湛和战术的灵活运用。林墨尘挑选了军中经验丰富的骑兵老兵,传授年轻骑手们如何在高速奔驰的战马上保持平衡、精准射箭和挥刀杀敌。同时,他还组织骑兵进行大规模的冲锋演练和战术配合训练,要求他们在战场上能够迅速集结、分散,如疾风般冲击敌军防线。在一次演练中,骑兵队伍在穿越一片狭窄山谷时,因速度过快出现了短暂的混乱。林墨尘立刻叫停演练,严肃地指出问题所在:“骑兵讲究的是速度与协同,在任何地形下都要保持紧密配合,不能乱了阵脚。”随后,他耐心地指导骑兵们重新调整战术,经过多次反复练习,骑兵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对于弓弩兵,林墨尘注重训练他们的射击精准度和装填速度。他命人在远处设置了各种不同距离和大小的靶标,让弓弩兵们反复练习射击。同时,研发了一些新型的弓弩装填工具,提高装填速度。在一次考核中,弓弩兵们的命中率和射击速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林墨尘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除了各兵种的专项训练,林墨尘还十分注重军队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他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让步兵、骑兵、弓弩兵等各兵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一次演习中,步兵在前方冲锋陷阵,吸引敌军主力,弓弩兵则在后方高处提供火力支援,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成功将“敌军”合围歼灭。林墨尘通过这些演习,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战术,使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日益增强。

在训练的同时,林墨尘还注重培养士兵们的战斗意志和爱国情怀。他时常在训练间隙,给士兵们讲述边疆的战事和百姓的苦难,激发他们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他还以身作则,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休息,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军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林墨尘深知,这只是应对边疆危机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坚信,只要有这些优秀的将领和英勇的士兵,定能守护好国家的边疆,让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刻,林墨尘和他的军队正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接敌军的再次进犯,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而战。